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加工酶2—69(USP2—6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至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4例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分别应用分子杂交技术、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USP2-69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采用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瞬时转染USP2-69质粒,使其过表达USP2-69,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组织中,USP2—69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69蛋白高表达的组织其Ki-67的蛋白表达也升高,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SP2-69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细胞实验中转染USP2-69质粒的MCF-7细胞中cyclin D1较空载组表达增高,p27表达下降。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S期比例明显增高,平板阳性克隆明显增加(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SP2-69表达升高,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密切有关。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调节乳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泛素特异性修饰酶2-69(USP2-69)对系膜细胞(MC)内饰胶蛋白聚糖(DCN)表达和泛素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①培养M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MC内USP2-69的表达;②采用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C内USP2-69是否与DCN结合,并观察两者在MC内的定位;③将pRK5-USP2-69-HA质粒瞬时转染MC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USP2-69和DCN的蛋白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DCN的泛素化水平;④采用USP2-69 siRNA处理MC,用PCR检测USP2-69和DCN的mRNA表达,用time-course 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半衰期, Western blot法检测DCN的下游效应分子(TGF-β1和Col Ⅳ)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 USP2-69在MC、肝细胞(BRL-3A)和足细胞(GEC)内均有表达,其在MC内的基础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RL-3A和GEC[MCs:(0.27±0.05),BRL-3A:(0.035±0.009),GEC:(0.012±0.004), P<0.01]。② MC总蛋白经DCN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USP2-69的表达;经USP2-69抗体免疫沉淀后,可检测到DCN表达;且在MC胞质内,代表USP2-69蛋白的荧光与代表DCN蛋白的荧光存在共定位。③ 转染pRK5-USP2-69-HA质粒的MC内可检测到代表外源性USP2-69表达的HA蛋白,USP2-69和DCN蛋白表达的升高,同时DCN的泛素化水平明显降低。④ 经USP2-69 RNA干扰的MC内DCN的mRNA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半衰期明显缩短(3 h),且TGF-β1和Col Ⅳ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大鼠肾MC内USP2-69可与DCN相结合,及两者在胞质内共定位,USP2-69能够降低MC内DCN的泛素化水平及提高DCN蛋白总量并促进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纤维样肾小球病(fibr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FGN)是少见的肾小球病,电镜显示肾小球内存在杂乱排列的、直径约20 nm的纤维丝样结构为其特点.现报告1例纤维样肾小球病并发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槐杞黄颗粒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与podoc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槐杞黄组和槐杞黄+激素组),除正常组大鼠外,各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造模。分别在建模后第7、14、21及28天收集24h尿液,检测大鼠24h尿中的蛋白含量;第29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肾脏组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从建模第14天开始模型组大鼠24h尿液中蛋白量增多(P=0.005),并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5,P=0.012);从第14天开始,槐杞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尿蛋白减少不明显(P〈0.05);第21天时,激素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尿蛋白明显增加(P=0.045)。光学显微镜下发现:模型组肾间质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药物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模型组肾小球足突大部分融合、消失,或出现部分微绒毛;槐杞黄组基底膜基本光滑均匀,足突融合明显减轻;激素组及槐杞黄+激素组足突清晰,甚至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量与nephrin mRNA以及nephrin和podoc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槐杞黄颗粒可通过上调裂孔隔膜上的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维持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完整性,减轻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以此降低尿蛋白漏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CN)对大鼠系膜细胞(MsC)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转导分子MAPKs和p21表达的影响&#65377;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DCN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筛选和鉴定后,收集阳性细胞克隆的培养上清(DCN上清),将其加入正常MsC的培养液中,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65377;用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MAPKs,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65380;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和p21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21在细胞中的表达&#65377;结果 DCN上清明显抑制正常MsC的增殖, 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仅为对照组的35%(P < 0.05); 磷酸化ERK1/2及SAPK/JNK表达增强, 分别为对照组的2.2倍&#65380; 1.4倍及1.7倍&#65380; 1.8倍;磷酸化p38无明显变化&#65377;DCN抗体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磷酸化ERK1/2&#65380; SAPK/JNK的表达上调&#65377;DCN上清还可使细胞p21的表达明显增强,而DCN抗体也同样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其上调表达的作用, ERK1/2 及SAPK/JNK通路抑制剂U0126和circumin均可抑制其上调表达的作用,分别为对照组的64%和61%;而p38通路抑制剂SB203580则对其无影响&#65377;结论 DCN对肾MsC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经ERK1/2&#65380;SAPK/JNK和p21蛋白介导&#65377;  相似文献   
6.
英美两国医疗保障制度变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不完善和医疗服务的“消费外部性”,各国政府都或多或少对医疗服务领域进行管制,在融资和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由于医疗费用的日益膨胀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国都在对本国的医疗制度进行改革。本文试图比较分析英美两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探讨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趋势。1 两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的比较由于各国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传统习惯和政治环境,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千差万别的,既有公共出资和政府提供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也有私人出资和市场提供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还包括许多混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CN)拮抗肾小球硬化进展的作用是否与其抑制系膜细胞(MsC)转化生长因子βⅠ、βⅡ型受体(TGF-βRⅠ、TGF—βRⅡ)表达有关。方法经外源性TGF-βⅠ刺激培养的大鼠肾MsC,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用脂质体介导法将DCN基因转染MsC,经筛选和鉴定,用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DCN基因转染对TGF-βRⅠ、TGF-βRⅡ表达的影响。结果经外源性TGF-βⅠ刺激的正常MsC,其TGF-βRⅠ、TGF-βRⅡ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于作用24h达高峰。与转染空载体的MsC(1P-1)相比,转染。DCN基因的MsC克隆(3D-5,7D-1)的TGF-βRⅠ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0%和32%,TGF-βRⅡ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4%和59%;TGF-βRⅠ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4%和25%,TGF-βRⅡ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49%和57%。同时转染DCN基因也能阻止MsC对外源性TGF-βⅠ刺激所致的两种受体表达升高作用。结论过表达DCN基因的MsC,其TGF-βRⅠ、TGF-βRⅡ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DCN拮抗由TGF-β介导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糖作用下大鼠系膜细胞(Ms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和意义。 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高糖作用大鼠MsC的不同时间点(0、12、24、48、96 h)c-Met的表达。分别用光辉霉素A(mithramycin A)和SU11274抑制转录因子Sp1的DNA结合活性和阻断c-Met。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观察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以荧光探剂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捕获细胞内活性氧。 结果 大鼠MsC的c-Met表达在高糖作用12、24和48 h都明显上升,96 h开始下降。光辉霉素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上调。大鼠MsC内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在高糖作用下明显增强。HGF及c-Met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MsC内活性氧的增多。 结论 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p1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激活能抑制高糖所致大鼠MsC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Sixty-two patients with cnd stage renal disease wcrc selected for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from Sept 1980 to March 1983, CAPD was performed with plastic bags containing 2-liter dialysate solution. Most patients commenced with 4 bag exchanges per day, with good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time was 558 patient- months in 31 months.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Jnore than 6 months and 24 for more than 12 months. The longest survival was 24 months. 22 patients died. 30 had CAPD at home for 2-16 months. The mean pcritoneal clearance of 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was 7.5+2.8 ml/min and 13.4+5.3 mL/min, respectively. Plasma middle molecul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CAPD. Clinical features of heart failure and pericarditis disappeared within 1-4 weeks. The mean protein and FAA losses in the dialysate were respectively 14.4+8.0 and 2.1+0.5 g per day. The most outstanding complication was perito nitis. Gram positive organisms predominated. There was one episode of peritonitis per 8.2 patient. months. Bacterial pcritonitis was early treated with prolonged peritoneal lavage and drainage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ntibiotics.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ventricular arrhyth. mias due to hypopotassemia resulting from long-term use of potassium-free dialysate and from glucose iii take through the peritoneal rout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3例以肾小球内“假血栓”形成为表现的不同类型肾小球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比较,提高对其病理形态特点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用纤维蛋白染色(Weigert法)鉴别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微血栓形成的狼疮性肾炎和“假血栓”形成为表现的脂蛋白性肾病(LPN)、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CrGN)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WMG),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肾活检组织的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结果进行详细比较。结果LPN、CrGN和WMG3种肾病均可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但其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LPN伴发高脂蛋白血症;CrGN伴发于尿本周蛋白呈阳性的淋巴细胞增生症;WMG病例则有血清IgM单株峰升高的特点。这3种肾小球病尽管在病理形态上均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假血栓”形成为表现,但其纤维蛋白染色结果均为阴性,显然与狼疮性肾炎病变肾小球内形成的“微血栓”不同,又结合其“假血栓”的光镜特点、免疫荧光检查和电镜观察结果可将其加以区别。结论对以肾小球内“假血栓”形成为表现的肾小球病的确诊,必须做到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