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 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37mAb对宫颈癌患者CIK细胞的功能调节。方法分离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CD137mAb为实验组(CD137-CIK组),同时对照组加入鼠IgG1同型对照(IgG1-CIK组)。动态观察CIK细胞体外增殖;流式检测CIK细胞凋亡率、细胞表型及CD3+CD56+细胞内因子的表达;LDH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两组CIK细胞均有很强的增殖活性,实验组细胞浓度最高达(20.92±3.57)×106/mL,对照组为(14.02±2.68)×106/mL(P<0.05);第2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CD3+CD56+细胞比例分别达到(35.48±5.46)%和(25.12±4.18)%(P<0.05);CD137-CIK组细胞凋亡坏死率明显低于IgG1-CIK组;实验组CIK细胞体外杀伤宫颈癌HeLa细胞株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检测CD137-CIK组中CD3+CD56+细胞内IL-2,IFN-γ表达上调,IL-4,IL-10表达下调。结论 CD137mAb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IL-15对CIK细胞NKG2D表达及对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常规培养的CIK细胞(常规组)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常规培养体系中加入IL-15后CIK细胞(IL-15组)的NKG2D表达情况;MTT法检测IL-15组及封闭NKG2D受体的CIK细胞对MDA-MB-231、SKBr-3等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培养后的各个时段,IL-15组CIK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56+细胞及总CIK细胞群的NKG2D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培养14、21d的IL-15组CIK细胞对MDA-MB-231和SKBr-3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KG2D单抗可以下调CIK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效应,而对SKBr-3细胞的杀伤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IL-15可以增加CI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NKG2D途径是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增强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株A549肿瘤冻融抗原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与CIK细胞混合培养后对A549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制备肿瘤抗原(Ag),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分别制备DCs和CIK细胞;用负荷Ag的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诱导Ag-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MTT法检测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A549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脐血DCs高表达CD86、CD40,中度表达CD83和CD80,低表达CD11c。实验组细胞(Ag-DC-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能力(6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肿瘤抗原负荷的DCs能增强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DCs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顺铂(DDP)对胃癌耐顺铂细胞株SGC7901/DDP及亲代敏感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DDP及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A)组、DDP作用(B)组、CIK细胞作用(C)组和CIK细胞联合DDP(D)组.MTT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mdr-1基因mRNA表达和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结果 与SGC-7901细胞相比,DDP对SGC-7901/DDP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降低(P<0.05),耐药指数为1.73.在SGC-7901/DDP细胞中,C、D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A组,且与SGC-7901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相比,D组对SGC-7901/DDP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明显升高,逆转倍数为1.41.C、D组SGC-7901/DDP细胞中mdr-1基因mRNA、P-gp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CIK细胞与DDP的联合应用使SGC-7901/DDP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可能与CIK细胞下调mdr-1基因mRNA、P-gp蛋白表达及增加SGC-790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 γ、CD3McAb、IL-2诱导、培养,获得CIK细胞.FACS检测CIK细胞的表型;用CFSE标记靶细胞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 CIK细胞高度表达CD3、CD8 、CD3 CD8 、CD3 CD56 ,依次为089.33%、46.26%、58.98%、30.83%.CIK对NK敏感的K562及不敏感HL60、Hela均表现出较强杀伤活性.结论 细胞因子IFN γ、CD3McAb、IL-2体外诱导的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及非MHC限制性.  相似文献   

7.
刘鹏江  邓琦  穆娟  白雪  李玉明 《天津医药》2011,39(9):809-812
【摘要】目的 重组人纤维蛋白片段(RetroNectin)包被培养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扩增效率和活性更为理想的免疫活性细胞,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RetroNectin联合抗CD3单抗包被与传统方法培养获得CIK细胞,检测各组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效率、上清液细胞因子含量、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增殖过程中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不同RetroNectin浓度组CIK扩增倍数依次为254.31±41.03倍、233.35±50.12倍、174.29±32.83倍;传统方法CIK培养组为102.01±31.27(P<0.05)。②包被组培养上清液IL-2、IL-12、TNF、IFN-γ分泌高于传统培养方法组(P<0.05)。③CIK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RetroNectin包被组亦高于传统方法培养组(P<0.05)。④RetroNectin包被培养过程中细胞凋亡率较传统培养方法下降(P<0.05)。⑤细胞增殖、杀伤活性12.5ug/mL、9.375ug/mL的RetroNectin包被组均高于6.25ug/mL组(P<0.05),且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troNectin包被技术应用于CIK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增殖率和活性更高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一种值得临床推荐的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异体CI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CIK细胞,以自体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异体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自体CIK细胞(P<0.01),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较相同条件下自体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培养7 d,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水平均比自体CIK细胞培养的水平高(P<0.05),对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自体CIK细胞(P<0.01)。结论异体CIK细胞比自体CIK细胞有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CIK),研究其增殖、免疫表型变化及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进行诱导,扩增培养CIK细胞,细胞计数检测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MTT法检测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B淋巴瘤细胞系BJAB、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CIK细胞在第5天开始进入快速增殖阶段,20 d后增殖为原种植细胞数的182倍,免疫表型为CD3+(97.83±1.03)%、CD3+CD8+(77.12±1.60)%、CD3+CD56+(27.58±2.02)%。CD3+、CD3+CD8+、CD3+CD56+的比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增殖迅速(P<0.01);培养第13天,细胞杀伤效靶比为40∶1的情况下对细胞系进行杀伤,K562为(88.89±7.22)%、BJAB为(75.42±9.52)%、A549为(63.19±5.67)%、MCF-7为(43.53±6.31)%、HepG2为(42.63±7.69)%,CIK细胞对以上细胞系均有明显的杀伤活性。结论通过细胞因子的诱导培养,可以在体外大量增殖CIK细胞,CI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以两种不同方式负载大肠癌细胞株体外刺激淋巴细胞的抗瘤活性.方法 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分别负载热休克诱导凋亡的大肠癌细胞株和肿瘤细胞裂解物,以此刺激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大肠癌细胞株为靶细胞.MTT法测定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负载热休克大肠癌细胞的DC 与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都显示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但前者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负载热休克肿瘤细胞的DC是一更为有效的负载方式.  相似文献   

11.
CIK细胞诱导及对K562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并扩增CIK细胞,以LAK细胞作比较,检测CIK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面标志CD3、CD56,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系杀伤活性.结果 CIK细胞第二周进入快速增殖期,到第21d扩增倍数超过120倍,CD3 、CD56 细胞扩增倍数达15倍以上;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优于LAK细胞.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杀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并观察CIK细胞治疗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副反应。方法35例乳腺癌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出CIK细胞培养后,观察CIK细胞表型,用MTT法测体外细胞毒活性;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定剂量的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反应、不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1例,近期有效率为85.71%,疾病控制率为88.57%,无肿瘤进展时间为2~31个月,中位无肿瘤进展时间为15个月。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当效靶比为16:1时,CIK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为77.06±11.62。与CIK细胞回输前相比,患者CD3^+,CD4^+,CD8^+均有明显的升高(P〈0.001)。35例患者在输注CIK过程中1例出现一过性发热(37.5℃)反应。结论CIK细胞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亦是新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细胞,结合传统的手术和化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耐药乳腺癌裸鼠模型免疫治疗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庞华  司玉玲  綦振家  王英娟  王亮  李世俊 《天津医药》2011,39(12):1136-1140
目的 耐药乳腺癌表现为治疗效果差,转移率高,死亡率高的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性疾病。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树突细胞(DC)辅助下,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可能超过T细胞。本实验利用DC与CIK联合培养,比较在不同条件下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杀伤效应。 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分别诱导为树突细胞(DC)和CIK细胞,将人类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细胞的冻融物抗原冲击DC(AP-DC),分别将DC与CIK细胞共培养(AP-DC+CIK 、DC+CIK),CIK细胞单独培养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分泌IL-12、TNF-α、IFN-γ和IL-2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毒效应。结果 DC和CIK细胞共孵育,使CIK细胞的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及分泌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增高,DC的成熟表型和分泌IL-12的水平增加,其中均以AP-DC+CIK组增高最为明显,和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的细胞毒效应,AP-DC+CIK组杀伤效应最强, 与DC+CIK组和CI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耐药肿瘤抗原负载的DC与CIK共同作用后,其对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抗瘤免疫能力最强,为临床治疗耐药肿瘤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4.
引流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俭  陈作严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171-1173
目的 从胃癌患者引流淋巴结中分离和定向诱导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 (DC) ,观察其经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 )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手术切除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 ,提取单个核细胞 ,将贴壁生长的细胞用细胞因子rhGM CSF、rhIL 4、rhTNF α联合诱导培养DC ,然后用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DC并作用CIK细胞 ,最后检测CIK细胞杀伤三种靶细胞 (自身胃癌细胞、K5 6 2和SGC 790 1细胞 )的活性。结果 胃癌患者转移引流淋巴结中的贴壁细胞 ,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 ,DC含量可达 4 5 %。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的引流淋巴结DC活化的CIK细胞 ,杀伤自身肿瘤细胞活性达 79 3% ,单纯CIK细胞为 3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对K5 6 2和SGC 790 1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贴壁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扩增出大量DC :DC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后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此结果为肿瘤DC的免疫治疗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过激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领域[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抗肿瘤细胞[2],以其体外增殖数量大、对肿瘤杀伤活性强、抗瘤谱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并大量扩增,制备成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应用该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IK组12例和对照干扰素组21例,所有病例均按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结果 CIK细胞可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和HBV-DNA复常,疗效高于干扰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对治疗慢性乙肝有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无菌取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细胞因子诱导为DC,用EMT6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检测经DC免疫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建立EMT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肿瘤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观察致敏DC免疫对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致敏DC诱导生成的特异性CTL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作用,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致敏DC注射免疫后,小鼠移植瘤得到抑制,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均显示了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鑫  李平  张梅  陈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27-1928
目的 分离乳腺癌MCF-7细胞系中的侧群细胞(SP)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系分成SP和非SP细胞两个亚群.对两个亚群细胞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增殖能力.结果 MCF-7细胞株中分选出SP细胞占(6.5±0.4)%;SP细胞的体外克隆形成率为(38.5±9.4)%,高于非SP细胞的(8.4±2,6)%(t=5.34,P<0.05).结论 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SP细胞富集了乳腺癌于细胞,其增殖能力强于非SP细胞,表明SP表型的肿瘤细胞在乳腺癌的生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方法的简称,就是抽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主要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多种细胞因子等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效应的异质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时经过复制和汇居过程,使它们的数量和活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后将它们回输给患者,增强其机体抗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CpGODN和CD28/CD80单抗共刺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s)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作用,为结直肠癌的过继免疫治疗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PBLs的分离与体外培养;CD28/CD80共刺激活化PBLs;用含共刺激活化PBMC或/和CpGODN的100ml/L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测生长曲线。MTT法检测活化细胞的体外淋巴细胞毒作用,并用电镜观察效应细胞杀伤的结肠癌细胞超微结构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相关凋亡情况。结果CpGODN本身对HT-29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0.05),CD28/CD80共刺激活化PBLs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杀伤作用明显(P<0.01),CpGODN与CD28/CD80共刺激活化PBLs合用,对HT-29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CpGODN单独对HT-29细胞杀伤作用(抑制率92.31%vs68.00%,P<0.01),亦大于单独应用CD28/CD80共刺激活化PBMC对HT-29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CpGODN增加了HT-29细胞对共刺激活化PBMC的敏感性。电镜结果显示,效应细胞作用24h肿瘤细胞就部分发生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可见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效应细胞HT-29细胞72h明显凋亡。结论联合应用CpGODN可以提高单抗协同诱导的效应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杀伤作用,而坏死细胞进一步增多说明效应细胞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两条途径来实现抑制杀伤作用从而说明活化的淋巴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是通过坏死及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