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细小病毒B19与儿童疾病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细小病毒B19与儿童疾病钱新宏焦富勇人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B19)系细小病毒属中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DNA病毒,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简称再障危象)、慢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关节炎、紫癜等多种...  相似文献   
3.
2022年5月16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题为“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uided signature reveals the shared host immune response in MIS-C and Kawasaki disease”的这篇文章[1]探讨了人工智能引导信号在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和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中的研究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立题创新,对儿科临床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现对其进行解读,供儿科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道1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1岁女性患儿,表现为发热、皮疹、指端脱皮、冠状动脉扩张,给予第一剂IVIG治疗结束36 h后仍发热,再次给予第二剂IVIG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1个月后随访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该文总结了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治经验,以期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450例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2年临床报告的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450例,统计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相关药物、给药途径、ADR主要的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450例ADR患儿中,男235例(52.2%),女215例(47.8%),≤3岁318例(70.7%);以抗微生物药(289/450,64.2%)、中药制剂(58/450,12.9%)所致ADR居多;静脉滴注给药(349/450,77.6%)最易引起ADR;多发生在给药后1 h内(281/450,62.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356/450,79.1%)。结论:临床应重视儿童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合理用药,尽量避免多重用药,以防止ADR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掌握中国0-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2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神木县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人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神木县的气象因素(气温、相对湿度)和环境因素: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16岁及以下儿童的住院资料。利用SAS9.3对气象、环境因素和住院人数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判断主要污染物。利用R3.0.1统计软件的建立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引入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拟合线性模型,并考虑其滞后效应,评价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相对危险度。结果神木县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PM10与空气污染指数(API)的相关系数为0.917,P〈0.01。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及其它污染物的影响后发现,首要大气污染物PM10浓度每上升10μg/m3时,每日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上呼吸道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x)为1.002(0.996~1.007),t=0.589,P=0.556;下呼吸道为1.000(0.995~1.005),t=-0.007,P=0.995。当日或滞后1~10日内PM10浓度变化均不能显著改变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率。结论神木县首要污染物PM10浓度变化对儿童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情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癫痫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浓度作为HIE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52例新生儿分别采集脐血、生后12、24 h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B蛋白的浓度水平. [结果]对照组与窒息组各时间段血清S-100B蛋白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窒息新生儿无HIE组和有HIE组比较脐血S-100B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12 h和24 h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2 h和S-100B蛋白浓度(界值≥2.86 μg/L)对判断中重度HIE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1 min Apgar评分与12 h S-100B蛋白浓度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HIE,并判断HIE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急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对亚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及疫苗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