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软坚解毒(YHRJ)方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抑瘤作用观察:荷S180腹水瘤昆明鼠、荷H22昆明鼠与615小鼠,造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CTX(环磷酰胺)组、YHRJ等效剂量组、YHRJ高剂量组、YHRJ等效剂量组+CTX或顺铂(DDP)组、YHRJ高剂量组+CTX(或DDP)组,第2天开始用药,于第13天拉颈处死动物,取出瘤组织,称质量。生存期观察:荷H22昆明鼠,截尾期为对照组出现第1只动物死亡为止,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1)对荷S180昆明鼠:各用药组肿瘤明显缩小,YHRJ高剂量抑制率为64.22%,与生理盐水及YHRJ等效剂量组相比,差异显著;YHRJ高剂量+CTX组抑制率为80.10%,高于YHRJ等效剂量组及CTX组。2)对荷H22昆明鼠:除YHRJ等效剂量组外,其余各组抑瘤率均超过30%,抑瘤作用明显(P0.05),YHRJ高剂量组抑瘤率为51.36%。优于其他各组。3)对荷H22615小鼠肿瘤:YHRJ等效剂量抑瘤率为47.15%,YHRJ高剂量+DDP组抑瘤率为80.60%,说明中药对DDP有增效作用。4)对荷H22昆明鼠生存率影响:YHRJ高剂量组及各加DDP组荷瘤小鼠生存期及中位生存天数明显延长,生存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方对小鼠S180腹水瘤、H22肝细胞癌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并明显延长荷H22昆明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92.
目的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阿戈美拉汀与SSRIs/SNRIs类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首发抑郁障碍的效果和安全性的数据,采用RevMan 5. 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章,其中中文10篇,英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阿戈美拉汀组与对照组HAMD-1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 31,95%CI:-1. 55~-1. 07,Z=10. 77,P0. 01)。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83%,P0. 01),根据对照组所采用抗抑郁药种类进行亚组分析,分别以氟西汀(SMD=-1. 22,95%CI:-1. 66~-0. 77,Z=5. 30,P0. 01)、度洛西汀(SMD=-0. 88,95%CI:-1. 26~-0. 50,Z=4. 49,P0. 01)为对照的研究治疗后HAMD-17评分与阿戈美拉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关于副作用的Meta分析显示,阿戈美拉汀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 63,95%CI:0. 49~0. 80,Z=3. 73,P0. 01)。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的疗效优于SSRIs/SNRIs类抗抑郁药物或与其疗效相当,副作用小于SSRIs/SNRIs类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93.
癌症病人的家庭护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1.建立家庭病床。对于癌症病人在家里护理期间,最好请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建立家庭病床,按医嘱进行有效护理及简单治疗。家里配备一名亲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护理。 2.按医嘱坚持用药,以巩固医院治疗效果或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对于癌痛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癌症三阶梯止痛疗法”,按时口服止痛药物,使之达到无痛化,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分布与作用及缬沙坦对DC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5/6肾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和缬沙坦治疗组(n=18).分别于建模1、4、12周,采用免疫双染和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1a+CD80+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在肾组织中的表达;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程度.结果模型组CD1a+CD80+DC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以肾间质最为明显;其分布数量于12周较1周、4周明显增多,且与慢性肾功能减退呈正相关;12周时,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以肾小管间质为主表达和TIF程度明显增加,并与CD1a+CD80+DC分布数量呈正相关;经缬沙坦治疗后,CD1a+CD80+DC分布减少,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下降,TIF程度减轻及肾功能改善.结论DC可能启动或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缬沙坦对此具有明显的抑制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大肠癌在我国虽无明显的高发集中区.就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十大常见肿瘤中属第五、六位。由于早期症状与肠道其它良性疾患相似,往往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临床发现大肠癌患者多数已不能根治切除,因而生存率受到影响。我科采用扶正祛邪法则合并小剂量化疗对中晚期大肠癌(术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近10年来收住院病人中属中晚期大肠癌患者92例,经随访统计3年生存率为92.11%,五年生存率为70.59%。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树突状细胞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组形态、结构和功能异质性并体内广泛分布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刺激初始T细胞启动早期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和B细胞应答,在免疫应答反应及免疫耐受的诱导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众多研究证实,DC及其生物学功能与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及肿瘤等密切相关,而通过调节DC功能来调控免疫应答,已显示出对上述疾病的防治效果。DC作为免疫监视的“哨兵”细胞,可从外周血迁移到肾脏组织,呈递外来和自身抗原于T细胞,其启动的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迄今尚不清楚。本文就其目…  相似文献   
97.
激光内镜是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将激光技术与纤维内镜检查结合起来,对人体内脏、腔道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88年4月~1988年12月应用国产 YA-G 激光,XG-3型宫腔镜相结合对15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激光内镜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临床资料病例来源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30~5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6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月经量过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子宫内镜检查:宫腔息肉5例,粘膜下小肌瘤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晚期分泌期宫内膜、分泌功能不良4例、  相似文献   
98.
利凡诺尔引产并发产后出血21例分析隆化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孙桂芝1985年6月至1992年12月行利凡诺尔中期羊膜腔内注射引产3618例,并发产后出血21例,发病率为0.58%。21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出血量400~600毫升8例,700...  相似文献   
99.
扶正防癌口服液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选择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胃癌、大肠癌作为研究对象,其一是消化系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差;其二是胃、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较高。采用中医药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阻断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提高中晚期肿瘤临床疗效的关键。扶正防癌口服液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经验为基础,从整体出发,设计了针对化疗中易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气血两伤的症候以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特征而拟方。临床及实验结果都显示出该口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针对P-选择素的抗P-选择素lectin-EGF功能域单抗(PsL-EGFmAb)体外抗黏附功能.方法常规培养或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性粒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并对ECV-304和HK2细胞行炎症因子TNF-α刺激,然后观察和比较经PsL-EGFmAb和抗P-选择素全长单抗以及配体拮抗剂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中性粒细胞与ECV-304细胞黏附变化,以及HK2细胞的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共刺激分子(CD80)表达情况.结果经PsL-EGFmAb等三种药物处理后,中性粒细胞与受刺激ECV-304细胞黏附量随药物浓度均下降,受刺激后HK2细胞的P-选择素表达及CD80mRNA转录水平也均受到抑制,其中尤以PsL-EGFmAb抗黏附抑制效应更明显.结论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较其他两种药物更具体外抗黏附靶向抑制效应,为进一步研究针对P-选择素抗黏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