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5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医药卫生   952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钟晓梅  万娟  张莉  唐光群  廖婷 《西部医学》2022,34(10):1512-1516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oll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我院162例CVA患儿临床资料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其临床分期分为CVA急性期组(90例).与CVA缓解期组(72例);并收集同期入院的124例典型支气管哮喘(C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分期分为CA急性期组(66例)与CA缓解期组(58例),另纳入36例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初始阻力值(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差异,并评估CVA患儿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敏感性与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的关系。 结果 5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血清sPD-L1水平及FVC、FEV1、MMEF、Dmin、sGrs比较,CA急性期组<CVA急性期组<CA缓解期组<CVA缓解期组<对照组(均P<0.05),5组血清TLR4、sICAM-1水平比较,CA急性期组>CVA急性期组>CA缓解期组>CVA缓解期组>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VA患儿FVC、FEV1、MMEF及Dmin、sGrs与血清sPD-L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TLR4和sICAM-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 血清sPD-L1、TLR4和sICAM-1水平与CVA患儿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敏感性相关,对判断病情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多时间点大鼠多裂肌损伤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干预时间条件下电针"委中"穴对多裂肌损伤性腰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30只,各组再分为1 d、2 d、3 d、5 d、7 d 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注射0.5%布比卡因(bupivacaine, BPVC)的方法造模,电针组电针双侧"委中"穴(1次/d),正常组、模型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分别于治疗的1 d、2 d、3 d、5 d、7 d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造模前后多裂肌形态变化;采用生化法检测多裂肌组织总铁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1, FTH1)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多裂肌膜蛋白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 Tfr1)、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 DMT1)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相较于正常组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受损肌纤维可见明显改善。生化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同时间点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总铁含量升高(P<0.01);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FTH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Tfr1与DMT1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电针1 d、2 d、3 d、5 d组FTH1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而电针2 d、3 d、5 d、7 d组Tfr1 m RNA和电针1 d、2 d、3 d、5 d组DMT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各模型组间比较发现,模型2 d组FTH1蛋白表达最低(P<0.05),而模型2 d、3 d组Tfr1 mRNA表达较高(P<0.05),模型3 d组DMT1 mRNA表达最高(P<0.05);各电针组比较结果显示,FTH1蛋白在电针2 d组最高(P<0.05),电针3 d、5 d、7 d组Tfr1 mRNA表达较低(P<0.05),电针3 d组DMT1 mRNA表达较高(P<0.05)。结论在BPVC致多裂肌损伤模型中,局部受损多裂肌发生铁代谢紊乱,且在急性损伤期较典型。电针"委中"穴能促进损伤多裂肌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多裂肌铁代谢、减轻组织过氧化损伤相关,并且在电针持续干预3 d后显著促进对铁代谢紊乱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在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实施院前急救的97例血栓栓塞患者.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院前血栓栓塞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效率(到达现场时间、病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至院内时间)以及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专业急救知识、反应能力、医护配合度)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到达现场时间、病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至院内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专业急救知识、反应能力、医护配合度得分以及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可提高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效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鼻胃镜放置三腔喂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SAP患者行全肠外营养(TPN)及肠内营养管(EN)、三腔喂养管治疗,三组各为20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舒适度评价,统计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观察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20 d后EN组、三腔喂养管组血红蛋白较TPN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EN组、三腔喂养管组、TPN组的C-反应蛋白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降低[(120.7±84.6)mg/L vs(44.24±29.60)mg/L、(129.1±106.47)mg/L vs(32.15±38.58)mg/L、(99.14±27.15)mg/L vs(8.12±4.26)mg/L(P0.05)]。EN组、三腔喂养管组住院时间[(73.5±21.1)d、(81.5±41.1)d]、住院费用[(52362.80±2716.3)元、(40477.92±5894.6)元]及感染发生率(16.7%、7.8%)明显低于TPN组[(123.23±12.5)d、(67 416.9±22 659.5)元,56.7%](P0.05)。三腔喂养管组与EN组相比营养评价无差别,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EN组(P0.05)。结论:SAP患者经鼻放置三腔喂养管,不仅提供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同时减压肠道效果良好,病人舒适度高,在SAP治疗方法中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6.
从社会老龄化与髋部骨折的现状、损害控制理念的形成发展、护理干预措施如多模式的镇痛、心肺功能锻炼等方面总结将损害控制应用于风险较高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探索其发展趋向,为提高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盆底痛点定位注射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女性MFPP患者107例,进行盆底痛点评估后行BTXA痛点定位注射治疗。按有无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分为单纯MFPP组和MFPP并LUT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特点,盆底痛点定位注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盆底疼痛、生活质量及排尿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MFPP并LUTS组的患者年龄更大,盆底疼痛程度更严重,生活质量更差(P<0.05)。两组患者经BTXA盆底痛点注射后盆底疼痛NRS评分下降,生活质量评分(QOL)下降,MFPP并LUTS组的患者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量增多(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女性MFPP易合并LUTS,BTXA盆底痛点定位注射不仅能缓解女性MFPP,同时能缓解LUTS,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的患儿 8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S 组)和羟考酮+舒芬太尼组(O+S 组)各 40 例。 监测麻醉诱导前(T0 )、气管插管时(T1 )、拔除气管导管时(T2 )、拔管后 5 min(T3 )、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T4 )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记录 T3 及T4 患儿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及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 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时呛咳、在 PACU 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S 组患儿 T1 、T2 时及 O+S 组患儿 T1 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 T0 时升高(P<0. 05);O+S 组患儿 T2 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 S 组(P<0. 05)。 O+S 组患儿 T3 、T4 时 FLACC 评分及 T3 时 PAED 评分低于 S 组,诱导时呛咳、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 S 组(P<0. 05)。 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采用羟考酮 0. 2 mg / kg+舒芬太尼 0. 2 μg / kg 联合诱导麻醉,可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减少呛咳及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制定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临床分类的评分标准,根据鼻畸形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分类(分为轻、中、重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不同程度畸形的唇裂鼻畸形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无鼻尖皮肤的坏死,愈合良好。术后鼻翼塌陷、鼻孔形态、鼻小柱偏曲短小及通气等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优良率达100%。结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采用不同的、个体化的修复方式,可达到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模式对提高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调查问卷,对上海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60名护士进行调查,同时应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需求及评价问卷"对256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如护士语言交流障碍、隐私保护不够、宗教信仰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了解、尊重风俗禁忌不够、社交礼仪不了解、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缺乏7个问题,对护士实施跨文化护理问题管理措施干预,包括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系列培训、保护隐私制度及尊重宗教信仰实施细则等规范的实施、跨文化护理质量监控及预警等,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及管理干预。干预后再次抽取198例外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护士护理外籍患者面临的困难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护理外籍患者案例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外籍患者对跨文化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显著少于干预前,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问题管理模式在外籍患者跨文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跨文化护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