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3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362篇
医药卫生   1063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7篇
  1960年   10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加工酶2—69(USP2—6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4例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分别应用分子杂交技术、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USP2-69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采用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瞬时转染USP2-69质粒,使其过表达USP2-69,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组织中,USP2—69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69蛋白高表达的组织其Ki-67的蛋白表达也升高,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SP2-69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细胞实验中转染USP2-69质粒的MCF-7细胞中cyclin D1较空载组表达增高,p27表达下降。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S期比例明显增高,平板阳性克隆明显增加(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SP2-69表达升高,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密切有关。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调节乳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假手术组(F组)和吗啡组(M组),其中M组分为10μg*h-1(M1)、5μg*h-1(M2)、2.5μg*h-1(M3)三种不同剂量组,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吗啡或生理盐水1天后,构建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根据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吗啡镇痛效应,持续泵入7天后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 (1)与NS组比较,M1、M2、M3组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泵入剂量的增加,PIS逐渐下降,但三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 与NS组比较,吗啡泵入7天后M1、M2、M3组可导致CD3 、 CD3 CD4 、 CD3 CD8 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 / CD8 降低,CD161 数量及百分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 鞘内泵入吗啡( 2.5μg*h-1)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2)鞘内泵入不同剂量吗啡(10μg*h-1、5μg*h-1、2.5μg*h-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牙髓细胞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存在下的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的能力,为PRF作为支架材料、牙髓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进行前期研究。方法:3月龄比格犬拔除乳磨牙获得乳牙牙髓细胞;恒牙牙髓细胞从16月龄成年比格犬磨牙获得。静脉取血离心10 min获得PRF。实验分4组:对照组(普通培养基不加入PRF);实验组A(普通培养基加入PRF);实验组B(成骨诱导培养基不加入PRF);实验组C(成骨诱导培养基加入PRF)。分别于1、4、7和11d测定细胞数量、MTT值、半定量碱性磷酸酶值、成骨相关基因Q-PCR值,并于21d测定钙结节吸光度值。结果:PRF是一种可以促进牙髓细胞增殖的,无毒性作用的纤维网状支架结构;细胞水平上PRF促进了两种细胞的成骨分化:钙结节以及碱性磷酸酶半定量数值都明显上调(P<0.05);基因水平上,4个时间点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增加(P<0.05),且乳牙牙髓细胞的表现均优于恒牙牙髓细胞。结论:可使用PRF和牙髓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44.
大腿截肢后不仅需要外科治疗修复残端创面,还需顾及义肢装配及其功能康复.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对4例患者大腿截肢后残端巨大创面实施十字形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为义肢装配和肢体功能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索一种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超声与CT或MRI图像融合定位标记物,增加图像配准的准确性.方法 超声与CT或MRI分别观察自制定位标记物的成像特点,并通过筛选标记物形状、有效期及重复性等指标,以适合图像融合.结果 超声与MRI的图像融合较好的物质为鱼肝油,超声与CT融合较好的物质为回形针.结论 自制"V"形定位标记物中鱼肝油作为外部标记物的充填剂应用于超声与MRI的图像融合,回形针作为外部标记物应用于超声与CT融合时.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比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变化,寻求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2015年引进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细菌室和相关重点管理部门科长组成的管理团队,各部门分工协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危急值报告管理及隔离措施督查。结果 2015年多重耐药菌检出率12.2%,明显低于2014年的27.07%(P0.01);报告督查率100%,隔离措施执行到位率98.48%,均明显高于2014年的92.3%和85.7%(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前列腺炎者,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和症状量化评分加以观察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受益率达90.70%、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症状量化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且效果倍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8.
恙虫病为东方立克次体或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寒颤、高热、皮疹及被恙虫咬伤部位早期溃疡或焦痂。本地为恙虫病疫区,1992年以来共收治儿童恙虫病57例,现将其中误诊的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4~7岁2例,~10岁4例。~13岁2例。发病后4天内就诊  相似文献   
49.
老年病区489株念珠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状态。方法 对2001年-2002年老年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粪便等标本中分离的489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用真菌药敏卡作念珠菌对10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痰液标本念珠菌检出率最高,达84.7%,其次是粪便标本为7.5%;共分离白色念珠菌348株,占71.2%,热带念珠菌64株,占13.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是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制霉菌素,灰黄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80%左右。结论 老年病区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严重基础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是老年人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真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经证实的16例急性脑缺血患者先行CT平扫,选定感兴趣区行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处理,计算出局部血容量图(rCBV)、局部血流量图(r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P),并与对侧相应脑组织灌注参数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CT随访或经MRI证实,所有病例联合头颈部CTA扫描。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其脑缺血侧rCBF减低,MTT、TP延长,rCBV正常或轻度降低,存在半暗区;4例患者rCBV未显示病灶。1例患者rCBF减低,MTT、TP延长,rCBV明显下降,经随访证实为脑梗死。结论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能早期发现脑缺血灶部位和范围及推测半暗带区域、评估脑缺血预后,是一种最具潜力的脑缺血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