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吲哚美辛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吲哚美辛缓释胶囊,考究壳聚糖对吲哚美辛的缓释作用。方法: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型颗粒,再将颗粒装入胶囊壳制得胶囊;通过发迹制粒时壳聚糖的深度考究壳聚糖对吲哚美辛的缓释作用;用转法研究所制胶囊的体外释放度。结果:壳聚糖组吲哚美辛胶囊的体外释放度较对照组降低,且深度越高降低越明显。结论:与吲哚美辛普通胶囊相比,所制胶囊确实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LTC4放射受体结合实验方法,并比较二苯乙烯低聚体(Gn3)和LTC4受体的结合特性。方法:以豚鼠肺膜为实验材料,采用3HLTC4为放射配体,以FPL55712作阳性对照药物,Gn3为实验药物,进行药物竞争结合实验。采用离体器官生物检测法鉴定Gn3对LTC4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3HLTC4与其相应受体呈现单一结合位点,Gn3可明显取代3HLTC4与其受体结合。生物学检定法证实Gn3可抑制LTC4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结论:豚鼠肺膜LTC4受体为单一结合位点受体,Gn3为高活性的LTC4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03.
为了研究反式曲马多活性代谢物O-去甲基曲马多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12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多剂量盐酸反式曲马多缓释片(100 mg, bid);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血清中( )-O-去甲基曲马多和(-)-O-去甲基曲马多。结果表明( )-O-去甲基曲马多和(-)-O-去甲基曲马多的Tmax 分别为3.7?±1.25 h 和3.3?±1.00 h, Cmax 分别为18.2?±7.31 n?×mL -1 和22.8?±5.55 n?×mL -1 ,AUC0~??分别为162.0?±64.96 n?×mL -1 ×h 和178.8?±46.72 n?×mL -1 ×h。 在每名受试者体内所有取血点血清中(-)/( )-O-去甲基曲马多浓度比值的平均数从0.89 到1.90不等;但在每一取血点,所有受试者血清中(-)/( )-O-去甲基曲马多浓度比值的平均数比较接近。结果提示:在不同受试者体内O-去甲基曲马多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反式曲马朵((±)-trans T)与氧去甲基曲马朵((±)-M1)对映体的测定方法,研究血清中 (±)-trans T和(±)-M1对映体浓度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以磺丁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测定人血清中(±)-trans T与(±)-M1对映体的浓度;监测20例术后病人静滴盐酸(±)-trans T 400 mg·d-1 或 300 mg·d-1后血清中 (±)-trans T与 (±)-M1对映体浓度,并观察临床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血清中 (±)-trans T与 (±)-M1对映体分离效果良好,(±)-trans T与 (±)-M1对映体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640 mg.L-1 和10~160mg·L-1,相对回收率在92.30%~107.80%之间,日内RSD小于10%,日间RSD小于15%,最低检测浓度为1.10mg·L-1.400 mg.d-1 组病人血清中(±)-trans T对映体的浓度、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300 mg·d-1 组病人,而400 mg.d-1组和300 mg·d-1组病人血清中(±)-M1对映体浓度及镇痛效果无明显区别.结论:所建立的HPCE方法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血清中(+)-M1的浓度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trans T对映体浓度过高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和程度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白求恩是对我军医疗卫生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2009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70周年纪念日,回顾70年来我军医疗卫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我们对白求恩更加充满崇敬之情.当代军队医务工作者重任在肩,要在全面了解白求恩奋斗历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锤炼战斗意志,进一步把白求恩精神发扬光大,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军医疗卫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收稿时间:2009-10-13)  相似文献   
106.
吗啡依赖大鼠脑组织神经甾体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纹状体和中脑组织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17α-羟化酶(P450c17)、3β-羟基甾醇脱氢酶(3β-HSD)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甾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D 组)和吗啡戒断组(W组),D、W组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制备吗啡依赖模型,连续注射7 d,每日2次,剂量分别为5、10、15、20、30、40、50 mg·kg-1,C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C、D组在末次给药1 h后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分离出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纹状体和中脑组织。W组在末次给药1h 后注射纳洛酮(2 mg·kg-1),观察大鼠戒断症状,30 min后取不同脑区组织。RT-PCR方法检测大鼠不同脑区三种神经甾体合成酶mRNA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组脑组织P450scc mRNA在纹状体表达降低,3β-HSD mRNA在额叶皮质、纹状体和杏仁核表达降低,W组3β-HSD mRNA在额叶皮质、杏仁核表达降低(P<0.05)。与D组相比,W组P450scc、3β-HSD mRNA在纹状体表达升高(P<0.05)。结论内源性神经甾体可能与大鼠吗啡依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以Na2HP04-枸橼酸-EDTA-庚烷磺酸钠-甲醇-水(80:40:2:7:32:89)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大鼠脑组织样品经高氯酸沉淀除去蛋白后,电化学检测脑内NE、DA和5-HT的含量.结果:脑组织中NE、5-HT的线性范围为0.50~10.00 ng,DA的线性范围为0.25~30.00ng.脑组织样品的相对回收率为91.7%~110.2%,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5%.经初步研究,正常雄性SD大鼠不同脑区内NE、DA和5-HT的含量分别为伏隔核(508±203)、(3140±486)、(601±105)ng/g,腹侧被盖区(695±152)、(746±143)、(1049±222)ng/g,下丘脑(2032±351)、(332±236)、(847±218)ng/g,纹状体(790±205)、(5816±805)、(538±112)ng/g.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样品制备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大鼠部分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给予不同浓度丙泊酚和或17β-雌二醇处理12 h,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变化,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神经元调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元p-Akt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元存活率(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PI3K/Akt激动剂IGF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神经元凋亡率较丙泊酚组显著下降(P<0.01),LY294002预处理可阻断17β-雌二醇的作用,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元p-Akt蛋白水平(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神经元p-Akt蛋白水平(P<0.05);与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比较,LY294002预处理组p-Akt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可抑制丙泊酚诱导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氯胺酮所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DMSO),雌二醇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0.1μmol·L-1),氯胺酮组(氯胺酮终浓度为100μmol·L-1),氯胺酮+雌二醇组(氯胺酮,17β雌二醇终浓度分别为100μmol·L-1,0.1μmol·L-1)。噻唑蓝( 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Hoe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Western-blot 法测定cleaved-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氯胺酮组神经元存活率(54.02±7.7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氯胺酮+雌二醇组神经元存活率(88.09±6.54)%,明显高于氯胺酮组。神经元经Hoechest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氯胺酮组神经元凋亡[凋亡率(49.50±4.34)%]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氯胺酮+雌二醇组[凋亡率(15.74±3.40)%]较氯胺酮组神经元凋亡下降。氯胺酮组 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Bcl-2明显下降,而氯胺酮+雌二醇组较氯胺酮组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Bcl-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17β雌二醇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对抗氯胺酮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