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PM在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早期应用CPM治疗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病人156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8%。结论 在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CMP,可显著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生物胶复合物加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胶复合物加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生物胶复合物植骨加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d,植入复合物量为3~8g。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未见关节面下陷,生物胶复合物中羟基磷灰石未见移动及吸收,治疗效果参照M echant评分标准,优13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达85.3%。结论生物胶复合物加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生物胶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成骨能力,可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41例病人,共256侧肢体,均为Ⅲ度胫腓骨骨折。用钢板内固定174侧,用外固定架66例,一期截肢16侧肢体。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2.9%,二期创面感染率21.05;外固定架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3.64%,二期创面感染率18.18%。两种固定法二期创面肉芽长满时间,钢板内固定组(n=19):3周以内6例,占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摘除新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腰椎L4/5运动节段椎间盘摘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将CT扫描的腰椎图像结合人体解剖学数据通过3DSMAX建模形成正常中国男性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转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去除模型中L4~5椎间盘右后侧1/4的纤维环中部全层及约1/4的髓核单元,以模拟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结果 建立了L4/5运动节段椎间盘摘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通过CT断层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可以建立腰椎运动节段椎间盘摘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自体红骨髓及藻酸钙凝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诱导成骨活性。方法在大白鼠股后肌群分别注入CaAG-BMP-RBM、CaAG-BMP、CaAG,按1、2、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大体标本、组织病理学观察及AKP检测,比较各组间诱导成骨活性。结果CaAG-BMP-RBM组凝胶复合物有较多的新生软骨和骨形成,AKP活性各组比较显示CaAG-BMP-RBM组最强,且于第2周最高。结论CaAG-BMP-RBM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 为胫骨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方法 运用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45例胫骨骨折。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上,骨折间接复位,少数螺钉予以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1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 微创钢板接骨术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已有学者将有限元分析用于脊柱的生物力学模拟,但对人工帷间盘置换前后腰椎生物力学系统的有限元模拟报道较少.目的:实验建立腰椎运动节段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新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3-12/2004-08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研究室完成.对象: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作为模拟对象,对脊柱T12~S1节段进行层厚2 mm的连续扫描,共获得CT断层图像264幅,并对CT图像每隔15.进行三维重建,获取用于建立三维模型的相关数据.方法:将CT扫描的腰椎图像结合人体解剖学数据通过3DSMAX软件建模形成正常中国男性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主要观察指标:结合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的三维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转换成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腰椎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L4~5节段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总节点数为2542个,包括1924个Solid单元,592个Area单元,50个Link单元.结论:通过CT断层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可以建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应用中存在的力学缺陷。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1999-01/2003—12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59例患者,计算各部位骨折再移位比例,观察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各部位再移位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再移位比例明显高于胫腓骨和上肢[33%(4/12),5%(2/40),0(0/7)。P〈0.01]。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在股骨骨折应用中存在明显的力学缺陷:成人不足以对抗大腿肌肉力量,小儿存在严重的应力遮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