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传统小样纺织设备以机械式为主,自动化水平低,设备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开发了小样纺织CAD&CAM系统,重点论述小样纺织CAD&CAM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和通信协议的设计.研究基于RS485标准的单主多从的通信模式,实现了主从机一对一对话,并对通信协议中的请求数据包、数据包和响应包的格式作了定义和分析,介绍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基于该通信协议的小样纺织CAD&CAM系统,可实现主机向多台从机传递工艺参数和在线监控各台从机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2.
针对传统小样纺织设备以机械式为主,自动化水平低,设备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开发了小样纺织CAD&CAM系统,重点论述小样纺织CAD&CAM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和通信协议的设计,研究基于RS485标准的单主多从的通信模式,实现了主从机一对一对话,并对通信协议中的请求数据包、数据包和响应包的格式作了定义和分析,介绍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基于该通信协议的小样纺织CAD&CAM系统.可实现主机向多台从机传递工艺参数和在线监控各台从机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3.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一种定性分析PVA存在的方法.将不同PVA含量的混合浆料样品与纯变性淀粉浆料样品进行近红外全波普段的光谱扫描,通过一阶导数法+中心化的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PVA的PLS近红外定性分析数学模型.所建模型的阈值为0.20,建模集的样品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检验集的样品识别率、误判率分别为96.67%、3.33%.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PVA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文章通过对现有3D立体机织物织造方法的分析,讨论了3D弹性机织物的织造工艺及注意的问题,并对该织物进行了小样试织.对3D弹性机织物的试织,充分表明了利用中间层纱线数量的增多、结构的变化以及组织的配合来实现织物较好弹性性能要求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对工艺、设备稍加改进,就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5.
文章针对影响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从润湿芯吸和蒸发排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吸湿排汗过程中水分传递及分布的测试方法,综述织物吸湿排汗过程的理论模型,包括毛细管芯吸模型和蒸发排汗模型。研究发现,针对织物内部水分芯吸传递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最后,结合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吸湿排汗织物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用前景和绿色化生产进行展望,为织物性能优化与舒适性面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发了用于纺织小批量或样品生产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集成了纱线和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生产工艺管理系统(PMS)和由一系列数字化信息化小样纺纱和织造设备构成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文中给出了系统集成的详细方案,分析了不同要求下的快速响应时间.探讨了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机织物CAD以其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等优点,为企业产品设计者所青睐,逐渐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主流工具。不同的CAD软件对纹路的模拟实现方法也不同.本文用visual basic编程实现模拟织物纹路,方法较实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采用Apple-Ⅱ型微机与自制的传感器、放大器、A/D卡组成的测试系统,完成对织布机工艺参数进行采样、画图,分析和计算等  相似文献   
39.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的流行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服饰的认识也从一种纯功能的应用发展到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探讨,本文从服饰流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入手,讨论了它与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王建坤  李津  王瑞  马崇启  刘雍 《纺织教育》2013,28(4):309-31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纺织工程专业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实施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