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T1 R)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心血管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方法  48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3组 ,1组 :服福辛普利 5mg·kg-1·d-1;2组 :服氯沙坦 2 0mg·kg-1·d-1;3组 (对照组 ) :服安慰剂。 3组分别灌胃持续 9周 ,实验前及实验中每 2周测尾动脉血压 ,9周后 ,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 ,放免法测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用半定量RT PCR测量心肌AT1 R的mRNA水平 ,光、电镜观察心肌及主动脉组织学改变。 结果 血压 :对照组随增龄上升 ,两治疗组实验第 2周起各次均较治疗前低 ,差异多具显著性 ,实验第 8周福辛普利组为 (16 5 .1± 4 9)mmHg、氯沙坦组为 (15 6 3± 4 2 )mmHg ,均较对照组 (179 1± 10 4 )mmHg低 ,差异显著 ,P <0 0 1。血浆AngⅡ浓度 :对照组为 (4 40 0± 190 3) pg/mL ,福辛普利组为 (5 6 6 0± 149 3) pg/mL和氯沙坦组 (5 2 9 3± 2 0 0 9)pg/mL均较对照组高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心肌AT1 R的mRNA水平 :福辛普利组为 (72 0± 35 0 ) %,对照组为 (10 2 4± 2 1 9) %,显著高于前者 ,P <0 0 5 ;氯沙坦组为 (10 1 9± 2 7 3)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较福辛普利组高 ,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中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关系,观察其分娩后血压的远期转归.方法 对6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及62例妊娠37~40周的正常妊娠孕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同时随访24个月,定期监测其分娩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血压呈昼夜变化节律,表现为日...  相似文献   
3.
血清瘦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和体脂及血脂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性别、肥胖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瘦素浓度,同时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分析血清瘦素浓度与不同血压水平和靶器官受累程度不同的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性别、BMI、血脂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级高血压血清瘦素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P<0.05),2级高血压血清瘦素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P<0.05),血清瘦素与SBP、DBP均呈直线正相关(P<0.01,P<0.05);血清瘦素浓度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病程度无关;女性瘦素显著高于男性(P<0.01);肥胖者血清瘦素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血清瘦素与TG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TC、 HDL-C 和HDL-C无关.结论血清瘦素与血压水平相关,与高血压靶器官受损无相关性,与性别和TG有关,与BMI和T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2007-01-2010-12心衰患者138例,分析其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衰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的特点.结果 心衰患者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组(治疗组,58例)121服贝那普利[(10~20)mg/d]8周;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ET、CGRP、D-dimer的水平。并与对照组(38例)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浆ET、D-dime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维持治疗8周,BP稳定,血浆ET、D-dimer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贝那普利在降低BP的同时可使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D-dimer水平降低,CG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谢群  张政祥 《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106-1107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 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 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IWM I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0.1 mV将患者110例急性IWM I分为2组:单纯IWM I组71例,IWM I合并RVM I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要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结果IWM I伴RVM I组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和Kussm au l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IWM I组。2组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WM I伴RVM I组休克发生率显著增加(15.4%比4.2%),死亡率(25.6%比11.3%)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单纯IWM I组虽然明显增加(10.2%比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IWM I患者相比较,IWM I合并RVM I的患者低血压、颈静脉怒张、Kussm au l征较常见,心原性休克增加,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实用、无创、易于重复使用而又廉价的诊断IWM I伴RVM I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与儿童心肌炎的关系,验证临床检测TIMP-1的意义.方法 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及TI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儿童心肌炎患者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肌炎患儿与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及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TIMP-1水平可能能够显示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且TIMP-1降低可能是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与A型行为的调查(附9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生物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与高血压病有关,但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心理行为因素、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危险性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择我院1990年至1998年间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高血压组。在条件相似的人群中选择资料齐全正常成人80例作对照组。全部对象均除外精神、心理疾病。1·2 研究方法 全部观察对象均采用张柏源氏修订的A型行为问卷[1]测定时间紧迫感(TH值)、竞争与敌意(CH值)和人为真实性校正(L值);还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对评价冠心病患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脉冲DTI技术在标准左心长轴切面分别测量冠心病患左心室舒期室间隔(IVS)中部肌层,左心室内膜及左室后壁(LVPW)中部肌层,内膜层等处a峰及e峰的运动速度曲线,并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左心室舒张期室壁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IVS与LVPW处左室肌层和左室内膜层a峰的运动速度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e锋的运动速度降低更为显(P<0.001)。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以评价冠心病患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也是冠心病检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个体的24 h血压变化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己有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包括临界高血压)患者这种规律性消失,且与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的关系[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ease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这种规律性也消失[4];涉及HDCP分类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性的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此类患者血压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