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368篇
医药卫生   1155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1540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予以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AC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CT、CRP、Hcy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稍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接受低分子量肝素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42.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676-1678
目的:探究初诊结肠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特点及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收集57例初诊结肠癌患者及57例非肿瘤患者相关病例信息,比较初诊结肠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与正常非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别,并探究初诊结肠癌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与分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①初诊结肠癌患者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值为(214.05±71.66)×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173.93±44.54)×10~9/L,结肠癌患者组的血小板比容(PCT)为(0.194±0.081)%,也高于对照组(0.162±0.0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两项指标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②初诊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与血小板水平方面,临床分期III期、IV期患者群,其血小板水平高于I期患者群(P<0.05),临床分期II期的初诊结肠癌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IV期患者(P<0.05)。结论:初诊结肠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比容高于正常人群,且血小板计数水平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血小板计数水平联合临床症状、胃肠道肿瘤标志位等指标对早期结肠癌的筛查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可大致分为三类:血小板异常,凝血系统异常,血管因素。在熟悉凝血生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并辅以血常规、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功这些常规检查,可正确诊断大部分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虽然不是全科医疗的常见病,但适当了解有助于正确判断病因,合理转诊。  相似文献   
44.
目的回顾性总结132例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方法132例均分型口服中药,中医治则主要是祛痰化瘀、祛风通络、散结润肺,同时口服本院院内制剂肺瘤平膏,15 g/次,3次/d。中药治疗同时全部病人接受化疗,方案以COA、COME、EP、CAP为主,一般2~3周期后与其他方案交替使用。其中53例配合局部放疗,放射总量:40~70 GY。结果随访至2004年12月30日,存活19例,失访20例,死亡93例。生存期自治疗首日至死亡日或失访日止。全组平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6月、11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97%、18.94%、11.36%和5.30%;中药加放化疗组平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9月、16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92%、32.07%、22.64%和9.43%;中药加化疗组平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6月、8月,1、2、3、5年生存期32.91%、10.13%、3.79%和2.53%。中药加放化疗组和中药加化疗组2、3年生存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加化疗组、中药加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均高于文献报道。结论中药结合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value,Lym#)、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性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风湿免疫科SLE病人样本37例,根据SLE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为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的血常规相关指标Lym#、MPV、WBC、RBC、HB、PLT及血清补体3(serum complement 3,C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比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与对照组比较,Lym#、C3、MPV、PLT、RBC、HB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无差异(P>0.05)。SLE非活动组与对照组间比较,Lym#、RB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WBC、PLT、C3、MPV无差异(P>0.05)。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组MPV、Lym#、C3、WBC、PLT、HB均低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高于非活动组(P<0.05),两组间RBC无统计学差异(P>0.05)。WBC、RBC、HB、PLT、Lym#、MPV与SLE活动性指标SLEDAI、ESR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结论 WBC、RBC、HB、 PLT、Lym#、MPV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7.
48.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血浆蛋白含量的55%,是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6.5kDa,完全由肝脏合成。70kg健康成年人,白蛋白的含量约为250~350g,大约42%位于血管内,其半衰期为20d^[1]。  相似文献   
49.
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其单糖组成、结构类型、分子量分布都与生物活性息息相关,因此多糖指纹图谱的建立在多糖的质量控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多糖分子量大、结构复杂、无紫外吸收,建立指纹图谱相对困难。本文对近年来多糖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多糖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主要包括组成分析与分子量分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0.
陈彬  徐成婷  沈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123-312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注射用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 min,单次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150 mL生理盐水充分稀释,给药时间应大于40 min,1次/d。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纤溶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C)显著增加,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LC值高于对照组,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外周阻力(R_v)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和平均血流量(Q_(mean))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D-D、R_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_(mean)和Q_(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纠正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