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观察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近期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照比较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结论:应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近期不良反应,但因效果明显,仍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移对小鼠B_(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转移特性的影响牛桂莲龚伊红董继红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移对小鼠B_(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转移特性的影响@牛桂莲@龚伊红@董继红...  相似文献   
3.
采用 ABC 免疫组化技术对82例脑膜瘤活检组织(良性脑膜瘤67例、恶性脑膜瘤15例)进行了三种性激素受体和12种 LR 的测定.结果证实脑膜瘤是性激素的靶组织,ER阳性率74.4%,PR 阳性率75.6%。AR 阳性率29.3%.ER 阳性率与性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PR 阳性率与组织类型有关,脑膜内皮型阳性率最高,过渡型居中,而纤维母细胞型及砂粒体型阳性率较低;AR 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恶性脑膜瘤中 AR 阳性率高于良性脑膜瘤中 AR 阳性率.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性激素受体在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上所起的作用及对脑膜瘤实施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2种 LR 中只有 PSA 受体在良性脑膜瘤中的阳性率高于恶性脑膜瘤,故这一结果可作为良、恶性脑膜瘤诊断的依据.三种性激素受体与 LR 染色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证明无相关性,因此 LR 的测定不能代替性激素受体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StudiesonImmunotherapyagainstMelanomain MiceUsingIL2Gene-TransfectedB16MelanomaVaccineCombinedwithSpecificCTLCellsNiuGuilian;...  相似文献   
5.
应用XM6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IL-2cDNA转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丝裂霉素C处理的转染前后B16细胞作为瘤苗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结果显示,接种B16-IL-2细胞可明显排斥再移植黑色素瘤的生长。对脾淋巴细胞检测的结果表明,MLTR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与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以及NK、LAK活性与诱生的IL-2水平几项指标,B16-IL-2细胞免疫组均明显高于B16免疫组及对照组。提示转基因肿瘤细胞在体内分泌IL-2增强了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作用机制系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的作用和调节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系列研究。在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的几组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肿瘤细胞系中,癌细胞产生MMP-2和MMP-9的能力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反义基因转染技术证实,抑制MMP-9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降低高转移癌细胞的体外侵袭及裸鼠体内自发转移能力。将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和TIMP-3基因分别导入高转移癌细胞,可以观察到转染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说明通过选择性抑制MMPs基因表达或增强TIMPs基因表达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应用定时控制表达技术分别将正义或反义MMP-9基因导入MMP-9不表达或高表达的黑色素瘤细胞,通过四环素控制的分子开关成功实现了MMP-9基因的定时控制表达,为提高临床基因治疗的效果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移瘤苗地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须首先获得能较稳定分泌IL的转基因肿瘤细胞,交了解其生长转移特性。应用XM6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IL2cDNA转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IL2基因转移的B16细胞。  相似文献   
8.
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高贵,藏磊,牛桂莲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严重者可导致神经元死亡,这种变化称轴突反应。目前认为轴突反应与来源于神经靶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营养因子中断的有关[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增强和抑制LAK细胞活性的诸多细胞和分子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这些结果充分说明,通过避免或去除抑制性因素及利用增强性因素提高IL-2/LAK疗法的抗肿瘤效果是有大量实验与理论依据的,这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