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20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对5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总知晓率为61.4%,60.0%的被调查者对食品与健康的关系问题表示十分关注或关注,61.7%会留意食物上的标签,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报刊和杂志;52.6%的大学生愿意接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醛固酮(AL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培养于含5% FCS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 -10、10-9、10-8 mol/L)刺激HK-2细胞48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AI-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结果 ALD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HK-2细胞中PAI-1和FN的基因表达,并增加培养上清液中FN的含量(P<0.05).结论 ALD通过促进HK-2细胞PAI-1的基因表达,并促进其合成分泌FN,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3.
肝窦毛细血管瘤在CT和核磁共振中显示征象与肝包虫病完全一致,极易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窦毛细血管瘤因有丰富血液供应,可有血流信号征象,肝包虫的囊泡中是不流动的囊液。现应用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对经CT、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肝包虫病的1例患者,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仔细动态观察囊泡状肿块中是否有血流信号出现,发现该患者囊泡状肿块中有血流信号的征象,因此诊断为肝窦毛细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包虫病和肝窦毛细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其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5年生存率〈20%。DN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中ESRD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治疗DN,减少尿蛋白,是其治疗的关键环节,对于预防延缓其发展为尿毒症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血流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93例120眼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无DR(NDR组)患者30例40眼、轻度非增生型DR(轻度NPDR组)患者32例40眼、中度NPDR(中度NPDR组)患者31例40眼;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者40名40眼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旁300 μm区(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circularity index,AI);多元回归分析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AI与DR病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CTA检查指标对早期DR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DR组、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均明显下降,DR组患者FD300血流密度也明显下降,FAZ周长、AI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且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均低于NDR组,FAZ周长、AI均大于NDR组(均为P<0.05);DR患者黄斑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随DR分期增加而下降,FAZ周长、AI随DR分期增加而上升(均为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与DR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与FAZ周长、AI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且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FD300血流密度预测早期D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9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5%、66.25%;以AI变量的cut-off值为1.12,其预测早期DR的特异度(86.25%)最佳,敏感度为72.50%。结论 早期DR患者存在黄斑区FD300血流密度下降及FAZ周长、AI增加,上述OCTA参数与DR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D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例。109例Ishak评分≥3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72周。收集基线及72周治疗后两次肝活组织标本和血清,检测组织病理及HBcrA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crAg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呈负相关(r=-0. 342,P=0. 004);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及炎症改变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39、0. 437,P值均0. 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晚期肝纤维和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05、0. 70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轻微肝纤维化、明显肝纤维化、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5、0.815、0.726、0. 675(P值均0. 05)。经抗病毒治疗后,基线血清HBcrAg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更易发生肝纤维化逆转(53. 7%vs 32. 7%,X~2=4. 888,P=0. 027)。肝纤维化逆转患者血清HBcrAg下降差值高于未逆转患者[1. 5(0. 4~3. 2) log IU/ml vs 0. 8(0. 1~1. 8) log IU/ml,Z=-1. 724,P=0. 042]。结论血清HBcrAg可作为预测CHB肝纤维化分级和判定肝纤维化逆转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病程阶段前S(pre-S)基因缺失的临床流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测序1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CHB组)、11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患者(LC组)、14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ACLF组)和136例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HCC组)的HBV pre-S基因(nt 2848-154).分析比较不同组pre-S基因缺失发生率、缺失热点区域和缺失片段长度. 结果 LC组和HCC组HBV pre-S基因缺失率显著高于CHB组(26.1%vs. 15.8%,P=0.040;34.6%vs. 15.8%,P<0.001);LC组pre-S1基因单独缺失率显著高于CHB组(17.1%vs. 4.8%,P=0.001);HCC组pre-S2基因单独缺失率显著高于CHB组(19.1%vs. 4.8%,P<0.001). 不同病程阶段患者发生缺失的热点区域也不相同,CHB组发生缺失的热点区域为nt 3031-3215(30.4%)和nt 24-57(30.4%);LC组为nt 2849-2866(55.2%)和nt 5-55(31.0%);ACLF组为nt 2849-2866(28.6%)和nt 1-54(25.7%);HCC组为nt 5-55(57.4%)和nt 2849-2866(12.8%).不同病程阶段患者发生pre-S基因缺失的片段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中,随着疾病进展HBV pre-S基因缺失率呈上升趋势,其中pre-S1基因缺失突变在LC患者中显著增高,pre-S2基因缺失突变在HCC患者中显著增高.pre-S基因缺失可能参与驱动HBV慢性感染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动态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和前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HBeAg阴转的关系.方法 收集1例在我院14次住院治疗患者血清18份,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BV靶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DNA双向测序,NTI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分析逆转录酶基因12个耐药位点和前C/BCP区6个位点上的突变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解析突变意义.结果 先后检测到了引起拉米夫定耐药的M204I/V共生突变、L180M+M204V突变,引起恩替卡韦耐药的S202G突变,以及引起HBeAg阴转的G1896A突变,检测结果与临床病情发展情况符合.结论 采用DNA序列测定方法可以全面了解HBV基因突变,有助于临床监测病情发展,合理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9.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功能缺陷相关,如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线粒体眼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有人统称为线粒体疾病[1]。自1988年以来,线粒体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线粒体疾病主要分为两...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室重构时大鼠心肌线粒体内膜腺苷酸转运体(ANT)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52只行腹主动脉缩窄术,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5周组(A5w组)、腹主动脉缩窄15周组(A15w组)、假手术5周组(SH5w组)和假手术15周组(SH15w组)4组,每组13只大鼠,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构指标,密度梯度法提取大鼠心肌线粒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心肌组织及线粒体腺苷酸含量,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线粒体ANT表达。结果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术后15周加重并有心功能减退;分别与同时间SH5w组和SH15w组比较,A5w组及A15w组心肌组织ATP、ADP含量均降低,A15w组线粒体内ATP及ADP含量降低;A15w组线粒体ANT表达降低,并与心肌线粒体内ATP及ADP含量变化相一致。结论心室重构伴心功能减退时,心肌线粒体ANT表达降低,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分布异常,是肥厚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