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原因及促进供体细胞植入的措施,对NAST后发生移植排斥的8例患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减停环孢霉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移植早期供体细胞植入率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较易发生移植排斥。二次NAST是解决移植排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白血病复发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NAST后5例复发,男2例,女3例,中位数年龄36岁(18~59岁)。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CD3单克隆抗体,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结果 5例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2例早期形成供者造血细胞完全嵌合体(FDC)并在FDC状态下复发。3例移植早期形成供受者混合造血细胞嵌合体(MC),2例转为FDC后复发,1例在稳定MC状态下复发。5例中4例复发前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另1例NAST后发生Ⅱ度aGVHD并在皮肤慢性GVHD未治愈状态下复发。5例中1例行2次NAST治疗,在第2次完全缓解,但于2个月后再次复发,放弃治疗。另4例未再继续治疗,2例分别于复发后1和2个月死亡,2例仍带病存活。结论 NAST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白血病复发率无明显升高,为治愈白血病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联合化疗提高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有效率,回顾分析99例难治和复发AML,其中难治性AML 56例,复发性AML 43例,分别给予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IAT)方案28例和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替尼泊苷(MAT)方案71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为65.7%,完全缓解(CR)率49.5%,部分缓解(PR)率16.2%。IAT组总有效率64.3%,CR率46.4%;MAT组总有效率66.2%,CR率5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T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25%,MAT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15.5%。两组化疗患者中出现严重感染的分别为25%和9.9%。结论:IAT/MAT方案是难治和复发AML的有效治疗方案,两组CR率、总体有效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两方案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本研究为患者争取移植机会和疾病长期存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接受以氟达拉滨,ATG,阿糖胞苷,环磷酰胺,TBI2Gy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后给予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防治GVH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移植前化疗缓解期,移植后监测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抑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NKT细胞、调节T细胞、活化T细胞、原始T细胞、记忆T细胞移植后变化规律,分析各免疫功能细胞与移植后感染及急、慢性GVHD的关系;比较ALL与AML免疫系统恢复差别。结果表明,移植后患者各淋巴细胞量恢复有各自规律,发生GVHD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高,而移植后1个月γ/δT细胞、调节T细胞、NK细胞量较低。移植后2—3月时CD4/C12)8、B细胞、NK细胞、原始T细胞较低。6—8个月时B细胞,原始T细胞,NK细胞较低。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患者总T细胞及各淋巴亚群恢复较慢,NK,NKT细胞数恢复较快,移植后3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其B细胞及原始T细胞量恢复较快。ALL上与AML患者淋巴细胞恢复无差异。结论:不全相合NST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间接反映患者胸腺功能恢复状态,NK、B细胞、原始T细胞的变化对匿分和监测GVHD及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探讨五聚体及胞内因子染色在定性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价值。用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WT1表达水平;用HLA—A*0201/wTl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检测14例表达HLA—A*020l的白血病患者全相合移植前后及其供者外周血中的WT1特异性T细胞。结果表明:14例供者中2例有低水平WT1表达,白血病患者均有不同水平的WT1表达。14例供者均未检测到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移植前14例患者中2例可检出WT1^+CD8^+CTL,3例检出WTl^+IFNγ^+细胞,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357),而移植后均可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明显高于移植前(P值均〈0.01)。移植后大部分患者均在30天内检出WT1^+CD8^+CTL和WT1^+IFNγ+细胞,但后者检出率高于前者(P=0.014)。14例患者中WT1^+CD8^+CTL峰值中位数为0.18%,而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数为0.83%,明显高于前者(P=0.005);WT1^+CD8^+CTL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天,WT1^+IFNγ^+细胞峰值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5天,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455)。结论:五聚体及胞内IFNγ染色能有效检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血病抗原特异性T细胞;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有助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7.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植入失败或移植排斥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供者干细胞输注 (DSI)作为一种加强供者细胞植入的方法已逐渐受到重视。我院于 1 998~ 1 999年用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SAA 2例 ,均经短暂植入后排斥 ,予再次 DSI,1例成功植入并无病生存1 5个月 ,1例失败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受者一般情况例 1 男 ,40岁。因高热伴牙龈出血 2周于1 998年 7月入院。 3个月前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治愈 ,既往有全身顽固性银屑病 3年。入院体检 :体温3…  相似文献   
2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基质细胞植活证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正常肝细胞,RT-PCR、免疫组化鉴定转染效果,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未转染、空转染、转染GATA4组及肝癌细胞组细胞生长曲线;RT-PCR法比较成纤维细胞(3T3,L1)、GATA4转染肝细胞(BNLG,L2)、未转染肝细胞(BNL,L3)、肝癌细胞株H22细胞(H22,L4)、肝癌细胞株Hepa1-6细胞(Hepa1-6,L5)和小鼠孕13.5 d胎肝细胞(孕13.5d胎肝,L6)的GATA4、胎蛋白转录因子(FTF)和甲胎蛋白(AFP)mRNA的表达.结果:GATA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效果较好;小鼠肝癌细胞株高表达GATA4 mRNA而正常肝细胞几乎不表达;GATA4转染组小鼠肝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大干未转染和空转染组,但要小于肝癌细胞组.L1~L6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04±0.02,0.28±0.03,0.04±0.02,0.26±0.03,0.32±0.04,0.24±0.03;0.04±0.02,0.26±0.02,0.08±0.02,0.22±0.02,0.26±0.02,0.26±0.01;0.04±0.01,0.37±0.03,0.14±0.02,0.50±0.03,0.51±0.03,0.49±0.03.L1、L3与L2、L4、L5、L6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正常肝细胞的GATA4、FTF、AFP mRNA表达明显低于肝癌和胎肝细胞,转染后表达增高.结论:GATA4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并能够促进正常肝细胞增殖,促进FTF、AFP 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回顾分析1.0 mg/m2和0.7 mg/m2两种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老年(≥60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相关毒副反应,探讨硼替佐米在老年患者治疗上的剂量选择.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1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低于标准剂量的硼替佐米治疗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26例,其中16例接受1.0 mg/m2剂量治疗,10例接受0.7 mg/m2剂量治疗.观察疗效和相关毒副反应.结果 第1个疗程结束后1.0 mg/m2组和0.7 mg/m2组有效的例数分别为13例和8例,第2个疗程结束后仍有效的例数分别为9例和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硼替佐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和感染等,两组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1.0 mg/m2和0.7 mg/m2硼替佐米治疗剂量均相对安全有效;对于不能耐受1.0 mg/m2者,也可选择0.7 mg/m2剂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探讨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2004年10月24日收治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两例患者,行HIA相合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顺利恢复造血。病程中2例均反复并发严重的多部位、多种类真菌感染。结果采用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病例A效果不好,病例B真菌明显控制,但2例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严重感染及多脏器衰竭。结论真菌感染是放射病严重的合并症,多药联合抗真菌治疗放射病合并严重真菌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