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在急性热病的治疗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药剂型改革工作得到广泛开展,使急性热病的中医治疗工作又有了突破性进展。现就改革中药剂型对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重要性及适应治疗急性热病的中药剂型改革现状作一简介,并就目前中药剂型改革存在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一、改革中药传统剂型是开展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重要措施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有许多治疗急性热  相似文献   

2.
中医急诊历史由来已久,很多著作都有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记载,但目前医院急诊科存在着西医主导、中医适应症减少、中医诊疗思维缺失、中西医难以结合等问题,作者据此提出提高专业素养、制定标准规范、拓展思维思路等改进意见,以期中医急诊得到切实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代急救医学的形成及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和现状入手,着重阐明了用中医的手段和方法治疗急危重症。最重要的是,应用和研究高效速效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新剂型的分类、适应症以及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和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杰主任医师从医40年,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学习研究,精晓中医经典,熟读各家学说,并能掌握西医诊疗手段,学术上衷中参西;他长期在临床第一线,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有机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强调辨证论治,有效地解决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显示出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敏锐的中医治疗思路。笔者有幸拜师王杰老师学习,王老之从痰浊论治脑胶质瘤独具特色,验之临床,获效颇丰,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急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中药剂型的限制,使得中医急症的发展相当缓慢,而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医急症治疗学。可见,中药剂型的改革直接决定着中医急症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提出了改革中特别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中医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概况近二十年来,急症的中药剂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各级卫生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急症制剂约350种左右,其中部分品种疗效显著,具备完整的药理、临床和质检的全部基础资料。经改革后的中药急症剂型包括注射  相似文献   

6.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治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年珲国中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现状,认为中医治本之法可长期应用,中西结合治疗效果好。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尽快使中医治法及方药标准化,以及药味精简及方药剂型改革均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馨贤  金源源  王倩 《河北中医》2023,(2):344-347+352
脓毒性休克是当前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具有高发病率及病死率。以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液体复苏、生命支持等手段为主的常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尚无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西医治疗方案。有研究证明中医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有一定疗效,但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中医治疗相关的研究较少,目前仍以西医常规治疗为主。通过阅读国内外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相关文献,本文对中西医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治疗现状及未来治疗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是现代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行之有效,因此就中医辨证使用各种剂型以及针灸治疗结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药结合西医手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研究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
左言富撰文认为:今后方剂学的发展,必须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于临床需要,从“速嗷”,“高效”和“长效”方面进行设计,将疗效显著的一些基本药物和方剂,改革为新剂型。左氏提出:必须加强中药现代新剂型的研制,尤其是对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新剂型的研制、控释、定向新剂型,中医急症用新剂型;  相似文献   

11.
古方剂型改革利弊观黑龙江中医学院郁淑霞中医方剂剂型改革实属势在必行之事、诸多古方历经千载.验之临证,每获佳效.确有普及推广之必要。然在古方剂型改革时,首要问题在于不违前贤,立方之旨,确保原有疗效充发发挥。历代名方,似以汤剂为多,其有煎服不便,药材浪费...  相似文献   

12.
1.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解放以来,中医和西医都很注意对统一和改革中医病名诊断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①中西医结合的病名诊断,即以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进行双轨诊断定名。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能够实行双轨诊断的医院往往以西医西药为主,中医中药为辅,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用中药治疗,发展下去,中医就会呈现出废医存药的危险。②证型诊断,即以中医的基础证或称主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中医属"痢疾"范畴。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病机离不开热毒、血瘀,属临床急危重症,西医多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在控制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但存在不良反应多、停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对西药的依赖、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法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脑出血即脑实质内的出血,属于内科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单纯的西医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不甚满意;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腑排毒、祛痰息风为主,有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药剂型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它较西药剂型的研制更为复杂,更有独特之处,因此加强如下几方面的探讨是有必要的。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进行剂型研究中药剂型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研究必须与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施洽、方剂、药性等理论密切联系起来,这是研究中药剂型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剂型研制,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西医多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配以清热解毒和行气止痛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因此,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研究中药剂型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创制出高效的剂型。那种盲目  相似文献   

16.
赵国荣教授治疗病毒性肝病临床经验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赵国荣教授治疗病毒性肝病经验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赵氏认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是湿热蕴毒,流注全身;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中西医治疗原则;在治疗上突出中医治疗肝病的特色,从清热、解毒、化浊入手,用方遵《伤寒论》、《温病条辨》之方化裁,强调用药少而精,治疗肝病有方有守,剂型上丸散汤等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7.
历代中医有关急诊证治的论述和处理经验十分丰富,有效急诊方药沿用至今。但方药以汤剂口服为主,而煎煮往往费时,影响急诊抢救应用。因此,急诊中药剂型改革,当前颇受重视。但这并不等于完成了剂型改革就能解决了中医急诊工作的一切,中药剂型改革还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本文就此问题,略谈管见。一、剂型改革可能改变药物的作用:例如口服大黄的缓泻作用和生大黄粉治疗溃疡病出血的疗效,如果制成大黄注射液,便都不起作用。又如口服天花粉有泻火生津作用,而其注射液则有抗早孕、致流产和抗绒毛膜上皮癌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注射液中天花粉蛋白有损害滋养叶细胞的作用。而该蛋白口服时由消化道分解破坏,失去上述功效。  相似文献   

18.
急危重症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西医领域,由于人们对中医药“慢郎中”的误解及其在急危重症方面研究的欠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亟需建立系统的理论构架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笔者深入学习经典三焦理论,通过临床有效诊治急危重症案例,认为三焦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急危重症,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构架以及明确的治疗原则与方药。三焦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三焦疾病的病理特点与中医对急危重症“中满、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因势利导”“分消上下之势”是针对三焦疾病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探讨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与炎症风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胰腺胰酶自身消化学说以及肾性代谢紊乱等密切关系,从而对三焦理论的内涵进一步解读。治疗急危重症,临证要谨遵《黄帝内经》“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的用药原则,量效关系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学习中医已有7年,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同学谈及西医持有偏见,认为西医只治标不治本,只看局部不看整体,不分患者病情,开药千篇一律,大有挫西医之锐气,长中医之威风的架势。这些人对中医的拥护热爱令人称道,但西医果真如此吗?笔者在日常学习和跟随老师实习中不断思考这一问题,现以西医治疗糖尿病为例,从中医观点出发,以期广大中医人能正确认识西医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参附注射液是中医治疗厥脱证(休克)著名古验方"参附汤"的改革剂型.中医理论认为附子大热,能温壮真阳,通阳行气;人参则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两药配伍能"瞬息化气为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1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22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