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大鼠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SP1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SD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手术组,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术后定时检测血压,分别于成模后0、4、12周取材,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并计算Ccr。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程度;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SP1、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分布;采用免疫荧光共染技术观察TSP1/TGF-β1两者共区域表达随病变进展的变化;抽提肾皮质组织总RNA,RT—PCR法检测TSP1、TGF-β1和FN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体外实验,以1 μM AngⅡ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h,10μM氯沙坦(Losartan)进行干预,分别采用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SP1、TGF-β1、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果:①正常大鼠肾小管间质基本无TSP1分布;而在5/6肾次全切大鼠的肾小管间质区内,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均能表达TSP1,12周手术组TSP1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上调近5倍:且较之0周和4周手术组亦明显增加(均P〈0.01),12周手术组TS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分别上调1.94倍和5倍(均P〈0.05);②TSP1表达增加与Ccr减退呈负相关(r=-0.472,P〈0.01);12周手术组大鼠肾组织TIF程度以及TGF-β1、F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上调(均P〈0.05),并与TSP1表达增加呈正相关;③缬沙坦/雷米普利处理组TSP1表达也上调,但程度明显低于手术组和氨氯地平组(均P〈0.05),而二组之间无差别;④AngⅡ能明显上调HK-2细胞TSP1、TGF—β1和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而氯沙坦能抑制TSP1和TGF—β1的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下调培养上清液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过程中,AngⅡ能使TSP1表达上调,其改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减少TSPl和TGF—β1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对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荧光双标记染色样本的图像分析,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炎患肾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133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与低照度荧光图像分析检测方法,观察DC在肾炎患肾组织中分布与改变、结果:肾炎患肾组织中DC分布的面积、数量及密度均明显增多。从分布特点来看,DC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而肾小球基本未见分布,此外,DC在肾小管间质分布程度随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两呈正相关。结论:DC可能参与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树突状细胞(DC)在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P-选择素及DC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IgAN患者45例,根据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29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6例;10例正常人肾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IgAN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免疫双标记染色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1a CD80 DC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并探讨DC与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①P-选择素在正常肾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在IgAN肾组织中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广泛高表达,重度组肾小管间质表达明显强于轻、中度组,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轻重显著相关.②正常人肾组织中基本未见CD1a CD80 DC分布,IgAN肾组织中以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明显增多;其在患者肾小管间质的分布于重度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组,亦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及血肌酐显著相关.此外,CD1a CD80 DC在患者肾小管间质分布与P-选择素表达明显相关.结论:P-选择素尤其DC可能参与了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且推测DC肾炎组织迁移聚集可能与P-选择素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小管间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P-选择素功能域单抗(PsL-EGFmAb)对DC浸润及体外成熟与功能的干预调节。 方法 (1)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双染与图像分析,观察P-选择素及CD1a+CD80+DC在肾组织表达和分布变化。(2)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DC,并于成熟过程中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分子表达;RT-PCR检测细胞NF-κB P50P65 mRNA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T细胞刺激能力;以及ELISA测定MLR上清液IL-12 p70分泌含量。 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UUO大鼠从第1天起,随着P-选择素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的小管间质表达,CD1a+CD80+DC以肾间质为主浸润;至第7天P-选择素上调且CD1a+CD80+DC显著聚集,两者明显相关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显著相关。经PsL-EGFmAb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下调,CD1a+CD80+DC浸润减少,且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减轻。(2)经TNF-α刺激炎性状态下,培养人DC成熟过程中基本不表达或低表达P-选择素,但持续高表达与P-选择素同属C型凝集素的DC-SIGN。经PsL-EGFmAb处理后,可明显抑制DC-SIGN及细胞内NF-κB基因表达,并相应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IL-12分泌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 结论 DC也是肾小管间质炎症病变启动因素,针对P-选择素功能域的单抗对其浸润具抑制作用。此外,该单抗对人DC成熟与功能有调节效应,提示与抑制作为DC模式识别及黏附受体的DC-SIGN有关,并可能通过影响NF-κB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病理改变中广泛存在或伴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 ,黏附分子介导的炎细胞浸润是肾小管间质免疫炎症反应重要前提。树突状细胞 (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其炎症组织迁移依赖于黏附分子P 、E 选择素介导。为此我们探讨了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P 选择素表达和DC分布变化 ,以及与肾小管间质病变之间的关系。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4 5例IgA肾病患者 ,其中男 2 5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4 5 .4± 1.5 )岁。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 3组 :轻度组 2 9例 ,中度组 10例 ,重度组 6例 ;10例正常人肾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  相似文献   
6.
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与肾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不同的信号.除第一信号,即来自抗原肽-MHC(major histocom-pa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组成的复合物与TCR(T cell receptor,T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尚需协同刺激的第二信号,即来自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表面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已证明协同刺激信号可促进T细胞生长、分化和细胞因子产生,以及为防止T细胞发生凋亡而提供生存信号.缺乏这些协同信号将可导致淋巴细胞失活、无能或无反应性,甚至凋亡.由此提示通过控制协同刺激信号可以成为增强或终止抗原依赖T细胞活化及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1].有关协同刺激分子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与肾脏疾病关系也已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就协同刺激分子及其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P-选择素与树突状细胞(DC)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以及抗P-选择素单抗的抗粘附凋抑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和抗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各18只,按不同梗阻时间(1、3、7 d)再分为3组,另设假手术组(n=6)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P-选择素及DC在肾组织中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大鼠UUO第l d起即见P-选择素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在肾小管间质中表达上调,伴随CDl a+CD80+DC在以肾间质为主部位的浸润;第3dP-选择素明显表达,且CDla+CD80+DC显著增多;至第7 d P-选择素表达遂下调,而CDla+CD80+DC在肾间质分布聚集达峰,出现了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经抗P-选择素单抗处理后,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受到抑制,CDla+CD80+DC分布聚集减少,且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减轻.结论提示树突状细胞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病理损伤过程,其肾组织迁移聚集可能与P-选择素早期介导有关,抗P-选择素单抗对此具有抗粘附调抑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以SD大鼠5/6肾切除建立肾衰动物模型,设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手术组(n=7).术后定时测定血压及24h尿蛋白量,12周后取血,尿标本及肾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TI);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毛细血管以及Ⅲ型胶原、Fibronectin(FN)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密度明显减少(P<0.01).此外,大鼠PTC密度与TI、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Ⅲ型胶原、FN在小管间质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并在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肾功能减退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中用重组人IL-10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D1a、CD11c、CD83、CD80、CD86和HLA-DR;RT-PCR检测IL-12 p35、p40mRNA表达;ELISA法测定IL-12p70分泌的含量.结果IL-10可下调成熟中DC表面CD11c、CD83、CD80和CD86的表达,同时可抑制DC内IL-12p35、p40mRNA的转录和IL-12p70的分泌.结论IL-10可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提示其不仅可调抑DC的递呈抗原功能,且参与了炎症局部微环境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据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分子WSHW序列人工合成的六肽(GGWSHW,G肽)对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过度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以未处理HK-2细胞为正常对照,以AⅡ刺激HK-2细胞(AngⅡ组),选择合成TSP1和TGF-β1最佳刺激浓度和时间。刺激前加入10μmol/LG肽进行干预(G肽组),并以AngⅡ受体阻断剂洛沙坦(losartan)为抑制对照( losartan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SP1和TGF-β1以及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N)和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SP1和TGF-β1的表达以及两者共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活性TGF-β1、总TGF-β1、FN和PAI-1的分泌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信号转导蛋白Smad2及磷酸化Smad2(p-Smad2)表达水平。结果AngⅡ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促进HK-2细胞合成TSP1和TGF-β1(优化后分别为6h的1μmol/L,12h的0.1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组TSP1与TGF-β1阳性共表达的细胞数上调5.4倍;总TGF-β1和活性TGF-β1水平分别增加1.8和2.0倍;p-Smad2蛋白水平明显上调;FN和PAI-1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上调3和1.5倍,且细胞上清液中两者含量分别增加2和1.9倍。G肽对TSP1和TGF-β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影响,且对总TGF-β1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显著抑制活性TGF-β1的水平。此外与losartan组比较,G肽组p-Smad2蛋白表达减少28.9%。FN和PAI-1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下调34.5%和26%,且细胞上清液中两者含量分别减少11%和8.9%。结论TSP1肽抑制物体外能通过有效竞争抑制TSP1致HK-2细胞的TGF-β1活化作用,并可相应下调FN和PAI-1的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