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药在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中的作用,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别纳入化疗组、化疗联合中药组,纳入研究的合格病例219例,其中化疗组93例,化疗联合中药组126例。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终点指标中位生存期。结果化疗组、化疗联合中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87 d、589 d,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9%、72.7%,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7.5%、35.2%,(组间比较,P=0.008),由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说明化疗联合中药组较化疗组能显著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大肠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单纯西医治疗53例。单纯西医治疗组为手术、化疗或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手术、化疗或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复方苦参注射液或华蟾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西黄解毒胶囊口服及中药辨证治疗。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1个月,平均生存期25.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8%、22.3%、3.9%;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27个月,平均生存期3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2%、6%;单纯西医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平均生存期19.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2%、13.2%、1.9%。两组比较,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加中成药结合手术和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综合治疗模式,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张士舜三辨论治理论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方法:122例肺癌晚期患者,其中鳞癌44例,腺癌40例,小细胞癌33例,其它5例,均有病理诊断。自开始应用三辨论治理论治疗后未再行手术、放疗及化疗,对照组采用刘嘉湘期刊发表的运用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肺癌及冉文华期刊发表的放化疗后中药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三辨论治治疗原发性肺癌治疗组与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肺癌对照组1、2、3、4、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6.89%和43.23%、50.82%和11.29%、27.87%和5.16%、14.75%和1.61%、10.66%和0.64%、24个月和11.2个月,其中鳞癌治疗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0.91%和45%、50.00%和11.8%、20.45%和7%、23.5个月和11.2个月,其中腺癌治疗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5%和35.94%、52.50%和11%、35.00%和4.6%、24个月和11.2个月。三辨论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与益肺抗瘤饮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照组1、2、3、4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13%和73.09%、52.81%和32.01%、26.97%和13.18%、15.73%和13.18%、24个月和13.2个月。三辨论治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组与放化疗后中药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研究对照组1、2、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73%和38.6%、45.45%和18.1%、30.30%和13.6%、9.09%和6.8%、18个月和11.1个月。结论:三辨论治理论治疗晚期肺癌较单纯辨证论治治疗晚期肺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同时也为研究肺癌新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48例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IIIA34例,IIIB14例),分成术后单纯放疗组25例、术后放化疗组23例,比较两组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9%、17%,其中术后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7%、22%,术后单纯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21%、13%,术后放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化疗联合放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采用以化学治疗为主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首次确诊后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限期患者化疗3~4周期后加用放射治疗,再继续巩固化疗3~4周期;广泛期患者按上述方法化疗加放射综合治疗。结果:未能综合治疗者23例均1年内病死;完成化疗、放疗综合治疗者33例,生存1年26例,1年生存率78.8%,2年生存率30.3%,3年生存率18.2%,5年生存率6.1%。结论:以化疗联合放疗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可获较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张慧群 《安徽医学》2001,22(2):28-29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 5年来住院死亡的 5 9例晚期NSCLC进行分析 ,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综合治疗组与非综合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地区住院的晚期NSCLC患者存活期较短 ,5年生存率为零 ,2年生存率 0 0 5 %。晚期患者仍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的综合疗法较好 ,平均生存期最长 ,时序检验P <0 0 0 1。结论 :晚期NSCLC患者治疗仍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的综合疗法较好 ,本地区住院的患者生存期较短可能与发病年龄大、误诊、并发症多、治疗的专科性不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放化疗结合高聚金葡素综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1998年 3月至1999年 9月 ,对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6 3例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 3年。A组 2 9例行放化疗 ,放疗剂量 5 6~ 6 0GY/ 5~ 6周 ;化疗采用CAP方案或MVP方案 ,放疗前 2周期 ,放疗后 2~ 4周期。B组 34例放化疗同A组 ,但在放化疗的同时给予高聚金葡素 2 0 0 0U静脉滴注 ,化疗期间 2 0天为一个疗程 ,放疗全程应用。结果 一年生存率A组 4 4 8% ,B组 70 6 % ,(P <0 0 5 ) ;两年生存率A组 17 2 % ,B组 35 3% ,(P>0 0 5 )。 3年生存率A组 13 8% ,B组 2 9 4 % ,(P >0 0 5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1 4月和 19 4月 ,重症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6 8%和 2 9% ,初步显示有一定的差别 ,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放化疗加用高聚金葡素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陈龙  李志革  梁霞  刘颖新  李龄 《微创医学》2006,1(5):354-356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48例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34例,ⅢB14例),分成术后单纯放疗组25例、术后放化疗组23例,比较两组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9%、17%,其中术后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7%、22%,术后单纯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21%、13%,术后放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颖  吴永忠  万跃  谭兵  蒋勇 《重庆医学》2009,38(22):2831-2832
目的 比较62例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加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老年性(>65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其中31例接受放化疗,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加顺铂;31例仅采用单纯放疗.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治疗后3个月、1年、2年复查,放化疗组局部控制率(局控率)67.7%,单纯放疗组局控率61.3%; Kaplan-Meier生存率计算,放化疗组两年生存率为83.9%,单纯放疗组两年生存率为77.4%.两组患者RTOG 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6.1%与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5.2%与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本组研究中,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并未提高患者两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探讨中药补虚化瘀方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对Ⅲ、Ⅳ期不能手术的104例晚期肺癌患者合用化疗MVP及EP、IVP方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观察1、3、5年生存率及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86例NSCLC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4%、49.5%和18.97%。中位生存期为2年。近期有效率(RR)为42%,KPS评分治疗后平均提高20分。结论:中药补虚化瘀方合用化疗可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FasL基因转移后造血细胞活性是否到影响,骨髓移植(BMT)后受者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改变。方法:FasL-cDNA经鉴定后,常规收集BalB/c小鼠和BAC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脂质体转移法将FasL基因转入BalB/c小鼠BMMNC,然后按1∶0.625体外与BAC鼠BMMNC混合培养,6d后实验组(第3组)尾静脉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同时设立:第1组(空白对照组即未移植细胞);第2组(未转染基因BalB/c鼠BMMNC+BAC鼠BMMNC);第4组(同基因BMT组)。观察移植后受者鼠造血功能及细胞来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结果:BMT后10,20d,第4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第2、3组(P<0.01);第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d,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组小鼠相继于1周内死亡,死亡后取脾观察未见脾结节形成。第2组、第3组存活的11只雌性BalB/c小鼠BMMNC中,Y染色体出现率为(79.35±6.77)%。第2组、第3组、第4组2月生存率分别为30%、80%、100%。第3组生存率明显高于第2组(P<0.01),与第4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3组少数及第2组中大部分鼠移植30d出现GVHD表现,两组死亡鼠及第2组存活鼠组织因子改变符合Ⅱ-Ⅲ度GVHD病理变化,第3组存活7只鼠中有Ⅰ度GVHD病理变化。结论:转基因自体造血细胞与异基因供体BMMNC混合培养后移植,能使受者获给供体来源的造血重建,并明显降低GVHD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B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SRS 治疗的28例SCLC脑转移的患者资料,其中包括全脑放疗(WBRT)与SRS联合治疗 13例,SRS挽救性治疗15例。分析总生存时间(OS)、颅内局部控制率(LC)及颅内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2年的OS分别为50.0%、22.2%;1年、2年的LC分别为85.4%、76.8%; 6个月、1年、2年的DMFS为73.9%、66.1%、38.2%。治疗后1.5月内,1~2级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未见3级及3级以上急性毒副反应。结论:SRS治疗SCLC脑转移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生存率,并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CM) treatment on survival time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Methods: This was an exploratory and prospective clinical observatio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LC receiving CM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and followed up every 3 month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the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QOL. Results: A total of 136 patients including 65 limited-stage SCLC (LS-SCLC) patients and 71 extensive stage SCLC (ES-SCLC)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median OS of ES-SCLC patients was 17.27 months, and the median OS of LS-SCLC was 40.07 months. The survival time was 16.27 months for SCLC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9.83 months for liver metastasis, 13.43 months for bone metastasis, and 18.13 months for lung metastasis. Advanced age, pleural fluid, liver and brain metastasis were risk factors, while longer CM treatment duration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QOL assessment indicated that after 6 months of CM treatment, scores increased in function domains and decreased in symptom domains. Conclusion: CM treatment might help prolong OS of SCLC patients. Moreover, CM treatment brought the trend of symptom amelioration and QOL improvement. These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applying CM in SCLC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珠海市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随访珠海市2003年3月-2005年3月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计算5年生存率和5年无局部复发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评价珠海市鼻咽癌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满5年患者154例, 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12、40、82和20例,随访60~84个月,接受根治性放疗后的5年随访资料纳入研究, 以生存率、无鼻咽局部复发生存率和FDM为预后指标, 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影响鼻咽癌生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因素。【结果】5年随访生存率:第1年98%,第3年88% ,第5年79%;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85.1%;5年FDM为88.31%。全组患者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均不明显。根据现有数据的Cox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的早晚仍然是影响5年生存率最明显的因素。【结论】珠海市2003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鼻咽同期化放疗后患者,在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FDM以及在远期副反应的控制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0例,TP组31例。NP组:NVB25mg/m^2,静注,第1、8天;PDD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IP组:PTX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小时;PDD20mg/m^2,第2—6天。2—3周为一周期。结果:NP组30例,总有效率40.0%,1年生存率为36.7%,中位生存期10.7个月;TP组31例,总有效率45.2%,1年生存率41.9%,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较TP组稍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7.7%。NP组静脉炎和胃道肠反应较TP组重,而TP组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疼痛较NP组重。结论:NP方案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31例,给予多西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8、15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4 h,第2~6天;5-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 h,第2~6天;28 d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按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全组31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8.4%,其中17例初治患者有效率为64.7%,CR 2例;14例复治患者有效率为28.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41.9%.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多数为1~2 度.结论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1993年7月-1998年1月为103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国产房水引流物置入术。术后平均随访32.8月。术后1年时平均眼压2.2±1.4kPa。术后1-5年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8%,80.4%,77.1%,71.0%及64.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RAF基因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群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3例,其中BRAF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18例(实验组),BRAF基因突变阴性患者13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的随访资料,总结BRAF基因突变的突变类型,并分析BRAF基因突变阳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现BRAF基因突变型18例(11.8%),其中位于V600E突变15例,占所有突变患者83.3%;位于exon11上的甘氨酸环的突变为3例,占所有突变患者14.3%,未见其他位点突变。 BRAF基因突变多见于近端结肠,而远端结肠及直肠较少见,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RAF基因在肿瘤分化程度、病理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60个月,生存时间为3~6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5.2±21.5)个月。生存分析实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9.7±16.8)个月,术后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1%、27.8%、22.2%、5.6%、5.6%。 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间总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BRAF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生存率成负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display a very diverse patter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prognostic factors and survival rat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MDS refractory anaemia (MDS-RA) diagnosed according to 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ed 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tPSS) for Chinese patients. Methods A multi-center study on diagnosis of MDS-RA 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MDS patients. The morphological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MDS-RA were first standardized. Clinical data of 307 MDS-RA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Shanghai, Suzhou and Beijing from 1995 to 2006 were analyzed using Kaplan-Meier curve, log rank and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307 MDS-RA cases was 52 years. The frequency of 2 or 3 lineage cytopenias was 85.6%. Abnormal karyotype occurred in 35.7% of 235 patients. There were 165 cases (70.2%) in the good IPSS cytogenetic subgroup, 44 cases (18.7%) intermediate and 26 cases (11.1%) poor. IPSS showed 20 (8.5%) categorized as low risk, 195 cases (83.0%) as intermediate-Ⅰ risk and 20 cases (8.5%) as intermediate-Ⅱ risk. The 1-, 2-, 3-, 4-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0.8%, 85.7%, 82.9%, 74.9% and 71.2% respectively. Fifteen cases (4.9%) transformed to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median time 15.9 months, range 3-102 months). Lower white blood cell count (〈1.5×10^9/L), platelet count (〈30×10^9/L) and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but age (〉65 years), IPSS cytogenetic subgroup and IPSS risk subgroup were not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time. Conclusions Chinese patients were younger, and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more severe cytopenias but a more favourable prognosis than Western patients. The major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lower white blood cell count, lower platelet count and fewer abnormal karyotypes. The inter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不同生物学样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核酸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烟台市奇山医院1月24日—2月28日COVID-19确诊患者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在疾病不同阶段采集鼻/咽拭子、痰液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对危(重)型及普通型患者的核酸阴转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71例确诊患者,男性40例,女性31例。患者首发症状80.3%为发热,57.8%为咳嗽。普通型病例57例(占80.3%),轻型病例5例(占7.0%),重型病例8例(占11.3%),危重型病例1例(占1.4%)。治愈出院40例,平均住院(22.78±6.19)d;鼻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在发病的1、2、3、4和5周的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87.5%、48.6%和88.2%、44.7%和86.1%、19.1%和58.7%、11.5%和33.3%。鼻咽拭子的假阴性率在发病的1、2、3、4和5周分别为12.5%、52.9%、、44.1%、42.9%、20.0%。同期两种样本送检结果一致率在发病第1周及第5周较高;发病1周无病毒学核酸检测阴转的病例,发病2周有2例(占3.9%),3周有12例(占23.5%),4周有20例(占39.2%),5周有16例(占31.4%),5周后有1例(占2.0%)。第4~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占70.6%);危(重)型和普通型病人的核酸阴转时间分别为(30.00±3.54)d和(24.00±5.8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普通型病例为主。痰液样本核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鼻咽拭子样本,鼻咽拭子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两种样本联合送检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在发病的第4周及第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重症患者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