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比较不完全介入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对75岁以上高龄UA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行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46例uA患者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及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44例UA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组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32.6±5.8)个月和(32.4±5.6)个月,2组月均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以及因上述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均无显著差异。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因心绞痛住院人均(3.6±2.0)次,多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2.8±1.7)次(P〈0.05);在随访期行介入血运重建或冠状动脉搭桥的例数分别为4和1,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和5(P〉0.05);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例数分别为2和6(P〉0.05)。结论对75岁以上的高龄uA患者,冠状动脉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尚不能认为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效农药品种不断更新,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有机磷农药眼部损害报道较多,但杀菌剂农药服部损害报告较少,我们曾收治8例op农药眼部损害,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对1988年4月一lop年8月收治并详细记载的8例随访观察。男6冽,女2例;右眼3例,左眼4例,双眼1例;年龄28-cd岁,平均43岁;l例农技干部,其余均为农民。眼部表现:由于溅人402农药的多少和范围大小不同而表现不一。对眼有强烈的刺激,双眼流泪酸胀;溅粘皮肤,溃烂,灼热疼痛;球结膜高度水肿、充血,呈现点、片状出血,脸结膜有片状银白色假膜,分泌物明显增…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与脑心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继明  陈锐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0):939-941,945
急性颅脑外伤后易出现心脏并发症,包括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肌酶谱升高以及心肌病理组织学改变等一系列心脏改变,又称脑心综合征。作者就其主要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颅脑外伤后脑心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和释放的强烈缩血管多肽。是机体在缺血、缺氧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下体内产生的一种致损伤因子,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直接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心脏收缩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62例CHD患者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方法(IRMA)测定发病后12、24、48、96 h和7 d的血浆ET水平.应用心脏超声测定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心功能评定. 结果:CHD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病12 h即达到峰值,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心绞痛(AP)组分别为(127.9±24.1)和(84.1±20.3)ng/L.心功能不全患者ET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者,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ET分别为(79.8±16.3)、(86.9±18.2)、(121.2±24.6)和(192.1±22.2)ng/L.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血浆ET水平与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5). 结论:CHD患者血浆ET水平在发病后12 h达到峰值,其升高程度不仅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而且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AMI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2例止常对照者和58例AMI患者发病后12、24、48、96 h及7 d的血浆ET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呈现明显动态变化:发病12 h即达到峰值(127.9±24.1)ng/L,尔后逐渐下降,1周左右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 U/L者ET为(160.8±21.3)ng/L,明显高于CK-MB≤100 U/L者(92.6±15.5)ng/L(P<0.05).AMI患者血浆ET水平与CK-MB峰值和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1).心功能不全者的ET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者,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T在AMI发病后12 h达到峰,其升高程度与CK-MB、cTnT及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是AMI强烈的内源性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观察回心草提取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对照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回心草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10只,共喂养9周。第9周末,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终点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对血管及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心肌组织分化抗原簇34(CD3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阳性反应强度。结果3组比较,高脂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高脂组比较,TC、TG、CK-MB、TnI明显下降(P<0.01), LDL-C下降(P<0.05)。高脂组与对照组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高脂组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阳性组织相对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VEGFR2及CD3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和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LAD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回心草提取液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坏死,抑制了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AMI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美施康定1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心率血压乘积(HR×BP)、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ST段回落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便秘、幻觉,严重不良反应为呼吸抑制.结论美施康定治疗AMI具有镇痛完全、减少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等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