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 比较脑动脉前循环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比较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住院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差异。
方法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北京地区的11个研究中心连续收集了1775例急
性卒中及TIA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2008年3月安大略省的11个卒中中心的
3551例卒中及TIA患者。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与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中安大略省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①基线信息:北京地区的患者较安大略省的患者年轻(64.5±12.9 vs 70.2±15.3,P<0.001),
并且男性较多(64.8% vs 51.6%,P<0.001);既往史有吸烟、饮酒、卒中、高血压的比例北京地区均
高于安大略省(P均<0.001),而既往史有TIA、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的人数安大略省高于北京地区(P
均<0.001)。②院前信息:与安大略省的患者相比,北京地区的患者使用救护车到达急诊的比率较低
(33.5% vs 78.4%,P<0.001),并且2.5 h内到达急诊的比例较低(21.0% vs 42.4%,P<0.001)。③
治疗情况:北京地区的患者中,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比例低于安大略省(93.9% vs 99.2%,P<0.001),
并且进入卒中单元治疗的比例较低(23% vs 64.7%,P<0.001)。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北京地区
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较低(8.1% vs 17.4%,P<0.001),然而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中,给与抗
凝治疗的比例两者无明显的差异(75.9% vs 75.5%,P =0.945)。北京地区和安大略省地区缺血性卒
中患者出院给予抗栓治疗的比例相近(77.0% vs 77.9%,P =0.544)。④结局事件:与安大略省地区
相比,北京地区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卒中的比例较低(3.4% vs 5.1%,P<0.001),然而住院期间肺炎
的发生率较高(12.5% vs 7.6%,P<0.001)。北京地区患者的住院死亡率、7 d死亡率和30 d死亡率均
显著低于安大略省地区(7.7% vs 14.7%,5.7% vs 9.3%,7.9% vs 15.9%,P均<0.001)。
结论 北京和安大略地区的卒中/TIA住院患者在基线信息、住院治疗和结局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认
识到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卒中住院治疗的质量,有助于更好地制订卒中的控制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芬兰通过患者个体水平的多个行政注册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建立了国家卒中数据库
(PERFormance,Effectiveness,and Cost of Treatment episodes in Stroke,PERFECT)。卒中数据库可以系
统地评估卒中患者的治疗和结局以及卒中服务的结构和过程。与其他国家的卒中数据库相比,该卒
中数据库有较高的覆盖率和较完整的患者随访信息。该数据库的维持费用较低,通过利用国家行政
数据库开展卒中监测,不但节省了监测成本,得到较高的覆盖率和较高的长期随访率,同时对疾病负
担进行了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造成反常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PE)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验证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Risk of Paradoxical Embolism,RoPE)评分。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性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坛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隐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79例,其
中经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合并PFO的患者44例,其中37例为PFO所致PE,7例仅合并
PFO无栓塞症状。由另一名神经科医师盲法评价颅脑磁共振成像,确定其影像学的特点,收集两组
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相关辅助检查(如cTCD、TEE、颈部血管超声及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
计算并比较两组RoPE评分情况。PFO所致PE患者根据PFO大小分为3组,依据右向左分流量(rightto-
left shunt,RLS)大小分为3组。比较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患者之间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评
估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之间的关联性及RoPE评分与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5,7.0)和6(4.0,8.0),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颈内
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高度提示非PFO相关缺血性卒中(P<0.01)。小PFO组(<2 mm)和中/大PFO组
(≥2 mm)相比较,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5±1.9 vs 6.3±2.0,P>0.05),后者更容易累及后循
环。不同RLS患者之间相比较,3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1.7,6.5±2.7,5.8±2.0,P>0.05)。PFO
大小和RLS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 =0.031,P>0.05)。
结论 PFO和脑梗死的关系可以分为:无相关性(即PFO合并存在)或有相关性(即PE),PE的影像学
特点和PFO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RoPE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区分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当今医学领域各种医学难题不断涌现,亟需培养更多的医学创新型人才。高等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血管神经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利用临床检查、影像、介入技术、药物等手段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和出血性疾病进行评价、监护、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分析,验证传导性失语复述障碍的联系中断学说。方法选择5例病变部位累及弓状纤维束的传导性失语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制定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入选病例的弓状纤维束,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的异同。结果5例传导性失语患者及5例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与健康志愿者比较,传导性失语患者的弓状纤维束均不同程度受累。结论传导性失语复述障碍的联系中断学说是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续观察14~21天。观察证型分布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 I)评分。结果:中风病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相关疾病,肝阳暴亢是前三天的主要证型,以后逐渐减少,风痰瘀阻前三天略少于肝阳暴亢型,以后逐渐增多。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在前21天占所有证型的95%左右。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降低,B I评分升高。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提高B I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占有主导地位。从证型推出,肝阳暴亢化风可能是中风病“风、火、痰、瘀”级链反应的始动因子。以平肝泻火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通腑化痰为治法的小复方,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提高B I评分,为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钻颅血肿抽吸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性泉 《中国医刊》2000,35(12):8-9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原发性脑内出血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自从CT问世以来 ,人们对其认识有了显著提高 ,尤其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了更为灵活多样的途径和方法。近些年来全国各地较为广泛开展的脑出血钻颅血肿抽吸治疗 ,简便易行 ,且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认可。1 血肿穿刺抽吸术的依据①利用CT导向或立体定向技术将穿刺针或吸引管准确置于血肿中心 ,通过抽吸一部分血肿可以防止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损伤 ;②通过血肿抽吸可以使颅内压及脑组织受压得到及时缓解 ,而且血肿可以分次进行抽吸 ,避免了颅内压波动过大或中线复位过快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磁共振(MR)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47例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MR检查和血清MMP-2、MMP-9及MMP-13水平检测.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及MMP-13的水平分别为(242.70 ±78.42)ng/ml、(113.40±108.65)rig/ml及(84.31±47.62)VS/ml.血清MMP-2、MMP-13水平与MR改变无相关性(均P>0.05),MMP-9水平与MR的平均通过时间图(r=0.371,P=0.026)、达峰时间图(r=0.379,P=0.023)、脑血流量图(r=0.447,P=0.006)的异常体积及大血管闭塞(r=0.416,P=0.004)有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与脑MR改变呈正相关,而血清MMP-2及MMP-13水平与脑MR改变无相关性.提示MMP-9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