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动物模型中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细胞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1-22-3(MoAb1-22-3)及Habu蛇毒素分别诱导大鼠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两个不同诱因引起模型的各个阶段的系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eb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情况。结果:在MoAb1-22-3模型,随着系膜细胞增殖程度的加理,ECM积聚增多,α-SMA的表达程度也增加,三者平行变化并具有高度相关性,而Habu模型则系膜细胞增殖和ECM增加的同时α-SMA,SMemb表达不增加。结论:α-SMA不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并处于增殖/分泌表型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2.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间质性肾炎 (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Acuterenal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是以肾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 ,临床常伴有少尿或非少尿型肾功能急剧减退。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 ,近为临床所重视。1 AIN的病因学研究本病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和感染。现已确认引起AIN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非类固醇消炎药物、造影剂和利尿药四类。文献报告 2 5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抗生素所致。抗生素致AIN以 β内酰胺类…  相似文献   
3.
尿酸肾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尿酸和肾脏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体内尿酸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障碍时可产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又可引起肾脏损害。近年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于肾脏排泄尿酸的机制和尿酸产生肾脏损害的发生机理的阐述日臻完善,本文就肾脏对产生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和尿酸肾病作一综述。肾脏对产生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若尿酸产生过多或排出不足均能使血尿酸含量增高。血清尿酸浓度在正常人群分布并不一致,通常把男性超过7mg%、女性超过6mg%称为高尿酸血症。慢性高尿酸血症大约1/3为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一般为0.2~0.3%。近年来国内的发生率和发现率有上升的趋势。我院自1960~1977年住院病人中仅有4例,而1978~1982年10月就有17例。由于临床对此还不够重视,易误诊和漏诊,以至贻误治疗,招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12例在院外长期误诊,入院时和住院期间误诊和漏诊的病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痛风在国内并不少见,且近年的发生率和发现率有增长的趋势。肾脏是痛风的主要靶器官,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病理:痛风肾病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著。尿酸PK为5.75,在pH>6的溶液中很快生成尿酸盐,因体液包括血液和滑膜液pH 为7.4左右,体内尿酸总以钠盐形式存在。少部分为钾盐。又因肾乳头部钠离子浓度比血浆高2~3倍,故此处较易析出尿酸钠结晶。所以慢性痛风肾病乳头和肾间质病变远较肾皮质显著。在急性发作期尿酸钠沉积,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反应。嗣后有肾小球基膜增厚和纤维化,肾小管变  相似文献   
6.
综合病史本例有以下临床特征:(1)中年、男性;(2)上腹痛5年,起病缓慢,胃纳佳良;(3)空腹时有头昏、眩晕心悸和出汗多、进食能缓解;(4)有“肝炎”史,肝于肋下1cm、肝功能正常;(5)空腹血糖低,糖耐量呈低平曲线;(6)胃液分析MAO和BAO均在正常范围;(7)钎维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根据以上特征,对本病的诊断作以下讨论:一、根据慢性上腹痛、服胃复安等药物有效;胃液分析未能提示胃泌素瘤,胃肠造影和纤维胃镜未发现溃疡,从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问答     
高尿酸血症可产生那些肾脏病变,如何诊断?高尿酸血症主要产生三种类型的肾损害:(1)慢性尿酸肾病,这和长期血中尿酸浓度增高有关,痛风的损害属于这一类型。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尿酸结晶沉积于肾髓质间质、乳头和锥体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尿液检查有轻度蛋白尿及少量的红、白细胞。肾功能改变主要为浓缩功能丧失,以后逐渐发生肾功能不全。肾穿刺活检显示的肾组织内有双析光尿酸盐结晶具有诊断意义,但这种结晶主要在髓质,活检尚  相似文献   
8.
疟疾性肾病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疟疾感染和肾脏疾病的关系,他们发现在同一时期内疟疾流行区肾脏病的发生率远高于非流行区。1905年Walson 观察到某些三日疟患者有明显的水肿和蛋白尿,1912年 Clarke 确认这些表现和实质性肾病有关。近10多年来随着免疫技术的迅速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23岁。住院号339151。因产后7小时意识障碍6小时于1990年1月10日17时入我院妇产科。患者足月双胎妊娠,入院当日上午9时45分、10时15分在当地乡医院先后分娩两婴儿,其一为死胎,继之娩出一新生儿但不久死亡。20分钟后胎盘自动剥离且  相似文献   
10.
水通道与肾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有关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及其研究使人们对肾脏重吸收水以及在抗利尿激素调节下浓缩尿液乃至全身水代谢的生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对有关的一些肾脏疾病和机体水代谢平衡紊乱状态的病理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水通道蛋白及其在肾脏的生理作用与病理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