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42篇
  免费   6863篇
  国内免费   3335篇
医药卫生   173840篇
  2024年   621篇
  2023年   2292篇
  2022年   2669篇
  2021年   3512篇
  2020年   4057篇
  2019年   4060篇
  2018年   1989篇
  2017年   3695篇
  2016年   3986篇
  2015年   4622篇
  2014年   8296篇
  2013年   8141篇
  2012年   10431篇
  2011年   11261篇
  2010年   10449篇
  2009年   9859篇
  2008年   10590篇
  2007年   10257篇
  2006年   9399篇
  2005年   9564篇
  2004年   7173篇
  2003年   6545篇
  2002年   5198篇
  2001年   4538篇
  2000年   3431篇
  1999年   2846篇
  1998年   2498篇
  1997年   2192篇
  1996年   2002篇
  1995年   1779篇
  1994年   1435篇
  1993年   957篇
  1992年   813篇
  1991年   773篇
  1990年   604篇
  1989年   624篇
  1988年   187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91.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本文针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为临床此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康莱特+索拉非尼+TACE)和对照组(n=47,索拉非尼+TACE),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有助于提高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川崎病组,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16例和无冠状动脉病变组31例,选取同时期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儿童的血清NT-proBNP、IL-6水平。结果 3组受试儿童血清NT-proBNP、IL-6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 05);川崎病组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 05),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川崎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川崎病组中冠状动脉病变组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均0. 05)。结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IL-6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可作为川崎病患儿病情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4.
摘要: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电针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取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各症状评分、血清各指标水平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灼热感、麻木、感觉异常、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F-1、BDNF、N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血清各生长因子水平,还能调节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活动能力、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4.6±3.6)、(89.4±4.2)、(92.0±1.2)、(93.3±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5.1)、(78.3±3.6)、(80.6±4.1)、(79.6±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缓解患者术后各类不适症状,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1例因牙齿根面畸形导致严重根尖病变及牙周破坏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左上侧切牙,瘘道长期不愈,腭侧窄而深牙周袋,严重根尖病变及牙槽骨垂直吸收。通过显微根管治疗、根尖手术、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实现了控制根尖及牙周感染,达到了保留患牙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穿支供血区单发脑梗死依据CISS分型情况,及LDL-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不同分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0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穿支供血区单发脑梗死患者,依据CISS分型进行二次分型,同时测定LDL-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不同分型组间的LDL-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根据CISS分型二次分型后,穿支动脉病变型6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为37%。其中穿支动脉型组LDL-C水平为(3. 08±0. 92) mmol/L,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LDL-C水平为(3. 50±0. 88) m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穿支动脉型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 36±2. 30) mmol/L,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6. 85±2. 08) m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依据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穿支动脉型,二次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无论LDL-C水平如何均应强化调脂治疗,临床工作中应更广泛的采取CISS病因分型。  相似文献   
98.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2):F0003-F0003
患者武某,男,56岁,因突发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被临床诊断为主动脉右弓右降,Kommerell憩室合并A型主动脉夹层,为心胸外科中极为罕见的疾病。主动脉夹层的患病几率已经低至3~5例/10万人,而像本例患者同时合并主动脉畸形的更为少见。Kommerell憩室是胚胎后期由左侧第四动脉弓残余组织所形成的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胸主动脉瘤形成,合并异常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扩张。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机械吸栓(PMT)与置管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3月因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行PMT治疗(PMT组),30例行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指标、术后需进一步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的患者例数、一期血管开通率以及12个月一期血管通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MT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CDT组[(5.8±0.8)d vs.(8.9±0.6)d,P0.05],但平均住院费用高于CDT组[(7.0±1.1)万元vs.(4.8±0.8)万元,P0.05]。两组患者术后严重出血、术后截肢、穿刺处血肿、穿刺处感染、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PMT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DT组(5.4%vs. 26.7%,P0.05)。结论:PMT与CDT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方面同样是安全、有效的。PMT相对于CDT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减少,但住院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桡动脉压迫的最佳时间。方法:76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三组给予不同的压迫止血时间(A 6h;B 4h;C 1.5h),比较三组患者止血效果、皮下血肿或淤血、桡动脉闭塞、压迫部位局部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止血效果、皮下血肿发生率与A、B组无明显差异,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1.5小时,既能有效止血,又能显著降低桡动脉闭塞及压迫部位胀痛、麻木等压迫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为肿瘤患者重复进行手术治疗保留通路,值得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