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证指南医案》脱肛篇展现了叶天士诊治脱肛的特色经验。叶氏勤求古训,创立新说,认为脱肛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等脏腑相关。从辨虚实、辨脏腑、辨脉象等辨证,以"升举、固摄、益气"三法为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重视温补后天脾胃,甘药培中,甘温益气,治在中焦;以血肉之品填补下元,温肾助阳,兼理奇脉;中药炒炭增强收涩之力,固摄肾气,收敛阴液等。叶氏治疗脱肛圆机活法,提高了临证疗效,对后世医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36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内造口组和腹膜外造口组,每组18例。术后随访4~16(中位7)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膜外造口组1例患者因乙状结肠近端拖出后肠壁血供障碍而改行腹膜内造口,故后续的分析中予以剔除。腹膜外造口组手术时间[(25.3±8.5)min]稍长于腹膜内造口组[(14.7±6.4)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术后早期(4周以内)出现造口缺血,均行造口重建手术;腹膜外造口组术后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膜内造口组[35.3%(6/17)比0,P〈O.05];两组术后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10/17)比27.8%(5/18),P〉O.05]。腹膜外造口组后期(超过4周)未出现并发症;腹膜内造口组出现1例造口脱垂、1例造口狭窄和2例造口旁疝,并发症发生率为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操作并不比腹膜内造口复杂。且其后期造口并发症明显少于腹膜内造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1个中国汉族单纯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amal kinesigenic dykinesia,PKD)大家系中定位其致病基因所在区域.方法 用商业化的ABI微卫星试剂盒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和Genehunter等软件对基因分型的结果 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在最可能的阳性区域内进一步选择微卫星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和单倍型分析.验证全基因组扫描结果 并缩小单纯型PKD家系的新位点区域.结果 全基因组扫描在D3S1580处得到最大的两点LOD值1.75(θ=0);精细定位在D3S3669处得到最大的LOD值2.82(θ=0),NPL值9.83.单倍型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D3S1314和D3S1265之间约10.2 cM大小的区域.结论 该单纯型PKD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3q28-29的D3S1314和D3S1265之间10.2 cM区域,是一个新的PKD致病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应用溃结灌肠液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结灌肠液治疗UC的影响因素,对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医院2006年至2016年收治的应用溃结灌肠液治疗UC患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相关临床特点以及联合用药等进行综合研究,从发病时间、性别、年龄、病变范围、病情程度、发作类型、中医分型、联合用药等方面,统计研究溃结灌肠液治疗UC的情况。结果单因素比较结果:饮酒、腹泻的病程、腹泻次数、便血、腹痛、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发作类型、联用菌群调节剂、合用激素灌肠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其余纳入分析的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便血、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发作类型、联用菌群调节剂、合用激素灌肠等因素与溃结灌肠液临床疗效有关(P0.05)。结论溃结灌肠液对于改善患者便血及排便次数增多疗效显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中度、偶发或频发的患者可能疗效更可靠。联用菌群调节剂有利于溃结灌肠液有利于其发挥疗效,而配合激素一同灌肠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目前国内外肛瘘诊治的具体情况,了解目前国内外肛瘘诊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检索2009-01/2015-12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肛瘘治疗的相关文献,对肛瘘诊疗过程中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中文文献612篇,英文文献83篇.对肛瘘的诊断大多数文献仍依靠临床症状和临床物理检查为主,仅少部分文献描述采用腔内超声或MRI进行诊断.在肛瘘的治疗中,中文文献主要采用传统的肛瘘切开切除或切割挂线治疗,英文文献在使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保留括约肌的肛瘘手术比例明显增大.术后随访过程中,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物理检查对复发肛瘘进行诊断,仅少部分采用腔内超声或MRI进行诊断.结论:国内外对于肛瘘的诊断多以医生经验诊断为主,对于肛瘘的客观诊断均重视不够;国外文献肛瘘以Parks分类方法为主,但是国内文献分类方法不统一;关于治疗方法,国外以括约肌保留手术为主而国内仍以对括约肌损伤较大的传统手术为主;国内外对治疗结果随访更关注复发而忽略了对失禁率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鼠用印防已碱(PTX)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二组大鼠海马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丙戊酸迅速吸收入脑中,在脑中浓度显著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的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大鼠海马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显著性;给药1小时后海马丙戊酸浓度与血清丙戊酸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海马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丙戊酸在癫痫大鼠海马的分布可能与海马局部脑血流量变化、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丙戊酸穿过血脑屏障需单羧酸(MCA)载体转运等因素有关;监测给药1小时后血清浓度有助于了解海马丙戊酸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诱导慢性癫痫大鼠海马齿状颗粒细胞苔藓纤维突触重建与神经营养素受体TrkB表达的关系。方法 取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慢性自发性颞叶癫痫发作期大鼠脑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kB及突触体素(P38,一种突触形成标志物)在大鼠海马的表达。结果 急性癫痫持续状态诱导颗粒细胞表达TrkB一过性增高,第2次表达高峰呈现在7~30d;P38免疫反应性在齿状回内分子层则呈进行性增加,与neo-Timm显示的异常苔藓纤维出芽相一致。结论 TrkB受体激活有助于海马齿状回苔藓纤维轴突生长及突触形成从而有利于颞叶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特点。方法对6个中国汉族PKD家系共122名成员进行随访,包括患者26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遗传特点、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本组6个家系共有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男:女=2.25:1)。患者发病年龄为4~30岁,均以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肢体的不能控制的肌张力障碍、舞蹈、投掷样动作等,每次发作约持续几秒到十几秒,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平均每天发作数次,不伴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无阳性发现。多数患者可自然缓解,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6个家系中4个家系有连续2代以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个家系只有一代患者,且均为同胞兄弟/姐妹,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家系内比较,发现4个显性遗传家系均有子代较父代发病年龄提前、发作频率增加、病程延长等现象,提示存在遗传早现(anticipation)。结论PK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heterogeneity)。中国汉族人群中显性遗传的PKD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发作性症状与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分析归属明确的165例儿童发作性障碍在24小时监测期间的临床发作和AEEG变化。结果:存在三种关系;异常放电与临床发作时相一致;时相不一致;发作与发作间期均无异常放电。癫痫发作时不一定总能记录到异常放电,非癫痫发作和亦有癫痫样波,癫痫发作可与非癫痫发作并存。结论:使发作性障碍诊断复杂化的因素多种多样,诊断时性能以病史为基础结合EEG所见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边缘癫痫实验模型海马内突触体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癫痫时突触体素(P^38)在海马表达的时间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匹罗卡品边缘癫痫模型,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海马不同时间点P^38免疫反应吸光度值。结果P^38免疫反应性在海马呈现两次高峰:致痫后3~6h在海马门区及CA3区P^38短期升高,30~60dCA3区呈现第2次高峰。在内分子层,从第7天开始直至第60天P^38呈进行性增多,且与Neo—Timm染色结果相平行。结论P^38在海马第2次表达增高,平行于苔藓纤维出芽,与自发性发作形成有关。急性期表达增高则与癫痫持续状态的产生与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