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筛查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在学龄前哮喘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学龄前儿童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44例),哮喘非急性发作组(B组,41例)和正常对照组(C组,35例)。应用免疫检测分析仪筛查血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检测尘螨特异性IgE、血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采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参数呼吸总阻抗(Zrs)、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周边弹性阻力(X5)和共振频率(Fres)。结果 A、B组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总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ECP水平、Zrs、R5、R20、R5-R20、Fres较A组低(P<0.05)。B组Zrs、R5、R5-R20、Fres与血ECP呈正相关(P<0.05),R20与血ECP不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过敏原、血ECP、脉冲振荡肺功能有助于了解学龄前哮喘儿童气道炎症变化及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在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急性组)44例,哮喘非急性发作组(哮喘非急性组)4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变异性组)46例,正常对照组35例儿童纳入本次研究。对各组进行血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筛查和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同时检测血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并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结果:哮喘急性组、哮喘非急性组、变异性组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性组血ECP水平低于哮喘急性组(P<0.01),与哮喘非急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显示变异性组、哮喘急性组,哮喘非急性组的呼吸总组抗(Zrs)、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变异性组、哮喘非急性组的Zrs、R5、R20、R5-R20、Fres均明显低于哮喘急性组(P<0.01)。变异性组、哮喘非急性组Zrs、R5、R5-R20、Fres与血ECP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过敏原、ECP、脉冲振荡肺功能有助于了解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变化及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变化.方法 纳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76例,其中轻度组98例、重度组78例,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相对百分数(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IL-6、IL-10及sTREM-1.结果 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以及对照组间WBC、N%、CRP、IL-6、IL-10、IL-6/IL-10、PCT和sTREM-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肺炎组和重度肺炎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重度肺炎组的IL-6/IL-10和sTREM-1更高于轻度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10和sTREM-1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2,P<0.01).结论 检测血sTREM-1可能有助于判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4~5岁学龄前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哮喘门诊和呼吸科病房收集学龄前哮喘儿童74例,分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组(n=37)和丙酸氟替卡松组(n=37),分别进行吸入治疗,症状量化评分,并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1周、1个月、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日间评分、夜间评分在基线期、第1周、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时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日间评分(0.16±0.09 vs 0.32±0.11,P<0.05)及夜间评分(0.04±0.01 vs 0.14±0.00,P <0.05)均低于丙酸氟替卡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顺利进行降级治疗的患儿人数高于丙酸氟替卡松组(X2=4.57,P<0.05).结论 哮喘急性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及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后均能较快得到缓解,其效果相似.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较吸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于哮喘缓解期症状的控制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BUD)、卡介苗(BCG)干预对支气管哮喘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损伤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BUD干预组、BCG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行BUD、BCG干预.HE染色观察其呼吸道周围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ELISA法检测其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表达及BALF中IL-4、IFN-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观察其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其ATⅡ形态.结果 哮喘模型组、BUD干预组、BCG干预组、正常对照组EOS分别为(806±91)个·mm-2、(173±25)个·mm-2、(189±19)个·mm-2及(3±1)个·mm-2;血清KL-6水平分别为(1.514±0.027) ng·L-1、(1.101±0.020) ng·L-1、(1.008±0.019) ng·L-1及(0.753±0.033) ng·L-1;BALF中KL-6水平分别为(0.842±0.020) ng·L-1、(0.268±0.024) ng·L-1、(0.243±0.026) ng·L-1及(0.090±0.015) ng·L-1;BALF IL-4水平分别为(22.61±2.35) ng·L-1、(13.34±2.41) ng·L-1、(15.56±3.08) ng·L-1及(0.62±0.15) ng·L-1;BALF IFN-γ水平分别为(40.56±3.58) ng·L-1、(60.37±6.41) ng·L-1、(57.87±6.28) ng·L-1及(75.64±6.09) ng·L-1;SP-A IOD值分别为45.89±10.08、181.34±29.41、200.12±32.08及389.62±45.05;SP-B IOD值分别为10.34±2.42、88.76±12.66、87.13±14.58及187.89±27.15.上述指标除BUD干预组与BCG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电镜下可见哮喘模型组小鼠ATⅡ板层小体和线粒体减少,有明显排空和空泡化改变,部分细胞变性、坏死.干预后上述改变均有明显改善.哮喘模型组、BUD干预组及BCG干预组BALF中KL-6水平与EOS呈明显正相关,与BALF中IL-4/IFN-γ亦呈明显正相关.SP-A与BALF IL-4/IFN-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使小鼠ATⅡ明显受损,KL-6表达增加,SP-A、SP-B表达下降.BUD、BCG干预可减轻哮喘ATⅡ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无锡市城区与郊区儿童吸入性过敏原分布特点。方法通过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城区2 322例和郊区2 046例儿童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猫毛、狗毛、花粉Ⅳ、艾蒿、豚草、霉菌Ⅰ、霉菌Ⅳ、蟑螂11类过敏原,比较2组过敏原阳性率及强阳性率。结果城区和郊区3种主要过敏原均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螨类、猫毛、狗毛城区组阳性率较郊区组高,蟑螂阳性率以郊区组为高;屋尘螨、粉尘螨、猫毛、花粉Ⅳ强阳性率城区组显著高于城郊组。结论同一地区不同城区吸入性过敏原分布存在一些差异,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减毒卡介活菌疫苗(BCG)干预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调节性T细胞生成的变化,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BCG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昆明小鼠以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于OVA致敏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代替OVA致敏激发。所有小鼠在最后一次激发后2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计数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的百分比。开腹取脾,制备脾单细胞悬液并培养48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IL-10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BCG干预组其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EOS的计数较OVA致敏激发组降低(P<0.01);哮喘组外周血CD4 CD25 Treg百分比为(11.59±1.33)%,较正常对照组的(13.66±1.68)%显著下降(P<0.01);而BCG干预组CD4 CD25 Treg百分比为(14.4±2.75)%,较哮喘组明显上升(P<0.05)。BCG干预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的水平(7.79±1.34pg/ml)较哮喘组(5.54±0.66pg/ml)显著升高(P<0.01)。结论BCG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的炎症反应,其干预机制可能与促进Treg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危险因素,探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开展新生儿目标性监测,对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对防控策略进行总结。结果:共监测住院新生儿6 161例,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为0.97%,例次感染率为1.07%。医院感染部位中,败血症占首位,其次为新生儿感染,第三为胃肠道感染。新生儿日感染率1.4‰,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日感染率最高,为11.5‰;正常出生体重儿(>2 500 g)最低,为0.6‰。体重越低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风险越高。不同体重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体重早产儿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应开展新生儿目标性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保证环境清洁无污染,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学龄前哮喘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阐明NE在哮喘急性发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为哮喘的学龄前儿童85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44例(急性组)和非急性发作组41例(非急性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的NE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进行N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结果 哮喘组的NE和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急性发作组高于非急性发作组(Pr=0.48,P27.73μg/L作为判断哮喘急性发作的界值,其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95.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P结论 通过检测学龄前哮喘儿童NE水平,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喘息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定婴幼儿喘息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了解婴幼儿喘息性肺炎是否与哮喘有相似的免疫机制。方法 喘息性CAP 47例、非喘息性CAP 42例、正常对照30例婴幼儿纳入该研究。比较3组间外周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骨膜蛋白水平。结果 喘息性和非喘息性肺炎组血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PP结论 婴幼儿喘息性肺炎存在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比值失衡,存在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提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与哮喘有相似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