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例 1 女 ,36岁。每次月经前感心慌、胸闷 ,伴乏力、多汗 2年。曾在当地乡镇医院诊断为“心律失常、心肌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住院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体检 :神志清 ,双肺清晰 ,心率 76次 /min,心律齐 ,心音有力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心房扑动 ,伴 5∶ 4、4∶ 3房室传导 ,心肌酶学检查和性激素检查无异常 ,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扫描无异常 ,月经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各波及间期正常。随访 6个月 ,有 4次月经前 2~ 4d出现以上心电图改变 ,均未治疗 ,月经过后复查心电图均恢复正常。例 2 女 ,40岁。每次月经前 3…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腱鞘囊肿手术治疗的改进.方法:研究组微创皮下内引流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摘除组疗效的比较.结果:研究组144例,痊愈141例;对照组144例,痊愈112例,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皮下内引流术操作简易,疗效确切,便于基层医院及低年资医师推广.  相似文献   
23.
王伟强  鹿志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1):1090-1094
  目的  比较不同地域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检出率及高危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肠镜检查者中的研究对象为地域A组(n=2 182);选取解放军281医院接受肠镜检查中的研究对象为地域B组(n=1 866)。CRA高危因素包括:①大便潜血阳性;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病史;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④本人有癌症史;⑤有大便习惯的改变;⑥符合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任意2项者。符合上述任一一项者即为CRA高危人群。对比分析2组CRA及其高危人群检出率、各高危因素分布情况以及各高危因素下CRA的检出率。  结果  地域A组CRA检出率(15.6%)及高危人群检出率(25.8%)与地域B组(15.2%,25.4%)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高危因素分布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高危因素⑤、⑥、①、③、②、④。2组相比,地域A组高危因素⑤所占比例(36.4%)显著高于地域B组(30.6%)(χ2=3.900,P=0.048)。地域A组高危因素⑤CRA检出率(57.6%)显著高于地域B组(44.1%)(χ2=6.131,P=0.013)。  结论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与解放军281医院2个不同地区CRA及其高危人群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同,不同地域应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进行针对性CRA的筛查。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 现有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目前针对EGFR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EGFR的不同存在状态(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与TKIs的疗效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的存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肺癌病人"个体化分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187例NSCLC病例.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GFR基因的扩增情况,并进一步分析EGFR基因的突变和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ISH结果显示,47.6%(9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扩增,而EGFR基因的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吸烟状态及是否存在转移无关(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20.3%(3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外显子19、21的突变.EGFR基因突变率在女性(32.3%vs14.4%男性)、腺癌(35.5%vs9.9%非腺癌)、不吸烟(38.2%vs10.1%吸烟)患者中明显高(P<0.05).EGFR基因扩增与基因突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肺癌、腺癌及非吸烟的女性患者中,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常同时伴有EGFR基因的扩增.有EGFR基因突变或/和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期均高于无EGFR基因异常者,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易对TKIs治疗有效.结论 EGFR基因突变率在不同的NSCLC患者中不同,其中,在女性、腺癌和不吸烟患者中突变率高;层GFR基因扩增与患者的性别、组织类型、吸烟状态等临床特征无明显关系,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谷氨酰胺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GLN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致伤后4、8、12、16、24 h取大鼠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及细胞胀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 介导的2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各时相ALT、AST、NF-κB、TNF-α mRNA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GLN干预组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光镜下发现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紊乱,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GLN干预组与模型组同时相相比损伤较轻.透射电镜下发现肝细胞出现细胞质肿胀、核溶解性坏死等胀亡样改变及细胞质萎缩、核固缩等凋亡样改变,GLN干预组肝细胞胀亡指数(OI)及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LN可保护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抑制肝组织NF-κB及TNF-α的表达,保护肝细胞结构及功能完整,减少肝细胞的凋亡及胀亡.  相似文献   
26.
心房颤动 (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可导致左房血栓形成 ,引起动脉栓塞 ;快速Af可加重心功能不全、诱发心绞痛 ;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2 5 %~ 3 0 % ,对心肌舒张功能危害更大 ,因此转复房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 1 998年 2月— 2 0 0 1年 1 0月 ,笔者应用胺碘酮对左房内径 <5 0mm、Af持续时间小于 1年的 3 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转复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0例患者中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5 0 .2± 9.2 )岁 ;其中风心病 1 2例 ,高心病 8例 ,冠心病 6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肺心病 2…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膏摩治疗痛经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加膏摩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膏摩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法。  相似文献   
28.
背景:降解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支架尺寸的减小,从而影响支架的支撑力。由于支架的结构复杂性,导致其应力分布的复杂性。 目的: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镁合金支架在扩张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正方形、八边形、圆形3种筋截面形状的镁合金支架扩张过程中主要受力部位的残余应力,同时计算120,140,160,180 μm的4种不同尺寸下该处残余应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正方形、八边形、圆形这3种不同筋截面形状支架扩张后,圆形筋截面形状支架上主要受力部位的应力最大。对3种支架而言,随着筋截面尺寸的减小,该部位的应力减小,提示支架筋截面形状及尺寸均对支架扩张后的残余应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中药蕨类植物大多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林下,是植物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分支。因为在种质、遗传和代谢产物中均具备多样性,现今被国内外作为模式植物广泛应用。当前中药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技术尚不完善,这一局限性成为其无法在市场上推广的制约因素,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工栽培与繁育。采用孢子及茎、叶等作为繁殖材料人工繁育培养,梳理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育种方法和繁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9月 1日 ,中国听力学研究生项目———中加联合培养听力学研究生项目在华西医科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诸多中外嘉宾参加了此开学典礼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主编杨强教授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直中教授 ,四川省、成都市医学会代表 ,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张肇达教授 ,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总领事CraigWilson先生 ,MaryBoyd女士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卫生学院院长Dr.LynnMctntyre教授 ,加拿大国际听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及CI互惠基金创始人Mr.RobertMcRae先生、达尔豪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