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对2例临床结果迥异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一临床急症的诊疗经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需围绕突发胸痛这一核心症状,通过详细问诊、查体,尤其及时行主动脉双源CT成像可早期成功诊断,而尽早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在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渐广,文中旨在评估该方法在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110名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搏出指数(stroke index,SI)、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vascular resistance,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胸腔液体水平(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加速指数(acceleration index,ACI)及速度指数(velocity index,VI)。结果①冠心病、无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之间亦无显著差异。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C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SVR、SVR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②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无高血压患者CI、CO明显减低(P〈0.05),SVR、SVRI明显升高(P〈0.05)。③冠心病伴有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无糖尿病患者CI、CO、SI、SV、VI、ACI明显减低(P〈0.05)。结论无创心功能检测方法可用来初步判断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同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较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差。  相似文献   
53.
双源CT测量心周脂肪体积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双源CT(64排)测量PAT体积,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221例同期行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生化测定。使用双源CT测定PAT体积,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的冠心病诊断,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的PAT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1)。PAT体积与年龄、性别、BMI、腰围、高血压病、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有高度相关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BMI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PAT体积诊断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72.10±4.4)%(P〈0.001),明显优于腰围[(53.8±5.9)%,P=0.487]和BMI[(43.8%±5.8)%,P=0.253]。结论PAT体积与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心病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PAT体积与冠心病的密切程度优于腰围和BMI,可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心周脂肪体积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21例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质指数和空腹血生物化学指标测定.使用64排双源CT测定心周脂肪体积,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的冠心病诊断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结果 入选患者男性占71.04%.男性心周脂肪体积明显大于女性(241.44±78.08 cm~3比216.46±64.36 cm~3,P=0.025).年龄≥70岁的患者心周脂肪体积明显大于年龄<70岁的同性别患者(P<0.05).冠心病患者的心周脂肪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242.10±75.80 cm~3比189.23±52.26 cm~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周脂肪体积(OR=1.11,P<0.001)和体质指数(OR=1.01,P=0.001)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心周脂肪体积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64排双源CT可对心周脂肪组织进行准确定量,心周脂肪体积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心痛的发生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一个新的评估冠心病风险和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5.
尼卡地平是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具有抗高血压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国产尼卡地平静脉给药对重度高血压病 (EH)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一、资料与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 7例重度EH [DBP≥ 115mmHg(1mmHg =0 133kPa) ]患者分为三组 :Ⅰ组 6 6例 ,年龄 (5 5 3± 10 2 )岁 ;Ⅱ组 5 4例 ,年龄 (5 3 8± 10 8岁 ) ;Ⅲ组 47例 ,年龄(5 5 8± 10 0 )岁。Ⅰ、Ⅲ组使用国产尼卡地平注射液 (江苏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公司产品 ) ,Ⅱ组使用日本山之内生产的尼卡地平 (商品名 …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58例ACS患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分别于发病后12、24、48、96 h及7天,应用固相免疫放射分析(immnoradiometic assay, IRMA)法测定血浆β-EP、ET水平. 结果AMI组、UA组发病后24 h的β-EP峰值分别为(104.2±30.1)ng/L和(42.7±11.4)ng/L;AMI组、UA组发病后12 h的ET峰值分别为(87.9±24.1)ng/L和(84.1±20.3)ng/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 U/L患者的β-EP为(144.3±31.0)ng/L,明显高于CK-MB≤100 U/L者[(70.8±18.9)ng/L,P<0.05)].心功能不全组患者β-EP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β-EP分别为(47.0±14.9)ng/L、(56.8±18.0)ng/L、(89.7±24.6)ng/L和(121.2±22.2)ng/L. 结论①β-EP在ACS发病后24 h达峰值,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面积有关,与心功能变化有相关性; ②ACS发病后ET迅速升高,12 h达峰值,是急性血管内皮损伤时一种强烈的内源性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评估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组)与492例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B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比较11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组)与311例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D组)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结果与无糖尿病冠心病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病变更复杂、更严重,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术多(36.89%vs 19.10%,P<0.05).两组即刻手术成功率高(100%vs99.68%),前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纳入7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男性<55岁,女性<65岁)患者,对男性组(507例)和女性组(246例)的3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CHD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相近,女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组(33.74%vs19.13%,P<0.001),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早发CHD单支病变占49.14%,部位以前降支为主(70.65%),但2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无论是狭窄程度、狭窄支数还是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早发CHD冠状动脉病变并不轻于男性,对女性早发CHD应予重视;临床诊断女性早发CHD应强调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9.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从心脏的解剖、病理等角度,结合PBMV的机制和操作过程,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严重下的发生率:心包填塞2.9%;二尖瓣反流9.4%;脑栓塞4%;室颤0.3%;急性心功能不全1.1%,1例合并主动脉狭窄术后因循环衰竭死亡。结论:心包填塞、二尖瓣反流和心律失常是PBMV中主  相似文献   
60.
目的筛选大鼠梗死心肌组织microarray芯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其互作lncRNA和靶基因,探索心肌梗死潜在的病理机制。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应用TRIzol法提取梗死左心室心肌区总RNA进行芯片检测。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出可能存在的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19个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s中8个miRNAs(miR-21、miR-132、miR-222、miR-223-3p、miR-146a/b、miR-181b、miR-449a-5p、miR-122)已被证明是治疗心梗的候选分子,7个miRNAs(miR-365-5p、miR-490-5p、miR-6333、miR-30c-1-3p、miR-3591、miR-3596c、miR-877)是否与心肌梗死有关未知。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几条新的lncRNA-miRNA-mRNA作用机制。ENSRNOT00000076620-miR-146b-5p-STAT3/Rnf7/Qrsl1可能参与梗死心肌细胞的凋亡和线粒体损伤过程。ENSRNOT00000071991-miR-122-Deptor可能抑制心肌细胞自噬的发生,加剧心肌梗死的过程。NR_132625-miR-21-3P/miR-18a-5p-Coq5/Acsl1/Tmem65可能参与心肌梗死线粒体损伤过程。结论通过心肌梗死大鼠miRNA芯片分析得到的lncRNA-miRNA-mRNA三元关系,为深入研究心肌梗死分子水平的病理机制,揭示相关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治疗新靶标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