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1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医药卫生   2606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461篇
  2009年   1475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594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1138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729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756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掺入量对尿苷酶抗污染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TP)掺入量与尿苷酶(UDG)抗污染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50% dUTP和全dUTP掺入HCV cDNA,并观察UDG的抗污染效果。结果 0.05U、0.1U、0.2U的UDG37℃消化60min,PAGE检测可抗10^-1-10^-8 50% dU-DNA模板污染。0.1U UDG 37℃ 10min能抗10^-6,20min-30min可抗10^-5,PAGE虽阴性,但DNA-EIA杂交A值0.617,仍为阳性;40min可抗10^-3,未经杂交证实。37℃消化20min电泳检测可抗10^-1-10^-8全dU-DNA污染,DNA-EIA杂交A值在0.005-0.049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证实,用50% dU-DNA为模板,37℃ 10-20min时,抗污染效果较差,需增加抗污染时间。应用全dU-DNA为模板时,可获得良好的抗污染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HBV感染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安亭院区入院治疗的16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ICC的患者资料.比较乙型肝炎相关ICC组(55例)和非乙型肝炎相关ICC组(10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预后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乙型肝炎相关ICC组及非乙型肝炎相关ICC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28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29.8%、14.5%和79.3%、31.2%、16.6%,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0%、21.5%、14.3%和52.6%、20.9%、13.1%,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87、0.634).HBV-DNA水平分层分析显示,HBV-DNA≤50 IU/mL组和HBV-DNA>50 IU/mL组乙型肝炎相关ICC患者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3、0.53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Ⅳ期(HR=3.12,95%CI 1.57~6.20,P=0.001)、行根治性手术(HR=0.47,95%CI 0.26~0.87,P=0.016)、淋巴结转移(HR=2.10,95%CI 1.31~3.36,P=0.002)是ICC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合并HBV感染对ICC患者预后无显著性影响.行根治性手术是ICC患者总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TNM分期Ⅳ期和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娠期抗病毒治疗的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分娩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产科住院的106例HBV感染进行抗病毒治疗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据分娩后治疗情况分两组,各53例,观察组产妇分娩后持续服用替比夫定600mg/d,对照组产妇分娩后不进行任何抗病毒治疗。根据HBV感染孕妇分娩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状况分为肝功能正常与异常组。分析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率为22.64%,轻度异常率为16.98%,中度异常率为7.54%,重度异常率为1.88%;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率为16.98%,轻度异常率为7.54%,中度异常率为3.77%,重度异常率为1.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肝功能异常组HBV DNA、AST、ALT水平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停药后肝功能异常仅与ALT水平所相关(P<0.05)。结论 娠期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孕妇分娩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并未因停药而明显增加,对产后肝功能造成异常的危险...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展望。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Bx、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HBx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迁徙以及转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结论 HBx和HBV基因亚型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必将推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诊治工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为HIV/HCV共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数据,提取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HIV/AIDS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医嘱记录,对HIV/HCV共感染者按照抗HCV方案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组(PegIFN组、62例),普通干扰素联合RBV治疗组(IFN组、46例)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组(DAAs组、59例);分析3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病毒学应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共收集659例HIV/AIDS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HCV感染共计167例,合并感染率为25.34%。HCV基因型别主要为:3b型43例、3a型41例、1b型32例、6a型21例、未分出亚型25例、2a型5例,以3型最多,占50.29%(84/167)。其中经静脉吸毒感染占29.40%(142/483),性传播占14.20%(23/162),其他占14.29%(2/14)。12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42例患者出现虚弱、发热、盗汗、肝硬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能正常者56例(56/167、33.53%),肝功能异常者111例(111/167、66.47%),其中12例为肝硬化代偿期,7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HIV/HCV共感染率自2008年的37.25%下降至2018年的15.0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63.190、P < 0.001)。HIV/HCV共感染者CD4+ 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单纯HIV/AIDS患者(t = 7.203、P < 0.001),总胆红素(TBil)(t = 29.101、P < 0.001)、ALT(t = 25.382、P < 0.001)、AST(t = 30.984、P < 0.001)、HIV RNA(t = 9.190、P < 0.001)均显著低于单纯HIV/AID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治疗后CD4+ T淋巴细胞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DAAs组患者高于PegIFN组和IFN组;3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DAAs组患者高于PegIFN组和IF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4+ T淋巴细胞数:F = 4.252、P = 0.016;ALT:F = 125.400、P < 0.001;AST:F = 37.990、P < 0.001)。DAAs组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96.61%)高于PegIFN组(77.42%)和IFN组(71.74%);DAAs组患者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率(ETVR)(96.61%)高于PegIFN组(72.58%)和IFN组(63.04%);DAAs组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94.92%)高于PegIFN组(69.35%)和IFN组(6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VR:χ2 = 13.011、P = 0.001;ETVR:χ2 = 19.227、P < 0.001;SVR:χ2 = 14.474、P < 0.001)。DAAs组患者乏力、发热、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低于PegIFN组和IF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乏力:χ2 = 6.678、P = 0.035;发热:χ2 = 12.485、P = 0.002;白细胞下降:χ2 = 10.256、P = 0.006;血红蛋白下降:χ2 = 13.962、P = 0.001;血小板下降:χ2 = 11.681、P = 0.003)。 结论HIV/HCV共感染率较高,以HCV基因3型最为常见,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通过静脉吸毒途径传播。DAAs治疗HIV/HCV共感染更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的恢复,获得更高SVR,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从外周血快速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抗体的方法,从疫苗免疫者外周血中筛选出相应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获得外周血中HEV 衣壳蛋白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RT-PCR 的方法获得抗体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最后对获得的人源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性质鉴定。结果:成功筛选到识别HEV 衣壳蛋白的6 株人源单克隆抗体,6 株抗体均具有抗原结合活性,4 株抗体具有中和活性。结论:成功获得HEV 衣壳蛋白特异性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并进行真核表达,对抗体的性质进行初步鉴定,为后期研究疫苗免疫的人体内的抗体演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建立自身猝灭荧光探针定量PCR技术检测HCV方法.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CV5'NCR作为标准品,并通过Sigma在线软件设计自身猝灭探针,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建立了自身猝灭荧光探针的定量PCR方法,线性为101~1010copies/μl;灵敏度达50 copies/μl;批内CV为6.1%,批间CV为6.5%,日间CV为6.8%;特异性为100%,与其他肝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与紫外定量方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且高度相关.结论 以自身猝灭荧光探针建立的HC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新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99年5月-2003年11月,笔者采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心律失常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9~57岁.诊断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27例(轻度7例,中度12例,重度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5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无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排除酒精性、药物性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同时伴有心律失常,并排除原有心脏疾病和其他原因所致.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11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相似文献   
60.
狼疮性肾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不多见,我院2008年曾收治1例,为增进对两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存在的认识,现报道如下:病例21岁女性患者,因浮肿2 d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无光过敏、皮肤红斑、口腔溃疡及脱发、关节痛,发热等,否认乙肝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