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内外已有学者将有限元分析用于脊柱的生物力学模拟,但对人工帷间盘置换前后腰椎生物力学系统的有限元模拟报道较少.目的:实验建立腰椎运动节段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新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3-12/2004-08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研究室完成.对象: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作为模拟对象,对脊柱T12~S1节段进行层厚2 mm的连续扫描,共获得CT断层图像264幅,并对CT图像每隔15.进行三维重建,获取用于建立三维模型的相关数据.方法:将CT扫描的腰椎图像结合人体解剖学数据通过3DSMAX软件建模形成正常中国男性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主要观察指标:结合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的三维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转换成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腰椎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L4~5节段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总节点数为2542个,包括1924个Solid单元,592个Area单元,50个Link单元.结论:通过CT断层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可以建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骨折局部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纤维连接蛋白在正常骨骼和骨折愈合不同时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FN mRNA在骨折当日仅有低水平的表达,而骨折后3 d开始增强(P<0.05),至14 d达最大值(P<0.01),然后逐渐减弱。【结论】FN在骨折局部的变化与骨折愈合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应用中存在的力学缺陷。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1999-01/2003—12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59例患者,计算各部位骨折再移位比例,观察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各部位再移位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再移位比例明显高于胫腓骨和上肢[33%(4/12),5%(2/40),0(0/7)。P〈0.01]。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力学缺陷:成人不足以对抗大腿肌肉力量,小儿存在严重的应力遮挡。  相似文献   
5.
6.
硫酸钙人工骨材料应用于跟骨骨折1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观点是手术复位后植骨修复骨缺损,但在骨缺损的填充物选择方面仍有不同的意见.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置入物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10/2008-12采用硫酸钙人工骨植骨及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形手术切口,将骨折复位后选取粉状或颗粒状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植骨后于跟骨外侧放置预弯好的树形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后每月门诊复查平片,8周起按照X射线片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患肢完全负重行走.手术前后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患足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经7~18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总优良率92%,所有患者无排斥反应、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提示硫酸钙人工骨植骨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7.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并进行鉴定,为组织工程提供适宜的种子细胞.方法 抽取新西兰白兔红骨髓,在体外分离纯化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对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并对传代培养的细胞进行冻存复苏.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在在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增殖,经鉴定为单核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接种后前6 d细胞持续旺盛生长,第8天细胞活力最高;复苏冻存56d的细胞,培养,发现细胞依然生长良好,增长迅速.结论 可以通过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并传代培养、冻存复苏,获得足够数量有多向分化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SOX-9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OX(sry-type high-mobility-group box)-9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构建SOX-9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介导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OX-9基因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成功性,以及转染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组细胞内有稳定的SOX-9表达,在2周的表达量高于6d的表达量。RT-PCR结果表明只有实验组有SOX-9的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各时间点SOX-9的基因表达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1),实验组表达量48h时达到最高。结论SOX-9基因可以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能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 为胫骨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方法 运用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45例胫骨骨折。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上,骨折间接复位,少数螺钉予以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1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 微创钢板接骨术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颅脑损伤就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共收治此类病例55例,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将其分为A、B、C三组,分析每组的治疗特点及预后,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半年,预后采用KPS评分进行判定.A组:90~100分3例,60~80分1例,40~50分1例,10~30分1例,0分1例.B组:90~100分26例,60~80分3例,40~50分3例,10~30分1例,0分1例.C组:90~100分10例,60~80分2例,40~50分2例.结论 对于以颅脑损伤就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