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20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肾上腺结核仍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PAI)也称Addison病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如何诊断早期肾上腺结核,降低误诊率,以利最大限度保留残余肾上腺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例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案为:3例污染较轻者经急诊清创后Ⅰ期给予修复,4例感染者Ⅰ期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后,Ⅱ期行游离髂骨植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手指于功能位,腹股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3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髂骨塑形良好,未出现骨髓炎、骨不愈合等情况。结论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皮缺损是一种理想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通痹冠脉丸对冠脉慢血流的影响。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通痹冠脉丸(太子参、党参、茯苓、山药、酸枣仁、丹参、白芍、三七等)口服。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以及冠脉血流改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痹冠脉丸对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4.
患者女,30岁,停经35 d,下腹痛3 h入院.患者下腹疼痛时伴肛门胀感.既往月经规则,尿HCG( ).超声检查:子宫形态饱满,大小为5.4 cm×4.4 cm×4.8 cm,肌层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呋喃唑酮(F)或甲硝唑(M)联用阿莫西林(A)及枸橼酸铋钾(C)1周疗法治疗飞行员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飞行员经胃镜证实惠有直径≥3mm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CAF)给予呋喃唑酮0.1g,3/日;联用枸橼酸铋钾0.22g,2/日;阿莫西林1g,3/日。对照组(MAF)给予甲硝唑0.4g,3/日,联用枸橼酸铋钾0.22g,2/日;阿莫西林1g,3/日。疗程均为7日。结果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93%、93%,而对照组分别为76%、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日、3日、7日缓解腹痛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3%、90%、97%,对照组分别为53%、69%、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CAF疗法较MAF疗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更理想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我国大样本来源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多重耐药HBV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 80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反转录酶(RT)区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个克隆/样本)对其中的46例多重耐药HBV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体外表型耐药分析法检测核苷类与核苷酸类联合处理对多重耐药HBV的抑制效果。分析临床治疗方案在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的作用。结果在11 80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共3658例(31.0%)检出核苷(酸)类耐药相关突变,其中拉米夫定(LAM)耐药突变2592例(70.9%),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突变665例(18.2%),恩替卡韦(ETV)耐药突变293例(8.0%),替比夫定(LdT)耐药突变62例(1.7%),同时针对核苷类和核苷酸类的多重耐药(MDR)突变46例(1.3%)。对46例多重耐药感染样本的克隆测序显示,40例样本在同一病毒基因组上检出MDR突变,其他6例样本的MDR突变则存在于不同的HBV基因组中。基因型分析显示共有15种病毒变异形式,同时耐LAM(或LdT)和ADV,以及同时耐ETV和ADV的MDR株分别为10种和5种。体外表型耐药分析结果显示,ETV(或LAM)和ADV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内MDR HBV的复制,但对野生株无类似效果。临床用药方案分析显示,多重耐药HBV感染常出现在LAM(或)LdT、ADV、ETV序贯治疗的患者,以LAM→ADV(22例)和LAM→ADV→ETV(10例)最多见,发生多重耐药后大多出现病毒学和(或)生化学突破。LAM+ADV或ETV+ADV联合挽救治疗可成功将大多数多重耐药HBV的DNA复制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结论我国MDR HBV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表型分析和临床观察均证实核苷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MDR HBV复制。多重耐药HBV感染的发生与临床长期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序贯治疗有关,密切监测病毒应答及耐药突变对于临床尽早制定最优的抗病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胞浆菌病(Histoplasma)是由荚膜型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一种以侵犯网状内皮系统或肺部为主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急性全身性组织胞浆病[1],因该菌多寄生于组织细胞中而得名.在流行区,此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患者的粪便中.它町以通过呼吸道、黏膜及胃肠道进入人体,寄生于肝,脾、淋巴结、骨髓、中枢神经系统,视患者体质而引起原发播散性感染.2000~2005年本科对5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外周血进行血液细胞学分析,发现患者的血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在骨髓细胞中发现了组织胞浆菌孢子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9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6.8±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1.8)个月。按照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3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6%。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和复位固定方法,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重建小腿远端"两柱一体"的平衡与稳定,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69岁.发现左手掌部逐渐膨隆3年,并伴有手指麻木、无力入院.临床检查:左手掌大、小鱼际隆起(图1),可触及肿块,质软,无明显压痛,边界不清晰,无波动感,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桡侧三指半掌侧感觉减退,以中指为著,中、环指不能完全伸直,夹指试验阳性.B超显示:回声不均质,可见两处实性高低相间混合回声团,似椭圆形,周边尚清,其内可见稀疏点条状血流信号.X线片检查:左手掌、指骨骨质结构完整,大鱼际肌及小鱼际肌处软组织见大片状低密度影.MRI检查:左手掌指间隙内见不规则形短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内见纤维分隔影,压脂序列病灶呈低信号,考虑脂肪瘤.术前诊断:左手掌部脂肪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手掌部脂肪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50.
飞行员口服阿莫西林致人工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9岁。歼击机飞机员,飞行时间2300h。2002-10-12入院。3d后做外科体检时自诉2001年曾因口服阿莫西林,皮肤出现过红肿、充血,受到抓搔接触后还出现过红斑,瘙痒不适,划痕试验( ),并且夏天时对汗液刺激格外敏感,在后背划划写写也非常清晰。经查体见全身皮肤无丘疹、抓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