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系统评价与传统综述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质量不同,即在于其减少偏倚的程度不同.一般而言,偏倚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文献检索过程、研究选择过程和数据提取过程产生的偏倚以及所选择的各个研究内在的偏倚.由于系统评价采取了诸如制订检索策略、进行"倒漏斗"分析、预先确立研究选择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等有效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偏倚进行控制、识别以及描述,因而能够大大地减少偏倚.  相似文献   
22.
本文应用高分辩超声显像对76例阴囊内疾病患者进行探查,结果表明: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0%(69/76);对肿块实质性和液性的判察完全正确;对睾丸、附睾外伤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认为该法简便可靠,论断准确率高,是值得大力扩大应用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一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初步查找该家系的遗传基础. 方法对该家系成员进行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多器官MRI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铁染色),绘制家系图谱.采集血样,对常见的遗传性血色病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该家系成员中有7人存在铁过载,临床诊断为遗传性血色病.家系患者代代相传,无性别差异,外显率约46%.常见的SLC40A1和HFE基因突变位点在该家系成员中未发现. 结论该遗传性血色病家系患者以皮肤色素沉着、肝脾等脏器铁沉积最具特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其遗传基础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4.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与阿德福韦酯(ADV) 联合治疗对拉米夫定(LAM)与ADV双重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 方法 22例对LAM与ADV双重耐药的CHB患者中,14例行肝脏穿刺病检为G1-3S1-3,直接改用ETV(0.5 mg)联合ADV(10 mg)治疗;8例行肝脏穿刺病检为G1S0,停药观察,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弹后再改用上述联合治疗. 以HBV-DNA定量、乙肝血清免疫学指标及肝功能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6和12个月内的抗病毒疗效. 结果14例直接更换药物者中,6个月内完全应答者4例,不完全应答者8例,无应答2例;12个月内完全应答者6例,不完全应答者7例,无应答者1例. 8例停药后ALT反弹再治疗者中,3例3个月内完全应答,2例6个月内完全应答,12个月内全部达到完全应答 . 结论 对LAM与ADV双重耐药的CHB患者,采用ETV联合ADV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全面总结海曙区艾滋病社区干预项目的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探讨以政府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提高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海曙区以社区为依托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实施方案,主要针对女性性工作者(CSW)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通过直接培训、大众媒体宣传、性病诊疗服务、VCT门诊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进行问卷和分析,作出效果评价。结果:通过以社区为依托的综合干预,提高了CSW人群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了高危行为,也增强了各部门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联动。结论:以社区为依托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模式,有效地利用了社区资源,强化各部门的协作,提高了社会的支持度与参与度,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而且为海曙区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及经验。  相似文献   
26.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母细胞瘤是起源于未分化中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又称Wilm瘤、胚胎性腺肌肉瘤或癌肉瘤,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成人罕见。我院自1970-2000年共收治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Objes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itroprusside induced hypotens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the serum S-100 level in reflecting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 Methods Forty patients (age 〉65 yr)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randomly, in one group,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was decreased about 30% by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another group, the MAP was set constant as control. Serum values of S-100 were determined preoperatively and 0 2 h and 24 h postoperatively.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for detecting POCD were performed preoperatively and the 4^th day after the operation. A decline of more than 2 scores in MMSE results was regarded as POCD. Results According to our definition, 7 patients had POC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eces in MMSE test in two groups (P 〉0.05). Those patients had POCD showed high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100 than those without POCD, especially at 0.2 h postoperatively (P 〈0. 05). Conclusion Nitroprusside induced hypotension would no/impair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 patient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S-100 appears to be suitable in the assessment or incidence of cognitive dysfunctioas postoperatively.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两种免疫抑制方案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后所用免疫抑制方案将121例肾移植分为两组,CMP方案组:环孢霉素A(CsA) 霉酚酸酯(MMH) 泼尼松(Pred),CAP方案组:CsA 硫唑嘌呤(Aza) Pred,术后观察两组移植。肾功能,排斥反应发生频率及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副作用。结果 术后CMP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CAP组,而排斥反应的逆转率却高于CAP组;术后半年内CMP组CsA用量低于CAP组CAP组肝肾中毒,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P组,两组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移植术后CMP方案优于CAP方案;MMF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可以减少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0.
背景持续性雄激素抑制(continuous androgen suppression,CAS)是目前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CAS不仅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状态迅速丧失,使预后更差,而且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及费用明显增加.近年来的一些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性试验显示,间歇性雄激素抑制(intermiRent androgen suppression,IAS)可能避免或至少能够减少以上缺点.但是目前仍有争议.目的回顾关于LAS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明确IAS是否为晚期前列腺癌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研究选择选择关于IAS的文献,不排除其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数据来源进行全面的检索,检索手段包括电子检索、手工检索及个人通信等.数据提取对检索到的IAS及CAS研究文章中相关信息进行综述.主要观察指标IAS与CAS比较,可能延缓前列腺癌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状态,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副作用和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研究提示,周期性地进行IAS可能恢复肿瘤细胞的凋亡能力,从而延缓雄激素非依赖状态的产生;临床观察也提示IAS可能能够延缓前列腺癌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状态,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性欲、性功能等)以及减少治疗相关的费用和副作用.2个正在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也证实IAS较之于CAS 3年进展率要低,而生活质量尤其是性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AS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是可行的,可能是比CAS更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在推荐其作为晚期前列腺癌的常规甚至标准治疗方式之前,有必要获取来自随机临床试验乃至系统综述的证据进一步证实其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