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急救中心转运方案,为急性传染病蔓延扩散时快速应对提供参考。方法:成立新冠病毒肺炎转运指挥部评估疫情形势,制定转运方案,分设调度接警组、急救转运组、物资保障组、信息流转组四个组,组建确诊和高度疑似患者、医疗机构内部双向转诊、疫区来源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及普通120接警的发热患者五支转运队伍。结果:自2020年1月24日至2月25日疫情防控期动用医生16人,护士15人,司机76人,其中急救中心司机33人,公交志愿者司机43人,动用救护车37辆,负压救护车2辆。在圆满完成转运任务的同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转运对象"零交叉感染"的"双零"目标。结论:该方案可作为今后传染病疫情扩散转运提供借鉴,但仍有不足之处需不断探索改进。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因腹部胀痛不适20d,发现左季肋区包块10d于2012年3月26日收治入院。2012年3月5日患者于外院行子宫切除术。术后20d患者自觉腹上区胀满,无发热、腹痛、腰背痛等症状。当地医院B超检查:左季肋区实质性包块;CT检查:胰腺区占位性病变,胰腺癌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 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542.6±58.6)min vs(383.1±64.6)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90.3±192.0)ml vs(373.3±363.8)ml,P=0.018)],术中输血率更低(30%vs 66.7%,P=0.004),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低(6.7%vs 26.7%,P=0.038),入住科室ICU时间[(2.3±0.9)d vs(5.0±0.9)d,P0.001)]及住院时间[(14.7±1.2)d vs(18.5±2.1)d,P0.001)]更短,肿瘤直径更小[(2.6±0.7)cm vs(3.9±2.4)cm,P=0.009)]。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脓肿、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切缘(R0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血管浸润率及肿瘤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D虽手术复杂、难度大,然对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而言,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静脉优先处理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116例胰、十二指肠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选择性动静脉优先处理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血管重建检查,并精确评估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受累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20(260~4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0(200~600)ml;9例患者联合血管切除。无一例手术死亡,4例(3.45%)出现胰瘘,2例(1.72%)发生消化道大出血,3例(2.59%)发生胃肠排空障碍。结论选择性动静脉优先处理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可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入路,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在长期预后方面的优势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诺丽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并通过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9S,2E,4Z,7Z)-9-羟基-2,4,7-葵三烯酸(1)、壬二酸(2)、东莨菪内酯(3)、熊果酸(4)、槲皮素(5)、环(L-亮-L-异亮)二肽(6)、环(L-苯丙-L-异亮)二肽(7)、环(L-苯丙-L-缬)二肽(8)、环(L-亮-L-缬)二肽(9)、环(L-苯丙-L-亮)二肽(10)、咖啡酸(11)、3,4-二羟基肉桂醛(12)、对羟基苯甲酸(13)、对羟基肉桂酸(14)、对羟基苯乙醇(1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7~10和12为首次从茜草科及巴戟天属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诺丽种子中分离得到。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化合物3~5具有一定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60、133、120μmol·L^(-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经胆道镜直视下顺行置入单猪尾胆道支架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人9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胆道支架组(40例)及T管引流组(58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胆道支架组手术耗时、胆总管操作耗时、出血量、术后VAS疼痛指数、Caprini评分均短于(少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术后死亡及再次手术。两组术后首日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镇痛药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支架组术后首日血清白蛋白、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胆道引流时间及总费用显著优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胆道镜顺行置入单猪尾胆道支架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不长期带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的58例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患者术前薄层CT检查均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均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即在处理胰头部静脉血管之前优先离断胰头部的所有动脉供血,即三大动脉血管的分支,主要步骤包括:在十二指肠水平部或横结肠系膜根部暴露和悬吊肠系膜上动、静脉;解剖肝总动脉从而离断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同时沿肝总动脉根部解剖腹腔动脉干上方;离断胰腺和脾动脉的胰头分支;沿暴露的肠系膜上动脉前方、右侧和后方解剖,完全离断胰头钩突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干间的神经结缔组织,与腹腔动脉干的上方贯通,此时可清楚地显示腹主动脉前方;最后通过预置的静脉血管阻断带安全剥离、切除或重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判断局部肿瘤可切除患者37例,可能切除患者21例。5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5~8.1h,术中出血量为200—900mL,术中及术后胰腺钩突部无出血。行肠系膜上静脉侧壁部分切除修补术21例,肠系膜上静脉受累段切除端端吻合术10例,血管受压迫成功将肿瘤从血管上剥离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术后患者出血、胰液漏和胆汁漏的发生率分别为5.2%(3/58)、6.9%(4/58)和1.7%(1/58)。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结论胰头部动脉优先离断方式能保障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犯或受压的胰头部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
李金娜  张楠  张颖  费倩  徐盟  王颖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24-1930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炎症相关标记物与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31例经标准化疗后缓解或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筛选预后相关因子,探讨基线NLR、LMR水平对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高、基线高NLR、高LMR、低CA19-9水平患者进行维持治疗预后较好;基线高NLR水平维持治疗患者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低NLR水平组,基线高LMR水平维持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基线低LMR水平组.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基线NLR、LMR、CA19-9水平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基线NLR水平可作为维持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基线高NLR水平患者更能从维持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导致荷瘤裸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为奥沙利铂组,实验组为奥沙利铂+异甘草酸镁组。6天后处死裸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取肝脏组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肝脏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肝窦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降低;血液中AST及ALT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脏SOD、GSH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PO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肝窦血管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胆囊癌组织和55例良性病变胆囊组织中BVE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VES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BVES蛋白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0.0%(13/65),低表达率为80.0%(52/65),而在胆囊良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4.5% (41/55),低表达率为25.5%(14/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1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VES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3因素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VES的低表达或者表达缺失可能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