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21.
李满绪  雷斌  任宏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49-1550
收集我院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自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施行颈部、胸部、腹部三野淋巴清扫,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47例病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2.
目的探讨脐血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及其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加入IFN-γ、IL-2和CD3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de killer cells)即脐血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并与CD3AK作对比分析。结果脐血CIK细胞在培养2周左右获得大量增殖,CD3~-、CD56~ 双阳性细胞大量增殖达1000倍以上;CIK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抗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活性明显优于CD3AK细胞,其抑瘤率为85%与62.8%(P<0.05),早期培养过程中加入G-CSF可以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脐血CIK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杀伤活性细胞,其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研究脐血CIK细胞对胆囊癌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23.
残胃癌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指导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86年-2007年52例残胃癌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后、首次手术情况以及病变距首次手术时间间隔等。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绝大部分(42/52),平均年龄63。5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手术以胃溃疡行BillrothⅡ吻合为主,69.2%发病在吻合口,65.4%为中低分化腺癌,再次手术切除率73.1%。结论:胃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残胃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尽可能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24.
目的探讨胆囊黏膜与胆总管胆汁的菌谱差异性与胆源性胰腺炎l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胆囊黏膜和胆总管胆汁进行同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8例患者中胆总管胆汁需氧菌培养阳性31例(64.6%),胆囊黏膜需氧菌培养阳性13例(27.1%),两者均为阳性12例(25.0%);胆囊黏膜与胆总管胆汁所培养的菌株存在明显差异,某些菌种仅见于胆总管胆汁,而胆囊黏膜主要以L型细菌为主。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感染细菌主要以大肠杆菌为主,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与细菌向胆囊黏膜迁移并发生变异,以L型细菌的形式潜伏于胆囊有关。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考虑到L型细菌的存在,这对胆源性胰腺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5.
任宏  龙启才 《西南军医》2009,11(2):180-182
目的研究盐酸格拉司琼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甲醇-0.05M醋酸钠缓冲液(70:30,pH=6.0,含0.25%三乙胺)为流动相,以HPLC法测定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mg受试片剂后的血药浓度。结果药-时数据经3p87程序处理,得到格拉斯琼的Cmax为10.6±4.0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37±10.2h;消除相半衰期t1/2ke为7.19±4.11h;AUC0→36h为79.9±51.1μL·h^-1;AUC0→∞为85.0±54.5μg·L^-1·h。结论本HPLC方法可快速测定药物血药浓度。操作简洁,分析快速准确。格拉司琼片剂药动学参数表明,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变异较大,建议临床使用此药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26.
脊柱侧弯多发生于6~14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以往通过传统X线平片来达到诊断目的,但由于这些平面图像存在着变形、放大、影像重叠、无立体感的缺点,使骨科医生对脊柱侧弯畸形的定位、测量、术前计划的制定和术后的疗效评估造成一定困难,而螺旋CT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本研究用16层螺旋CT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分别用传统扫描和Care Dose模式在其手术前后行全脊柱扫描,并对不同扫描检查辐射剂量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27.
目的 探讨上海市汉族人群对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应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的关系。方法 600名上海市汉族人群检测五项HBV血清学标志物,对其中全为阴性的237人以常规程序接种HepB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分型技术,对32例接种HepB后呈低、无应答者及54例正常应答者的等位基因进行HLA-DRB1检测。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低、无应答组HLA-DRB1*07的频率(16.67%)高于正常组(0.00%)、HLA-DRB1*09的基因频率(37.50%)高于正常应答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HLA-DRB1*04的频率(3.13%)低于正常应答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而其他HLA-DRB1基因的频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汉族人群HepB低、无应答与HLA-DRB1有关,HLA-DRB1*04、DRB1*07、DRB1*09可能为低、无应答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28.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completed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与辅助小切口肺癌切除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肺癌患者(Ia 期10例、Ib期39例、IIa 期47例、IIb 期37例、IIIa期5例),采用完全胸腔镜手术(CVATS组)6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组)76例,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C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VAMT组,但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置管时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天血液炎症因子水平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VAMT组高于CVATS组;术后第1、4天胸腔引流液中IL-6和IL-10水平,VAMT组较CVATS组均高,但CRP水平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vs 9.21%,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CVATS或VAMT行肺癌切除,在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出血及并发症等影响患者安全的主要指标间并无显著区别,仅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非主要指标略有差异;临床仍应根据术者的习惯、熟练程度及病变的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329.
背景:肺切除后由于处理不当产生的胸内残腔是导致胸腔内感染和支气管胸膜瘘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残腔的处理尚无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肺模型消除肺切除后残腔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2009-03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填塞组,6只/组。膨体聚四氟乙烯肺模型由上海塑料研究所提供,该肺模型为预先消毒好的医用海绵及膨体聚四氟乙烯,根据胸腔三维结构进行设计制作,模型质量500~700 g。 方法:2组犬均进行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填塞组将预先设计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模型直接置入胸腔,胸顶和隔肌缝针疏松固定防止移位;模型组按肺切除手术常规处理,未置入任何材料。 主要观察指标:检测并发症的发生;分别于肺切除后6,12,24周处死解剖,行动脉血气分析,取胸膜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模型组1只犬因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于术后10 d死亡,气管纵隔有移位;填塞组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无纵隔移位,置入体内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肺模型保持原状,表面覆盖纤维结缔组织,剖面内无积液。与肺切除前比较,肺切除后两组均出现氧分压下降(P < 0.05)、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 < 0.05);肺切除后2组间比较,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HCO3-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 > 0.05)。肺切除后6,12,24周,两组动物胸膜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基本相似,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 结论:肺切除后人工材料填塞消除残腔是可行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是现阶段理想的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330.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出50名(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分别测定手术前后凝血系列(FIB,TT,PT,APTT,ALT).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FIB明显高于术前 (P<0.05),APTT明显低于术前(P<0.05),PLT较术前增高(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因而术后存在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及时预防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