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患者女,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3年余,伴右下肢上抬无力和大小便感觉异常,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既往无腰部外伤史及其他疾病史。查体:右下肢肌力4级,实体觉、图形觉、两点分辨异常,巴宾斯基征及霍夫曼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CT:L3~L4椎体层面椎管内不规则稍高密度影,内见斑点状钙化(图1A),邻近骨质无破坏。  相似文献   
3.
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固相萃取富集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线性定量范围为10~1 000μg/L,平均回收率为97.2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71%。结论本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水质微囊藻毒素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联合金属去伪影算法(O-MAR)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所致不同类型伪影的去除效能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图像质量改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至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5I粒子植入术后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腹部联合增强扫描的患者35例。采集光谱数据分别重建为混合能量图像(CI)、VMI(50~150 keV)图像、CI+O-MAR图像、VMI(50~150 keV)+O-MAR图像, 评估各组去伪影效果及图像质量改善情况。每位患者选取伪影最强的2个层面分析, 共选取70层。客观指标包括伪影指数(AI)、受伪影影响软组织区域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指标包括:过度矫正伪影和新伪影产生的评估、各组图像产生不同形态伪影的数目评估、受伪影影响组织的诊断及图像质量评估。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O-MAR组与非O-MAR组之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定量指标。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在高/低密度伪影(ROIH/L)中, 随VMI keV升高各组的AI值均呈下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9岁,患右侧甲状腺囊肿。全身情况佳,各项检查均属正常。采用1.6%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1%普鲁卡因5ml)作右侧颈深丛、左侧颈浅丛阻滞共23ml。约7min 后,主诉咽喉发痒、胸闷、剧烈呛咳,同时颜面潮红,继之颈、胸部出现大片红斑,双肺可闻哮鸣音,BP 由17.3/9.3kPa 降至13.3/8.0kPa,HR 由64bpm 增至130bpm,13min 后呛咳、胸闷和双肺哮鸣音消失,42min 后皮肤红斑消退。因麻醉效果欠佳,未行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不同单能量重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间质性病灶的显示和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平扫影像学资料。比较同一患者双源双能量CT与常规CT的扫描辐射剂量。同时重建双源双能量CT扫描40、60、80、100、120 keV单能量图像,比较不同单能量图像间质性病灶的CT值和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经验丰富的肺部诊断医师采用5分法评估不同单能量图像质量,并进行比较。 结果双源双能量CT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为(6.0±2.4)mGy,较常规CT组的(8.9±2.9)mGy下降了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4,P<0.001);双源双能量CT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全身有效剂量(ED)分别为(217.5±79.6)mGy·cm和(3.1±1.1)mSv,低于常规CT组的(333.8±109.0)mGy·cm(t=10.727,P<0.001)和(4.67±1.52)mSv(t=10.730,P<0.001)。随着X线能量的升高,单能量图像的SNR和CNR逐渐增加,CT值和SD值逐渐降低,相邻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名诊断医师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00~0.857,P<0.001),不同单能量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80 keV图像主观评分最高。 结论与常规CT相比,使用双源双能量CT降低了辐射剂量;120 keV单能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较高,但80 keV单能量图像更有利于间质性病灶的显示,对提示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有消化道症状经电子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并发症等分析其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在静脉麻醉及心电监测下进行。结果 37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因麻醉所致的轻度呼吸抑制并发症,1例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而终止检查,无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6例患者中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有24例发现病灶,病变检出率66.67%,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8例(22.22%)、克罗恩病4例(11.11%)、恶性肿瘤3例(8.33%)、嗜酸性胃肠炎1例(2.78%)、寄生虫3例(8.33%)、息肉1例(2.78%)、血管畸形1例(2.78%)、淋巴管扩张3例(8.33%),12例未检出病灶。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可以直接检查全消化道,尤其对小肠病变检出率高,同时可以做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常规肝切除术通常先分离周围粘连、离断相应韧带、阻断术侧半肝血流或肝门甚至全肝血流后再切除病变肝脏.对采用常规肝切除术难以切除的巨大肝癌,采取先离断肝脏再分离肝脏周围韧带的"逆行肝切除术"[1],自报道以来越来越受到肝脏外科医师的重视.2000年2月至2005年4 月我们采用逆行肝切除术切除巨大肝癌12 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