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20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增强体,以聚氨酯预聚体为基体,制备了快速成型所需的HA /PU 基质复合材料,采集个体股骨近端骨缺损部位的 CT 影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 Mimics 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直接得到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再将三维模型信息转换成快速成型的“STL”数据文件,以此直接驱动三维打印机制造出 ABS 实体模型,然后经硅胶模具和浇注成型手段,将 HA /PU 复合预聚体基质浇注到硅胶模具中,进行固化成型,得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 HA /PU 股骨近端植入体。为克服批量生产植入体型号、尺寸与个体需求不匹配的弊端,制造高附加值人工骨产品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眼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小时后,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线粒体MDA的含量升高,线粒体SOD、GSH-Px活性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进一步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均降低,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TNF-α有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血流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93例120眼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无DR(NDR组)患者30例40眼、轻度非增生型DR(轻度NPDR组)患者32例40眼、中度NPDR(中度NPDR组)患者31例40眼;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者40名40眼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旁300 μm区(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circularity index,AI);多元回归分析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AI与DR病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CTA检查指标对早期DR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DR组、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均明显下降,DR组患者FD300血流密度也明显下降,FAZ周长、AI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且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均低于NDR组,FAZ周长、AI均大于NDR组(均为P<0.05);DR患者黄斑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随DR分期增加而下降,FAZ周长、AI随DR分期增加而上升(均为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与DR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与FAZ周长、AI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且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FD300血流密度预测早期D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9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5%、66.25%;以AI变量的cut-off值为1.12,其预测早期DR的特异度(86.25%)最佳,敏感度为72.50%。结论 早期DR患者存在黄斑区FD300血流密度下降及FAZ周长、AI增加,上述OCTA参数与DR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D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9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6.8±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1.8)个月。按照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3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6%。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和复位固定方法,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重建小腿远端"两柱一体"的平衡与稳定,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69岁.发现左手掌部逐渐膨隆3年,并伴有手指麻木、无力入院.临床检查:左手掌大、小鱼际隆起(图1),可触及肿块,质软,无明显压痛,边界不清晰,无波动感,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桡侧三指半掌侧感觉减退,以中指为著,中、环指不能完全伸直,夹指试验阳性.B超显示:回声不均质,可见两处实性高低相间混合回声团,似椭圆形,周边尚清,其内可见稀疏点条状血流信号.X线片检查:左手掌、指骨骨质结构完整,大鱼际肌及小鱼际肌处软组织见大片状低密度影.MRI检查:左手掌指间隙内见不规则形短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内见纤维分隔影,压脂序列病灶呈低信号,考虑脂肪瘤.术前诊断:左手掌部脂肪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手掌部脂肪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86.
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附5例X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附5例X线分析)尚延海,李晓东,王学春,李希观肺透明膜病又称肺透明膜综合征,可由不同因素引起,如化学和放射损伤、登高、尿毒症、流感等,但一般临床上所指的肺透明膜病是指常见的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一种病症。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经尸解、病...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初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6家医院在2016年3—8月582名未出院初产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家庭收入、费用报销情况以及影响性生活质量是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均P0.05);择时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怕疼、待产中不能忍受疼痛而改成剖宫产、担心影响产后性生活、怕自然分娩侧切疼、珍贵儿、其他都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相关(均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导致的剖宫产率上升不仅是当今产科面临的问题,也已逐渐发展成严峻的社会问题影响母婴健康,因此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务人员、孕妇、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性,1996年2月—1996年5月对3个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各抽样30副进行质量监测。监测内容:①内在质量:包括细菌、热原、微粒数、pH值及氯化物含量;②外在质量:包括标记、标志、说明、包装、流量、尺寸。结果:内在质量全部达标的占97.78%,外在质量全部达标的仅占33.33%。建议国家技术监督局对生产一次性医疗用品厂家的产品应定期检查,定期公布达标情况,各医院供应室要设立监测室,以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99例行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1~79岁,平均(65.37±6.07)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2.80~79.50ng/mL,平均(16.84±12.28)ng/mL。分析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特征。按年龄、体质指数、术前PSA水平、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穿刺至手术时间、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前列腺癌危险分度、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T分期、腹盆腔手术史等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切缘阳性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与切缘阳性的关系。结果本组99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199.66±66.0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2.02±140.28)mL。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切缘阳性26例(26.3%)。将各危险因素分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P=0.047)、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P=0.023)、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P=0.007)、术后T分期(P=0.004)与切缘阳性存在相关性(P<0.05),而年龄(P=0.134)、体质指数(P=0.838)、术前PSA水平(P=0.299)、穿刺至手术时间(P=1.000)、临床T分期(P=0.821)、前列腺癌危险分度(P=0.903)、腹盆腔手术史(P=0.607)与切缘阳性均无相关性(P>0.0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及术前PSA、临床分期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术后T分期(P=0.011)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T分期与切缘阳性存在相关性,其中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及术后T分期越高,切缘阳性率越高。术后T分期是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肿瘤可过表达环氧合酶-2(COX-2)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后者是一种可引发炎症和癌症的生物活性脂质。PGE2通过4个不同的G蛋白耦联受体(EP1、EP2、EP3和EP4)激活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而EP2、EP4受体是介导PGE2抗炎和抑制免疫活性的主要分子。COX-2/PGE2在肿瘤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癌细胞和反应性基质,并以多种机制抑制肿瘤免疫。COX-2/PGE2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及其他负性免疫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通过联合阻断COX-2/PGE2及其他靶点可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