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胼胝体1.5T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较合理的弥散梯度编码方向.方法 连续采集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男女分别为16例、14例.分别施加15、25、39个弥散梯度磁场方向,行DTI扫描,3个不同弥散梯度磁场方向扫描时间分别为108 s、168 s、252 s.观察不同弥散梯度方向DTI的图像质量,在FA图上分别测量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值,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FA图像均可清楚显示大脑白质纤维束,纤维束边缘显示清楚且能分辨出不同纤维束的解剖结构细节,与灰质形成鲜明对比.自15个弥散梯度磁场方向至25个、39个弥散梯度磁场方向,随着梯度磁场方向数量的增加,所得FA图示各部位白质纤维束边缘更加清楚、锐利,白质纤维束细节显示更加清晰.计算机重建的白质纤维束成像图(DTT图)也更加清晰丰富.15、25、39个弥散梯度磁场方向测量的胼胝体膝部FA值(F=0.772,P=0.465)及压部FA值(F=1.804,P=0.171)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方向上胼胝体压部FA值均高于胼胝体膝部FA值.结论 对胼胝体纤维束的显示25个弥散梯度磁场方向扫描时间合理,既可保证扫描成功率,又可得到高质量的FA图像,实际应用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DTI研究正常儿童脑白质发育特点。方法 :收集50例1~12岁健康儿童脑DTI图像,分析第1组(1~3岁)、第2组(4~6岁)、第3组(7~9岁)及第4组(10~12岁)4个年龄组与脑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5个部位的各向异性指数(FA)值、ADC值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尾状核头部的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尾状核头部的ADC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第1、2组间及第2、3组间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4组组间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I的FA值和ADC值能反映脑白质发育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DAI组急性期26例,其中9例为复查病例(慢性期),对照组20例,常规磁共振检查后,行DTI扫描,分别测量DAI急性期及慢性期和对照组各感兴趣区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2组间相应感兴趣区的FA值进行对比,并对急性期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表(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AI急性期FA值(胼胝体压部0.560±0.004,胼胝体膝部0.467±0.004,内囊后 肢0.598±0.012,半卵圆中心0.434±0.002)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56±0.006,胼胝体膝部0.542±0.007,内囊后肢0.639±0.009,半卵圆中心0.480±0.003)有差异,胼胝体压部FA值与GC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3,P=0.001).慢性期胼胝体压部(0.621±0.002),胼胝体膝部(0.502±0.003),内囊后肢(0.613±0.009),半卵圆中心(0.448±0.004)FA值较急性期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DTT示受损部位神经纤维失去正常形态.结论 DTI可以较敏感地检测DAI病灶,FA值可用以协助评估患者的病情,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3.0T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9名无窒息史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对24例HIE患儿(轻度19例、中重度5例)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选取双侧大脑脚、豆状核、内囊后肢前后部、丘脑、半卵圆中心层面额叶前后部、顶叶以及胼胝体膝部、压部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得分数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张量(λ//)、垂直扩散张量(λ⊥).采用ANOVA分析三组间不同部位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轻度组胼胝体压部FA值及左侧大脑脚MD、λ//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重度组皮质脊髓束走行区、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FA、λ//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另外,中重度组左侧大脑脚λ⊥较对照组降低,而左侧内囊后肢前部、双侧内囊后肢后部λ⊥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 DTI更能反映不同程度HIE损伤后脑组织轴索、髓鞘细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常青年人群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大伟  梁英魁  李少武  孙波   《放射学实践》2009,24(6):591-594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研究正常青年人群不同脑组织及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40名正常青年人群行DTI成像,分析其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脑组织进行ADC及FA值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扩散系数ADC不能区分脑灰质与脑白质(ADC分别为807.78±90.29,775.79±115.31×10-6mm2/s,P=0.098).而脑脊液、脑灰质与脑白质间的FA值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间具有显著不同的各向异性(P<0.05).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程度最高(0.73±0.09),其次为胼胝体膝部与内囊后肢(0.68±0.05,0.67±0.06),半卵圆中心与枕钳最低(0.53±0.09,0.53±0.09).脑灰质中以背侧丘脑具有最高的各向异性(0.31±0.04).结论:FA可准确定量正常青年人群不同脑组织的扩散特点,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方向及走行.  相似文献   

6.
不同弥散强度对脑组织ADC值及FA值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弥散强度对弥散张量成像中表观弥散系数值及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值测定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使用七个不同的弥散梯度(b值分别为b0=0、b1=500s/mm2、b2=1000s/mm2、b3=1500s/mm2、b4=2000s/mm2、b5=2500s/mm2和b6=3000s/mm2)对20名正常成人脑组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对7个不同的b值分别进行组合(组合方式为b0b1、b0b2、b0b3、b0b5、b0b6和b0b6)及后处理,分别获得其ADC图和FA图,然后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测定尾状核头、内囊后肢、丘脑、半卵圆中心、侧脑室体部及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内各个解剖部位的ADC值均随着弥散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FA值不随弥散强度的改变而改变(P>0.05).结论:FA值不随弥散强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随着弥散强度的改变,ADC值也发生改变,在进行临床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弥散强度对ADC值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常规磁共振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以及探讨其相关的微观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仪,对34例Ms患者和2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均进行DTI检查。分别测量MS组和对照组的9个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平均弥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这9个部位包括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内囊后肢、侧脑室旁白质、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以及小脑中脚。比较两组NAWM之间的MD和FA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MS组的NAWM的M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胼胝体体部、内囊、侧脑室旁及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更为显著(P〈0.01);MS组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胼胝体体部、顶叶白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及内囊、侧脑室旁发现明显降低(P〈0.05),以后4个部位更为显著(P〈0.01),而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小脑结合臂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TI定量研究可以探测到多发性硬化的NAWM所出现的微观病理改变,表现为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幅度明显升高,以幕上明显,并且胼胝体体部、内囊后肢等白质纤维明显失去正常的方向性。DTI在对白质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颞叶癫痫患者的颞叶以外白质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的颞叶以外白质是否存在隐匿性损伤,并研究这些白质结构的DTI参数值与患者初次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42例发作间期TLE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定量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内囊前肢、后肢及外囊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LE患者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及外囊的Dcavg值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胼胝体膝部、压部、内囊前肢及外囊的FA值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TLE患者内囊后肢Dcavg值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结论 TLE患者的颞叶以外白质存在隐匿性损伤,内囊后肢的损伤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将5 例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患儿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 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脑MR 平扫检查后,行脑的DTI 检查,得到ADC 图、FA 图及彩色编码FA 图.分别于胼胝体体部及双侧豆状核、丘脑、半卵圆中心、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大脑脚水平锥体束设置感兴趣区(ROI),测定每个ROI 的FA、ADC 值,并分别以环池水平的桥脑及矢状位的豆状核区为ROI,作出纤维束图.结果 5 例患儿均有癫痫症状,豆状核在常规MRI上均未见异常,但ADC 图、FA 图显示患儿双侧豆状核呈高信号,彩色编码FA 图示病变区呈红色.经脑干ROI 的投射纤维束图显示形态异常3 例,经矢状位豆状核ROI 的白质纤维束图显示较多异常纤维束呈左右走行.5 例健康儿童均未见异常.与健康儿童相比,患儿双侧豆状核FA、ADC 值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其余部位的FA、ADC 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豆状核白质纤维异常可能是患儿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癫痫发作的患儿常规MRI显示正常时,进行DTI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58例临床确诊的足月HIE患儿,其中轻度HIE 28例,中度HIE19例,重度HIE 11例,并选取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行颅脑常规MRI及DTI扫描,测量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豆状核、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比较各组不同部位的FA值。结果对照组内囊前后肢、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均高于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对照组胼胝体膝部的FA值高于轻度HIE组,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内囊前后肢、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高于重度HIE组,轻度HIE组内囊后肢FA值高于中度HI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豆状核的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部位中,内囊后肢FA值诊断HIE的准确度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02,当内囊后肢FA值的截断点取0.543时,诊断灵敏度为61.2%,特异度为85.0%,Youden指数为0.462。结论 DTI FA值可以早期、定量评价HIE新生儿脑损伤的程度,为HIE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倪建明  沈天真  陈星荣  黄钢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26-1029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脉冲序列对扩散加权图像(DWI)信噪比及ADC值的影响.方法:17名健康志愿者在3.0T MRI上行常规轴位DWI和FIAIR-DWI扫描,分别测量两侧半卵圆区、扣带回、丘脑及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ADC值及DWI信号强度,同时测量基底节层面的DWI信号强度作为噪声,计算以上5个部位DWI图像的信噪比.结果:扣带回和胼胝体压部的ADC值在施加FLAIR脉冲后显著下降,而半卵圆区、丘脑及胼胝体膝部在施加FLAIR脉冲前后无明显变化;5个部位的DWI图像信噪比在施加FLAIR脉冲后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FLAIR显著提高了脑组织和脑脊液ADC值测量的准确性,但是也明显降低了DWI图像的信嗓比.  相似文献   

12.
儿童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生化检查证实的MLD共11例,观察MRI上脑内白质病变的部位和特殊结构(白质纤维束、丘脑、胼胝体)受累的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T2WI对称高信号,10例双侧半卵圆中心T2WI对称高信号;4例累及皮层下白质。8例累及胼胝体膝部,9例累及压部,两者同时受累为8例;7例累及内囊后肢,4例累及外囊,4例累及脑干皮质脊髓束(3例中脑,1例桥脑)。1例累及小脑白质,8例半卵圆中心T2WI有虎纹征,8例T2WI丘脑呈低信号;5例侧脑室扩大,1例全脑萎缩。结论 MLD的典型表现为双侧半卵圆中心和侧脑室周围白质T2WI对称高信号,早期皮层下白质不受累,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受累为重要征象;另外征象包括脑干皮质脊髓束和内、外囊受累及虎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信号特点及各向异性。资料与方法 对20名正常人行DTI,分析其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男女之间比较,同一部位的ADC及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结构而言,左右侧的ADC或FA值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图上脑脊液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其余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较低信号,且信号差别不大。侧脑室体部内的脑脊液与其他ROI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ROI之间的ADC值则无差异(P〉0.05)。FA图可以清晰反映脑白质纤维,呈明显的高信号。不同白质纤维的FA值不一致,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最大,并与胼胝体膝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测量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按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外囊逐渐降低。侧脑室体部内脑脊液的FA值最低。结论 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及信号不同。ADC图主要体现脑脊液与其他脑组织的差异,而FA图可以清晰显示脑内的白质纤维,并能定量反映不同部位各向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脑白质细微病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HIV阳性者(阳性组)和83例HIV阴性者(对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TI扫描.测定双侧内囊前支、内囊后支、内囊膝、胼胝体膝部、压部及双侧胼胝体干脑白质感兴趣区(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FA值及ADC值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组双侧内囊前支及内囊膝、胼胝体膝部及双侧胼胝体干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双侧内囊前支、后支、膝部及双侧胼胝体干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通过FA值和ADC值的异常改变而发现HIV阳性患者内囊及胼胝体区脑白质结构的细微病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合并脑瘫患儿术后脑白质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为PVL合并脑瘫患儿15例作为病例组,另选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及DTI检查,并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图,测量病例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皮质脊髓束(内囊膝、内囊后肢、大脑脚及脑桥水平)、基底节区核团(尾状核、豆状核)感兴趣区的FA值差异.结果 双侧内囊膝、内囊后肢、脑桥、胼胝体压部、膝部及双侧大脑脚的FA值在病例组治疗前、后(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豆状核、尾状核的FA值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双侧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膝部任意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双侧内囊膝、脑桥、双侧大脑脚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双侧内囊膝、脑桥、双侧大脑脚治疗前与对照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技术可显示脑白质细微结构变化,其FA值在PVL合并脑瘫患儿术后脑白质恢复中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 )评估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脑结构损伤情况。方法25例急性(5.0 d±1.44 d) CO 中毒患者和37例性别、年龄、利手、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 DTI 扫描,获得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像,并分别测量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黑质、海马、额叶白质(侧脑室前角前下方、侧脑室体部上方)、尾状核头、苍白球、丘脑、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枕叶白质(视中枢)、顶叶白质(侧脑室体部上方)及胼胝体膝部、压部共26个感兴趣(RO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组间配对 t 检验。结果病患组双侧苍白球、双侧内囊前肢、双侧黑质、右侧小脑、左侧额叶下部白质、右额叶上下部白质、胼胝体膝部的 FA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病患组右侧黑质、左侧苍白球的 ADC 值显著降低(P <0.05),病患组右额叶上下部白质及双侧枕叶白质 ADC 值显著升高(P <0.05)。结论急性 CO 中毒患者广泛脑微结构受损,提示脑微结构的原发损伤可能是 CO 中毒迟发性脑病潜在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扩散张量成像中施加不同数量的梯度磁场方向对扩散的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参数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对24名正常人进行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分别施加6个和25个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分别测得2个梯度方向所获得FA图和ADC图的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白质的FA与ADC值,进行比较. 结果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b=0.1000 s/mm^2),6个方向与25个方向,相应部位的FA和ADC值的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 结论磁共振扫描选择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时,在不影响各定量值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扫描时间,6个方向是扩散张量成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细微结构异常。资料与方法 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8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胼胝体压部的ADC值和FA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内ADC、FA值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白质纤维束可能存在细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