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免疫疗法,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T细胞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以非MHC依赖形式识别并杀伤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但在实体瘤治疗领域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溶瘤病毒可直接裂解实体瘤细胞,逆转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与CAR-T疗法联用可以增强抗实体瘤效果。此外,CAR-T疗法也显示出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现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BV等方面。文章从CAR-T与病毒的关系入手,主要就CAR-T疗法抗病毒的研究现状及溶瘤病毒与CAR-T疗法联合抗实体瘤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拓宽CAR-T抗病毒治疗领域以及CAR-T的联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修复大鼠背部巨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32只8周龄SD大鼠,制备鼠背巨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人工真皮组(B组)、微粒皮组(C组)及组织工程皮肤组(D组)。B、C、D组大鼠分别以打孔拉网的人工真皮、自体原位微粒皮移植物、自体原位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物修复创面,A组创面仅覆盖油纱布。观察术后第1、3、5周时的创面愈合情况;通过CK15及CD2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对鼠背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后镜下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解创面真皮层的愈合质量。结果:D组大鼠背部创面的修复效果最佳,术后第5周时创面已基本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组大鼠ESCs逐渐向表皮层迁移并参与创面的愈合;D组真皮层的厚度大于其余3组(P0.01),D组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致密整齐。结论:微粒皮复合人工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用于创面修复的效果优于微粒皮及人工真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细胞源性生长激素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18~20月龄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重组人生长激素0.08U/kg组,重组人生长激素0.12U/kg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又分为用药前及用药后4,6,8,10,12周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重组人生长激素0.08,0.12U/kg组:0.02U/mL重组人生长激素悬液分别行皮下注射0.08,0.12U/kg,3次/周,共12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另选取10只2~3月龄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于各时间点切取大鼠背部标记区的皮肤组织,行Masson染色并测定皮肤胶原厚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10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皮肤胶原厚度:重组人生长激素0.08U/kg组注射8周胶原开始增厚,重组人生长激素0.12U/kg组第6周胶原开始增厚,厚度明显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犤分别为(787±18),(766±20),(649±50)μm,P<0.05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重组人生长激素0.08,0.12U/kg组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以注射4周为例,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分别为0.321±0.011,0.534±0.013,0.000±0.000;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分别为0.297±0.009,0.541±0.025,0.000±0.000,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上调皮肤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促进胶原增殖而发挥抗皮肤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对比黑色素瘤细胞系和黑色素细胞系内ATF4表达的差异,运用CCK-8染色以及Brd U染色检测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运用Tranwell技术检测细胞转移能力,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ATF4 m RNA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黑色素细胞,显示肿瘤细胞中含有更高水平的ATF4 m RNA;在A375细胞中过表达ATF4后,细胞生长增殖速率提高,转移能力增强,而降低内源ATF4后,MM200细胞的增殖速度和转移能力都出现明显降低。同时,A375细胞内ATF4含量的增加也引起了细胞内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内IL-6表达的显著升高。结论:内质网应激蛋白ATF4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内ATF4可能是参与调控了IL-6-STAT3信号通路,从而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慢性难治性溃疡日益多见,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多见于下肢,其愈合影响因素为组织量不足和血液循环障碍。本文概述了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针对不同的愈合阶段,详细论述了临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慢性创面治疗的新方法进行了阐述。采用正确的对因治疗,及时有效地处理创面,随着功能性敷料的发展,水刀技术、VSD以及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下肢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面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方法进行治疗,应用EQ-5D问卷,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治疗创面9例,均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治疗创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创面完全愈合。术前EQ-5D问卷总分为(0.24±0.11)分低于术后的(0.80±0.05)分,术前EQ-5D直观模拟评分量表得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8.33±6.48)分低于术后的(94.11±2.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毛囊单位移植治疗创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同期修复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至2014年,对23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行乳房再造,在背阔肌乳房再造术中,切断背阔肌止点,将上方背阔肌肌瓣向腋窝旋转并固定,以修复腋窝凹陷畸形。结果 23例患者腋窝凹陷畸形均得到纠正,局部无臃肿,未发生皮瓣坏死。随访6~30个月,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瓣乳房再造同期修复腋窝畸形,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负压抽吸法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远期疗效结果。方法:自1999年2月开始应用单纯负压抽吸法治疗四肢淋巴水肿,采用问卷方式对疗效进行分析,发出问卷45份,回复问卷17份。其中上肢淋巴水肿7例,下肢淋巴水肿10例。对肢体周径的变化以及丹毒控制的治疗效果加以调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63年。术后肢体的周径明显缩小,应用弹性绷带或弹力袜加压包扎,维持3~12个月,平均维持6个月左右,之后恢复到术前水平。丹毒发作术前平均每年3.41次,抽吸术后丹毒发作消失,平均约2.21年后丹毒发作开始出现。患者满意率67.66%,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肢体肿胀控制的维持时间较短,以及弹力套使用不方便。结论:应用抽吸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丹毒发作,一段时间内可以减轻肢体肿胀,改善外形。对于具有部分淋巴回流功能的轻中度肢体淋巴水肿患者抽吸法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钛板内固定,增强胸骨稳定性,提高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6例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骨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钛板内固定治疗26例,均为慢性感染患者,感染持续时间均超过3个月.3例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伤口持续负压吸引(VAC)的方法辅助创面准备.26例患者均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无一例发生钛板感染需再次手术取出,且无一例因胸骨再次感染而需二次手术.结论 应用钛板内固定可以加强胸骨稳定性,减少局部组织渗出,提高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经验。方法;对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皮肤,切除乳腺组织和腋窝淋巴结,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37例,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即口隐蔽,再造乳房形态效果好,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