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点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放以前,中医利用家庭病床之形式以治疗急危重症。解放以后西医医院发展很快,加上公费医疗,危重病人便多由西医处理,因为中医医院既少又小,于是中医便失去治疗急危重症的机会。二三十年来中医治疗急危重症技术得不到发展,并有失传之危险。发掘、总结以提高治疗危重症之水平,实为当务之急。有人认为治急症,没有剂型改革不行,把注意力放在等候注射中药的发明上。改革剂型  相似文献   
22.
中西医结合的最大方向是造福于全人类,中西医结合首要的任务是挖掘中医药之精华。医学是为人类键康服务的,目前,医疗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但仍有许多人得不到有效医疗保障。以美国为例,2000年医疗卫生支出1.3万亿美元,占全球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的43%,但仍有15%的人享受不到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美国是西医学最先进的国家,其结果  相似文献   
23.
论中医诊治非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魔侵袭全球,医务人员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投入这场战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研究探索非典的发病和诊疗规律,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1月7日接诊第1例非典患者开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注意发挥中医药优势,不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教授和陆广莘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上海复旦大学严德馨教授等电话商讨治则,并邀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长春中医学院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任继学等教授到院具体指导,研究出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在该院收治的112例患者中,只有7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22天,最短10天,最长1天。急诊科林琳主任认为,中医药主要发挥了早期干预,阻断病程;明显减轻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和西药的不良反应。任继学教授提出以升降散合达原饮为基础方,结合临床辨证施治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奇效。邓铁涛老教授认为,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中医自有其优势。中医虽然没有病毒学说,但这些病原体已经被概括在中医的‘戾气’之中。中医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即根据病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30例正常人和2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了免疫球蛋白、补体成份和T淋巴细胞功能分析。结果:IgG和C_3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和P<0.02),LBT则下降(P<0.001),经强肌健力胶囊治疗以后,IgG和C_3水平降低(P<0.005和P<0.02),LBT则上升(P<0.001)。表明该药有很好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5.
邓铁涛 《新中医》2003,35(9):12-13
中医之振兴靠人才,靠21世纪的栋梁之材。若从终身受教育的角度出发,今天的青年中医应如何继续接受教育成为栋梁?过去有句话: “秀才学医,笼里抓鸡”。中医药学是一门多学科相结合的学问,它既是自然科学,又包涵社会科学。文、史、哲是中医学的基础,故具有文、史、哲学问的秀才,易成为名中医。一代宗师岳美中先生,原是一位小学教师,未读过医校,只读了一段时间不长的中医函授,岳老却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26.
27.
邓铁涛 《益寿宝典》2012,(11):56-57
八段锦是古代导引功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宋代,发展于明清。到了现代,中医大家邓铁涛教授又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使之臻于完善,成为在养生界中广为流传的养生功法。  相似文献   
28.
益气除痰方治疗冠心病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52例冠心病人分为痰浊型、痰瘀型和非痰浊型三型,均以益气除痰方治疗。结果:一般症状和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6.5%和79%,心电图统计34例,总有效率44.1%,三型各有效率之间差别无显著性,表明该方对冠心病各型病人均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该方有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提示其疗效机理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29.
据《素问·热论》、《难经·第五十八难》和《伤寒论》三书所论,在《伤寒论》问世时,《伤寒论》的六经分证辨证法、治法和方剂是适用于温热病的。以后始逐渐寒温分治。明、清时代,人们把卫、气、营、血和三焦等温热病辨证法与六经辨证法对立起来。建国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近十七年来,主张上述三种外感热病辨证法可以统一起来的文章逐渐多见。当然持异议者亦大有人在。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相信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是有利的。现将主张“统一”的三篇文章摘登,供有兴趣的同志们研讨。  相似文献   
30.
癃闭治驗2例     
[例1]林××,男,20岁。发热(39°~40℃)已7日。曾昏倒1次,伴有头痛、腰痛、汗出、尿频尿急、大便稀烂。经抗菌素治疗,热虽清退,诸症减轻,但近3日来小便排出困难,小腹胀痛,经按摩疗法无效,只靠导尿以解急困。诊得舌质红,苔白如霜,脉缓。此下焦余热困湿形成癃闭。处方:1.先冲服海金砂一钱。2.海金砂(冲)二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云苓三钱、肉桂心(焗)四分、车前子三钱,一剂。服药3小时许,有气体从尿道排出,即自动排尿1000毫升,色黄褐,有腐臭味,次日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