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70篇
  免费   1615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医药卫生   59421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803篇
  2020年   1023篇
  2019年   866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768篇
  2016年   1011篇
  2015年   1283篇
  2014年   2188篇
  2013年   2280篇
  2012年   3281篇
  2011年   3316篇
  2010年   3255篇
  2009年   3201篇
  2008年   3939篇
  2007年   3811篇
  2006年   3573篇
  2005年   3820篇
  2004年   2906篇
  2003年   2588篇
  2002年   2327篇
  2001年   1846篇
  2000年   1389篇
  1999年   1245篇
  1998年   1060篇
  1997年   1028篇
  1996年   950篇
  1995年   880篇
  1994年   679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44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隐睾症患儿148例,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并对患儿的临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一种有效的小儿隐睾症治疗方案,其中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可有效治疗患儿,临床应使患儿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促进患儿的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分析利用穿颊器联合口内切口微创治疗下颌骨角部、升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1日~2015年3月31日期间收治的下颌骨角部、升支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下颌下入路行骨折固定,观察组采用穿颊器联合口内切口入路微创治疗行骨折固定。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面颈部瘢痕、张口受限、腮腺涎漏、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半年上下颌颌关系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半年面颈部瘢痕、张口受限、腮腺涎漏、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3.23%、0.00%、3.23%、6.4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9.03%、25.81%、32.26%、35.48%),且其手术显效率及总有效率(58.06%、90.32%)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58%、29.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穿颊器联合口内切口微创治疗下颌骨角部、升支骨折优势明显,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颌关系恢复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海城地区农业户籍9278例孕妇在孕中期接受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孕中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在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方面的意义。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所进行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筛查的海城地区农业户籍孕妇9278例,年龄19~42岁,妊娠20~26周,孕妇均自愿接受胎儿发育和出生缺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孕妇在孕早期办理生育指标时,由各乡镇人口计生部门  相似文献   
994.
随着肝脏移植技术的发展及综合治疗手段的运用,肝门部胆管癌已不再是肝移植的禁忌证。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其合理规范应用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肝门部胆管癌行肝移植手术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毫针浮刺肌—腱移行部对治疗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科室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实验组毫针浮刺患侧下肢肌肌—腱移行部。采用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和下肢FMA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都增加(P<0.05),且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针浮刺卒中患侧下肢肌—腱移行部对卒中患者下肢痉挛有效。  相似文献   
996.
997.
<正>目前,全世界听力损失患者已超过15亿人。遗传是引起耳聋的最主要因素,约占50%~70%。综合征性耳聋常伴肌肉骨骼异常、眼部及神经病变等。中耳及内耳发育畸形是导致听力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1]。以往研究基因缺陷导致的听力损失动物模型时,普遍应用组织切片染色方法,如苏木素伊红(HE)染色来诊断小鼠的中耳及内耳的结构病变。除遗传因素外,中耳炎也是引起耳聋的主要因素,其发病因素多样。  相似文献   
998.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评价数字化软件辅助设计在治疗偏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偏颌畸形患者18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三维CT检查和牙列石膏模型的光学扫描,将数据分别以DICOM格式和STL格式传送至数字化工作站。在数字化软件中构建坐标系,重建上下颌骨、血管和神经束,并完成正颌外科的手术模拟预测,最后设计并打印患者上颌骨的截骨导板、复位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复查并行上下颌骨三维CT检查。利用数字化软件测量术后6个月患者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点和尖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的距离,计算非对称率;测量上中切牙点和颏顶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作为术后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距离的非对称率分别为(1.8 ± 1.0)%和(3.2 ± 1.7)%;两侧上颌尖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距离的非对称率分别为(1.0 ± 0.8)%和(11.0 ± 4.8)%;上中切牙点和颏顶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分别为(0.84 ± 1.05)mm和(1.49 ± 1.23)mm。所有患者均对面型表示满意。结论 数字化软件的模拟设计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确保术中操作的精度,提高患者术后美学效果。因此,数字化软件辅助设计在治疗偏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