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医药卫生   17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苏晓津,等.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3):204~207.)人体进驻高原后由于环境低压缺氧,各个脏器会出现功能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检测技术,能准确发现各脏器功能、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被广泛用于现场的心功能评价。本文旨在采用超声心动图对高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区后脱适应期的心脏功能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检测和分析,为高原脱适应证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32.
<正>患者,男,52岁。因头昏不适2年余,加重1年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最高时血压可达210/150 mm Hg(1 mm Hg=0.133 k Pa)。查体:中年男性,血压130/95 mm Hg,意识清,精神不振,言语清晰,理解力、定向力、记忆力正常,查体合作,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脂蛋白492 mg/L。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性增厚,最厚处分别约2.9 mm(R)、2.8 mm(L),向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延伸,右侧颈内动脉内中膜最厚处约4.6 mm,呈混合样回声,以弱回声为主,管腔内径变窄,血流速度增快,峰值流速约159 cm/s,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是否可用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门诊、呼吸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依据肺功能检查把病情分级为1~4级,患者无呼吸衰竭,无需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用肺功能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FEV1%、FVC%、FEV1/FVC,作为评价病情、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同时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PEF%。观察PEF%是否与肺通气功能一样可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第3天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病情恶化,治疗效果差。根据肺通气功能调整治疗方案后,于治疗第7天再测定FVC%、FEV1%、FEV1/FVC与P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好转,治疗效果良好。60例患者,治疗第3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的FVC%、FEV1%、FEV1/FVC与PEF%较治疗第3天明显升高(P0.05),提示病情持续好转,治疗效果良好。PEF%变化与FVC%、FEV1%、FEV1/FVC变化是一致的,随病情及治疗效果而变化。结论用微型呼气峰流速仪测定的PEF%能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是一个可信指标,测定PEF的方法简易、经济,可随时随地进行,患者易耐受,值得在临床,特别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但需注意PEF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4.
组织速度成像测定局部心肌作功指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TVI)测定局部心肌作功指数(rMPI)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志愿者15例及心力衰竭患者18例,获取标准心尖两腔观、心尖长轴观及心尖四腔观TVI图像,在组织速度曲线上测定各室壁基底段和中段心肌及二尖瓣环的局部等容收缩时间(rIVCT)、局部等容舒张时间(rIVRT)和局部射血时间(rET),计算各部位rMPI,并求取二尖瓣环rMPI均值(MVr-MPI)、左室基底段心肌rMPI均值(BrMPI)和左室中段心肌r-MPI均值(Mr-MPI)。据二尖瓣口与左室流出道血流流速曲线计算心肌作功指数。改良Simpson′s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组MV-rMPI、Br-MPI及Mr-MP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VrMPI、BrMPI及MrMPI与心肌作功指数正相关,而与LVEF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46,0.39和-0.75,-0.53,-0.56,P<0.05),以MVr-MPI相关系数最高。结论TVI测定局部心肌作功指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其中以MVrMPI应用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损伤部位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分为C3~5组与C6~8组,又根据不同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性损伤组,测定每例患者最大肺活量(VCMAX)、时间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FEV1)、呼气高峰流量(peakexpiratoryflow,PEF)、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脊髓损伤评分。结果:40例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VCMAX%=51.83±17.65,FVC%=52.08±18.51,FEV1%=56.99±18.45,PEF%=59.55±20.26皆显示降低,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PEF成正相关;C3~5组ASIA评分,VCMAX%,FVC%,FEV1%,PEF%与C6-8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3~5组: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成正相关(P<0.05),与PEF无相关性(P>0.05);C6~8组:ASIA评分与VCMAX%,FVC%,FEV1%,PEF%无相关性(P>0.05);C3-5组内完全损伤组与不完全损伤组比较,ASIA评分,VCMAX%,FVC%,FEV1%,PEF%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C6~8组内完全损伤组与不完全损伤组ASIA评分,FEV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CMAX%,FVC%,P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77,2.393,2.177,P<0.05)。结论:颈髓损伤晚期患者肺功能皆下降,下降程度与损  相似文献   
37.
超声流速及流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体运动速度(V)的测定可简单地从位移(d)与时间(t)相除,为时域(Timedomain)法。但在血流测定中,常规超声设备无法鉴别、选定与密切跟踪某一红细胞,从而确定其d与t,故这一在原理上简单而其技术上困难的方法不能实施。另一方法为根据“动目标对入射超声的频移”的Doppler效应。从入射频率(f_o)、频移量(fd)及超声传布速度(C)而计算获得血流速度(V),此法为频域(Frepuencydomain)法。频域法沿用已久,通常名为多普勒超声。目前可供实际应用的设备均必须具备二维与多普勒及/或彩色多普勒成像多种功能,可确定Doppler取样线设置的方位及取样门(窗)在血管腔的位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实验 ,综合分析注射压力、造影剂浓度、导管管径及端孔数量对流速所产生的影响 ,以确保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中使造影剂的剂量、流速与预先设定时一致。材料与方法 :模拟血管内环境 ,选用 5种管径的导管、2种浓度的造影剂分别设定不同压力进行实验 ,记录流速的变化 ,探讨相互间的关系。结果 :流速与造影剂浓度、注射压力、导管管径、端孔数的关系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造影剂流速与压力、管径、端孔数成正比 ,与管长、对比剂浓度成反比 ,建议 3F、 4F、 5F、 6F 1M管的最大设定压力应分别限制在 15 0Pa、 30 0Pa、 5 0 0Pa、 6 0 0Pa。  相似文献   
39.
例1:患者 男.50岁阴茎疼痛2个月.发现肿块1个月,体检见包皮过长,可触及肿块.局部有压痛。超声表现为龟头包皮下方的一低回声包块(图1),大小为11mm×5mm,边界欠清.阴茎背动脉内径1.3mm,流速为17.3cm/s,舒张期血流为3.5cm/s.超声提示:①龟头下方实质性低回声肿块:②阴茎背动脉流速偏低,阻力指数小于1。术中见阴茎长70mm,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不同时期门静脉(PV)及脾静脉(SPV)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8周时对照组与模型组脂变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12、16、22周模型组均有明显的脂肪变,12周模型组开始出现PV内径增宽,流速减慢.PV内径与脂变积分呈正相关,PV流速、SPV流速与之呈负相关.门静脉流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高频多普勒超声町以较敏感地检测NAFLD大鼠不同时期PV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