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三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3~4μg/mL,靶控丙泊酚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芬太尼6μg/kg,顺式阿曲库胺2 mg/kg,且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到40~60时行气管插管,A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2μg· kg-1· h-1维持,B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4μg· kg-1· h-1维持,C组靶控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0.6μg· kg-1· h-1维持,顺式阿曲库胺按照2μg· kg-1· min-1维持,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在唤醒期间均完成运动和感觉测试,苏醒后三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唤醒时间分别为(10.0±1.8)min、(11.0±2.4)min、(15.0±2.1)min,A、B两组在短时间内唤醒患者,C组唤醒时间长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2.69,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中,以0.4μg· kg-1· h-1右美托咪定唤醒效果最佳,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无呼吸抑制且不延长苏醒时间,是良好的唤醒麻醉镇静镇痛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对关节镜手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97例,应用布比卡因(13 mg)进行椎管内麻醉后,10 min内完成右美托咪定(0.8 μg/kg)静脉注射,并分别用不同剂量恒速维持:A组32例,生理盐水;B组33例,右美托咪定0.25 μg/(kg·h);C组32例,右美托咪定0.5 μg/(kg·h).在手术过程中记录HR、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在恢复期间进行Aldrete改良评分(Modified Aldrete score,MAS评分).结果 3组患者的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输注右美托咪定期间BIS均逐渐下降.维持注射前50 min内,3组间BI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恒速维持期60 min后BIS显著上升,B组分别在90 min显著上升(P<0.05).在进入恢复室40 min内,A组麻醉后恢复期的MAS评分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手术前10 min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8 μg/kg),能够使患者在50 min内保持镇静;用右美托咪定0.25 μg/(kg·h)进行恒速维持,可有效保证80 min手术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志波 《中国药房》2015,(9):1187-1189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中的全身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拟行盆腔脓肿清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患者采用DIPRIFUSOR靶控输注系统注入丙泊酚注射液,初始血药浓度为0.5 mg/L,等待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以0.3 mg/L维持血药浓度并逐渐递增至适宜的镇静深度,于关闭腹膜时停止给予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泵注10 min,并以0.5μg/(kg·h)持续泵注,于腹腔冲洗前停止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输入镇静药物前(T1)、术中30 min(T2)、手术完毕患者清醒后(T3)不同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3时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时的BIS均显著低于同组T1、T3时,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的麻醉效果较丙泊酚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联合静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静、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利多卡因组(L组,n=20),术前予利多卡因1.5 mg·kg-1静注后,以1.5 mg ·kg-1·h-1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组(D1组,n=20),术前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1,10 min内静脉泵注后,以1.5 mg·kg-1·h-1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组(D2组,n=20),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10 min内静脉泵注后,以1.5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至术终。比较3组患者苏醒期改良OAA/S评分达到3级及BIS达到80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3, Ce80);术后1 h,6 h及24 h的VAS评分(VAS1~VAS 24);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3组患者苏醒期改良OAA/S评分达到3级及BIS达到80时各组间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1、D2两组术后1 h VAS值较L组明显降低(P<0.05),D1、D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及24 h的VAS值,D2组明显低于L、D1组(P<0.05),L组与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药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6μg·kg-1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术后急性疼痛,优化患者短期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中,对比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相关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啶组,随机、单盲法试验。根据躁动-镇静评分(RASS)、谵妄评定方法判断两组镇静效果及谵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达到目标镇静范围内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起效时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谵妄发生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啶组对比丙泊酚组表现为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而低血压发生率右美托咪啶组则低于丙泊酚组。脱机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3.2天;丙泊酚组平均为6.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U留住时间,右美托咪啶组平均为5.1天,丙泊酚组平均为10.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因具有清醒镇静,易唤醒的特点,使得其在AECOPD患者的镇静中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合并腺样体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患儿80例,年龄3~13岁,体重12~42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泵注10 min,继之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均在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采用4分法评估并记录患儿手术后躁动情况,并记录出现躁动后需静注丙泊酚镇静的例数。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观察:D组较C组明显减少(P〈0.05);躁动后处理比较:D组需给予丙泊酚镇静4例(10%),C组需给予丙泊酚镇静13例(32.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可安全地应用于儿科扁桃体合并腺样体住院手术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清醒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 98例确诊肺部感染需行纤支镜检查的心脏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50例,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1为首剂量,0.5~1.0μg·kg-1·h-1为维持剂量;丙泊酚组48例,以丙泊酚1~1.5 mg·kg-1为首剂量,2~4 mg·kg-1·h-1为维持剂量实施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T0)、检查开始时(T1)、检查开始后5 min(T2)、检查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HPP)的变化,同时记录各时点ST段及T波变化,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丙泊酚组T2、T3时MAP和HR均高于T0时,T2、T3、T4时HPP均高于T0时(P<0.05);T3时丙泊酚组MAP、HR、HPP水平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T1时右美托咪定组心电图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为25%,高于丙泊酚组(4%,P<0.05)。右美托咪定组发生呛咳14例、体动12例、喉痉挛4例,丙泊酚组分别为26例、23例、10例,右美托咪定组呛咳、体动、喉痉挛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对于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清醒患者,与丙泊酚相比,以右美托咪定镇静实施纤支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用于剖宫产患者术中镇静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胎儿剖出后即刻注射咪达唑仑1 mg并且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维持量0.6μg/(kg·h);丙泊酚组在胎儿剖出后即刻注射咪达唑仑1 mg并且泵注丙泊酚2 mg/(kg·h)。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患者镇静程度OAA/S评分、术中知晓率、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SpO2<94%)、恶心呕吐发生率、寒战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镇静程度OAA/S评分及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恶心呕吐及寒战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1,P<0.05),且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丙泊酚更适用于剖宫产患者的镇静,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在妇产科手术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成两组:丙泊酚组(n=51)应用丙泊酚治疗,右美托咪定组(n=51)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就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镇静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右美托咪定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优于丙泊酚组(P0.05);(2)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5min、术后15min、术毕的镇静评分均高于丙泊酚组(P0.05);(3)右美托咪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84%,低于丙泊酚组的23.53%(P0.05)。结论:相较于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在妇产科手术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更佳,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状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在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为基础的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探讨其对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实验组D1、实验组D2。D1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2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2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D2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4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4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C组同法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完成后开始丙泊酚TCI输注麻醉诱导血浆靶浓度3μg·mL-1,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3.5 ng·mL-1,静脉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1、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观察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3 min(T6)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中和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 T2时D2组BIS明显低于T1时和C组(P<0  相似文献   

12.
张坤鹏 《淮海医药》2014,(5):446-44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儿苏醒期躁动( EA)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4~11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I)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唑安定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插管,I组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异丙酚4~6 mg· kg-1· h-1,手术结束同时停止输注。 S组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吸入七氟醚1.2~1.8 MAC,手术结束同时停药。 EA按照5点法进行评估。结果 I组EA评分平均低于S组(P<0.05),EA发生率(25%)明显低于S组(60%)。结论 OSAS手术患儿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后EA的发生率低于七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适合剂量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1.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 kg-1,并以起始剂量0.2 μg.kg-1.h-1泵注维持,泵注速度每次增减0.1 μg.kg-1.h-1以维持跳动 镇静(RASS)评分为-2分.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 观察并记录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22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状态;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各观察时间点心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有更好的舒适度评价和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推荐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维持剂量为0.2~0.3 μg.kg-1.h-1. 结论 静脉泵注0.5 μg.kg-1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继以0.2~0.3 μg.kg-1.h-1维持,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的镇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区段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乳房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年龄编号,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4组:单纯肋间神经阻滞组(INB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D1、D2、D3组),D1、D2、D3组均予0.7μg·kg-1右美托咪啶负荷量后分别给予0.25μg·kg^-1·h^-10.5μg·kg^-1·h^-11μg·kg^-1·h^-1右美托咪啶维持量。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在肋间神经阻滞开始前(T0),麻醉后30min(T1)、切皮时(T2)、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T3)、手术后1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AS)等指标,并对总体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D2、D3组在T1~T3时点上的MAP和HR明显低于INB组和D1组,但D3组心动过缓、低血压有明显发生(P〈0.05)。D2、D3组的术中(T2、T3)及术后(T4)时点的VAS评分低于INB组和D1组;RAMSAY评分D1、D2、D3组优于INB组,但D3组存在过度镇静现象(P〈0.05)。结论:0.5μg·kg^-1·h^-1持量的右美托咪啶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镇静、镇痛更满意,呼吸、循环平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ICU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20例。D组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20min内静脉泵入,每1h依据Ramsay评分调整药物泵入剂量为0.2~0.7μg/(kg·h);P组予丙泊酚负荷剂量lmg/kg静脉注射,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维持剂量为O.5~3mg/(kg·h)。每2h进行数字疼痛评分(NRS),当NRS评分大于4分时给予芬太尼1μg/kg;达到拔管备件者拔出气管导管。结果与P组比较,D组镇静效率明显较高(P〈0.05),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停药后苏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用药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谵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ICU的镇静、镇痛效果好,苏醒快,可缩短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谵妄发生率低,是ICU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16.
施丽  程英莉 《中国药房》2010,(18):1691-1692
目的:比较丙泊酚配伍芬太尼与氯胺酮配伍地西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378例要求无痛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238例,静脉推注丙泊酚2.0~2.5mg·kg-1、芬太尼0.05mg;B组140例,静脉推注氯胺酮0.3~0.5mg·kg-1和地西泮5mg;观察2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A、B组术中无痛率分别为93.7%、90.7%(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0.08±5.67)min、(15.50±3.47)min(P<0.05)。推注丙泊酚速度为50~60mg·min-1时,有4.72%发生呼吸暂停;推注速度为30~40mg·min-1时,则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2组出血量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与氯胺酮配伍地西泮在人工流产术中均有明显镇痛和宫颈松弛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方法:年龄18~6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病情为Ⅰ~Ⅱ级、择期行全麻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0例纳入研究,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2组患者给药顺序如下:(1)静脉滴注马来酸咪达唑仑0.03 mg/kg;(2)利多卡因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 mg/kg,之后持续滴注33μg.kg-1.min-1,对照组等速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之后持续滴注0.2μg.kg-1.min-1;(4)静脉滴注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为1 mg/L,每次以0.3 mg/L上调,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0~60;(5)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监测和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BIS、心率、有创动脉血压(IAP)、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鼻咽温、阿托品或麻黄碱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的差异。监测利多卡因组患者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9)岁;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1)岁。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麻黄碱或阿托品和硝酸甘油用量、BIS、IAP、鼻咽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合并症。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分别比较如下:气管插管时,(1.9±0.4)mg/L比(2.4±0.4)mg/L,(1.2±0.4)mg/L比(1.6±0.4)mg/L;器官切除时,(2.0±0.5)mg/L比(2.7±0.7)mg/L,(2.0±0.5)mg/L比(2.7±0.7)mg/L;关胸时,(1.7±0.4)mg/L比(2.2±0.7)mg/L,(1.8±0.4)mg/L比(2.3±0.7)mg/L;拔管时(0.8±0.2)mg/L比(0.9±0.2)mg/L,(0.9±0.2)mg/L比(1.0±0.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120、240 min和手术结束时血清利多卡因浓度分别为(2.24±0.53)、(2.20±0.42)、(2.45±0.73)和(2.31±0.75)mg/L,均低于中毒浓度(8 mg/L)。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可增加丙泊酚诱导和维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与作用特点。方法选择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与咪唑安定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先负荷量后改为维持量。两组均根据Ramsay分级标准,通过调整用量控制患者在Ramsay评分Ⅲ~Ⅴ。分别记录起效时间、达到期望镇静效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顺性遗忘率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丙泊酚组平均起效时间、达到期望镇静深度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分别25s、1.5min、15.3min,均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59.3s、3.0min、58mim)(P〈0.05);丙泊酚组再入睡、恶心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顺性遗忘率均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丙泊酚组比咪唑安定组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大(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能达到ICU镇静要求;丙泊酚比咪唑安定起效快、达到预期镇静的时间短、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咪唑安定对心血管和呼吸循环的影响较丙泊酚小,顺性遗忘好,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9.
左西孟旦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飞  刘仁光  姜凤伟 《中国药房》2011,(30):2856-2858
目的:评价对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注射左西孟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0例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米力农注射液),米力农注射液初始负荷量为25μg·kg-1,注射时间10min,随即以0.25μg·kg-1·min-1静脉滴注,1h后增加到0.5μg·kg-1·min-1并持续23h,上述治疗共2次(48h);试验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左西孟旦注射液),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负荷量为12μg·kg-1,注射时间10min,随即以0.1μg·kg-1·min-1静脉滴注,1h后增加到0.2μg·kg-1·min-1并持续23h,上述治疗共2次(48h)。治疗48h后比较2组的临床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心输出量(SV),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8h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32.5%(13/4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17.5%(7/40)(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均值分别为6.4%、4.5%(P>0.05),每搏心输出量(SV)上升均值分别为11.1、2.8mL(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和全身临床状况显著改善。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22.5%)(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钾、低血压以及室性早搏。结论:与米力农比较,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鼻腔及咽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作用。方法鼻、咽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麻醉方法相同。术毕入恢复室后右美托咪定组静脉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并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至拔气管导管,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入室、拔管和出室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麻醉后恢复评分(AS)、躁动-镇静评分(RASS)、疼痛评分(CPOT)等。结果 2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入室时2组MAP、HR和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和出室时右美托咪定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RSS和AS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和出室时右美托咪定组的RASS和CPOT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麻醉后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增强镇痛效果并稳定循环,促进平稳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