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成年受试者给予来氟米特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ARAVA?)在空腹和餐后状态时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单剂量、单周期、平行给药的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50例)和餐后(50例)服用20 mg来氟米特片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特立氟胺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8.3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空腹组和餐后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和AUC0-72 h的几何均值比值(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90%置信区间均介于80%~125%的等效范围内。试验共发生117例次(空腹68例次,餐后49例次)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及餐后服用的情况下生物等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老年人利伐沙班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为临床用药剂量调整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利伐沙班理化参数、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数据。利用GastroPlusTM软件建立健康成人模型并外推至老年人,采用视觉检验及折叠误差法对模型进行评估。PBPK模型模拟不同年龄分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评估大出血风险,对老年人用药剂量提出调整建议。结果:75~85岁老年人群在服用单剂量20 mg利伐沙班片剂时的血浆药物暴露量是20~44岁年轻人的1.82倍, 大出血风险为4.71%,建议服用剂量调整为15 mg qd;45~59岁、60~74岁人群无需调整剂量。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利伐沙班PBPK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人群PK特征,并为临床用药调整剂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多剂量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抗哮喘药)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方法9名受试者第1天和第8天服药1次,第3~7天每天服药2次,每次50μg,观察不良事件,用HPLC-MS/MS测定血浆和尿样中川丁特罗的浓度,用WinNonLin 5.0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9名受试者多剂量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后,有1名受试者出现1个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程度均为轻度,未经任何治疗自行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50μ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为(20.2±4.5)、(23.9±6.9)pg·mL~(-1);t_(max)分别为(1.8±1.3)、(1.0±0.5)h;t_(1/2)分别为(17.7±7.1)、(16.9±4.3)h;AUC_(0-tn)分别为(119.9±60.0)、(123.5±49.6)pg·h·mL~(-1)。结论中国健康受试者多剂量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50μg是安全的、能够耐受的;连续给药未见蓄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组方、不同来源氯沙坦钾口服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寻找引起药代动力学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药理研究所近几年氯沙坦钾口服制剂氯沙坦药代动力学试验数据;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不同研究氯沙坦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SPSS 24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 不同厂家不同组方、相同厂家相同组方以及同一实验室同期试验的氯沙坦钾口服制剂的氯沙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聚类分析可分为4个亚类,one-way anova分析显示亚类间Tmaxt1/2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200和0.138,但Cmax和AUC0-∞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组方因素、厂家因素、研究因素可导致氯沙坦钾药代动力学差异;遗传因素可能是影响氯沙坦钾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索磷布韦及其代谢产物GS-331007和GS-566500的主要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共入组1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四个周期;前三周期为单次给药(低剂量400 mg空腹组、高剂量800 mg空腹组和低剂量400 mg高脂餐组)药代动力学试验;第四周期为多次给药(低剂量400 mg空腹组)药代动力学试验。采用HPLC-MS/MS测定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人血浆中索磷布韦及其代谢产物GS-331007和GS-566500的浓度。结果:索磷布韦及其代谢产物GS-566500的暴露与剂量有成比例增加趋势。在多次给药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蓄积现象。与空腹相比,餐后状态下索磷布韦的Cmax变化不大,AUC增加约30%;GS-331007的Cmax和AUC分别减少约30%和10%;GS-566500的Cmax和AUC分别增加约15%和25%。饮食对索磷布韦、GS-331007和GS-56650的Tmax无显著影响。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退出的不良事件,所有受试者耐受性良好。结论: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开展的索磷布韦片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药动学特征和安全性与国外研究数据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平喘药)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试验设计,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25、50、100μg,观察不良事件,用HPLC-MS/MS测定血浆和尿样中川丁特罗的浓度,用WinNonLin 5.0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30名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后,有2名受试者出现2个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程度均为轻度,未经任何治疗自行恢复.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单次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25、50、100 μ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2.2±4.2)、(20.0±4.3)、(48.6±14.3)pg·mL-1;tmax分别为(1.1±0.5)、(1.8±1.2)、(1.3±0.4)h;t1/2分别为(19.9±6.4),(18.0±6.7)、(17.7±8.6)h;AUC0-tn分别为(80.5±43.0)、(116.7±57.5)、(215.7±64.5)pg·h·mL-1;Ae分别为(1.7±0.5)%、(2.1±0.8)%、(1.9±0.3)%.结论 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川丁特罗片25~100 μg安全、可耐受;且其体内过程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脑心通胶囊有关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获取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脑心通胶囊临床安全性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标化及整合,形成脑心通胶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文献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发生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5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54篇,个案报告2篇,不良事件监测2篇;报告不良反应共计213例,其中ADR的临床表现31个,累及9个器官/系统损害,以胃肠系统损害(67.2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5.79%)和全身性损害(7.69%)为主;有记录的ADR转归及预后情况(141例,66.2%)均良好。结论: 通过文献研究可获取脑心通胶囊的ADR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损害情况,ADR转归及预后情况;但整体ADR发生情况的描述不够详细,对ADR的发生时间等信息缺失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受文献中临床研究样本量的限制而差别较大;有待规范临床研究文献中对ADE/ADR发生情况描述的内容,提高安全性有效信息的获取;目前描述性文献研究在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有效信息中可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明美托洛尔对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对照组:灌胃给予伊伐布雷定(1.0 mg·kg-1),实验组:相继灌胃给予美托洛尔(1.0 mg·kg-1)和伊伐布雷定(1.0 mg·kg-1),比较两组间伊伐布雷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原代肝细胞,分为对照组:伊伐布雷定(0.2、0.5、1 μmol·L-1),实验组:美托洛尔(0.5、1.0、2.0 μmol·L-1)+伊伐布雷定(0.2、0.5、1 μmol·L-1),探讨美托洛尔对伊伐布雷定肝脏摄取的影响。结果: 合用美托洛尔后,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了121.70%、123.14%、119.80%,而CLz/F值降低了5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美托洛尔明显抑制肝细胞对伊伐布雷定的摄取,抑制作用随美托洛尔的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 美托洛尔可以影响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与抑制伊伐布雷定肝脏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注射用双氢青蒿素(抗疟有效成分)单次静脉滴注后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 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静脉滴注双氢青蒿素40、80和160 mg,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双氢青蒿素浓度,用WinNonLin软件根据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事件.结果 3组受试者分别单次静滴双氢青蒿素40、80、160 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561.5±127.4)、(1080±210)、(2533±503)ng·mL-1,t1/2分别为(1.69±0.52)、(1.88±0.66)、(1.92±0.53)h,AUC0-t分别为(575.6±98.7)、(1370±289)、(2893±649)ng·mL-1·h;Cmax和AUC0-t与剂量的线性关系良好,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成比例增加.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单次静滴双氢青蒿素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体内过程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剂量在40~160 mg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并考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受试和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空腹试验设计。入组的30例健康受试者按照30μg·kg-1·min-1的速度缓慢静脉滴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3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丙泊酚的浓度,计算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脑电双频指数(BIS),计算两种制剂的药效学参数;记录试验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 29例受试者进入药代动力学参数集,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0.46(0.41,0.53),0.46(0.41,0.53)h;Cmax分别为(578±156),(592±143)ng·mL-1;AUC0-t分别为(393.42±78.60),(425.74±92.98) h·ng·mL-1;AUC0-∞分别为(416.9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兰替胃康片(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单次给药组38名健康志愿者分为7个剂量组,分别给予奥兰替胃康片100,300,600,1 000,1 600,2 400和3 000 mg (1片,n=4;3片,n=4;6片,n=6;10片,n=6;16片,n=6;24片,n=6;30片,n=6)。多次给药组12名健康志愿者分为2个剂量组,分别给予奥兰替胃康片200 mg(2片,n=6)或400 mg(4片,n=6),tid,连续给药7 d。观察受试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彩色B超及不良事件。结果:共32名健康志愿者完成了耐受性试验。单次、多次试验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单次给药试验和多次给药试验中,受试者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单次给药1 000 mg组发生了5例不良事件,很可能与试验药物有关;1 600,2 400,3 000 mg组停止进行试验。多次给药试验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奥兰替胃康片在100~600 mg范围内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为600 mg。多次给药每次200~400 mg,tid,连续7 d安全且耐受性好。推荐的II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为每次400 mg,ti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羟氯喹补充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纳入联合或单用羟氯喹对比常规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结局指标为尿蛋白缓解率、尿蛋白定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血肌酐水平,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包括7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联合羟氯喹比对照组达到更高的尿蛋白缓解率(总有效率)(RR=2.26,95% CI:1.08~4.75,P=0.03),更低的尿蛋白定量(SMD=-0.61,95% CI:-1.09~-0.13,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76,95% CI:0.50~6.15,P=0.38)。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对于IgA肾病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羟氯喹补充治疗的疗效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GCP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42名18~50岁健康成人,将受试者随机分至0.10~0.45mg7个剂量组,每组6名,男女各半,分别接受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考察药物耐受性。结果: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耐受性试验中,各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条件均衡,具较好可比性。因剂量至0.30mg时,不良事件(恶心、呕吐)在该组发生率超过50%,故于该剂量组试验完成后终止了下一剂量组试验,仅有4个剂量组共24名健康受试者完成了本试验。24例受试者完成的4个剂量组耐受性试验中,给药后实验室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出现10例(共15例次)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但均可耐受,且为一过性反应,于给药后1h内自行消失。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0.25、0.30mg组(共7例12例次),而低剂量组(0.10、0.20mg)仅有3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15例次不良反应中,头晕、恶心有10例次,呕吐有5例次;整个试验过程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24名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单次皮下注射rhGLP-1(7-36),最大剂量至0.2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为最大耐受剂量。而单次给药剂量至0.25mg或0.30mg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最大耐受剂量为0.20mg。建议单次用药剂量不宜超过0.20mg。在Ⅱ期临床试验中需严密观察恶心、呕吐这些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金玉康胶囊Ⅰ期耐受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分别单次口服金玉康胶囊150,300,450,600,750和900mg;连续给药组以750mg·d-1剂量连续服药7d.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结果:在单次服药150~900mg及750mg·d-1连续服药7d的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对健康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头晕头痛、口干,个别有恶心呕吐.结论:在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剂量沃替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的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筛选关于沃替西汀治疗MD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6篇RCT共计7 893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安慰剂相比,采用沃替西汀5 mg、10 mg、20 mg治疗可显著降低MDD患者MADRS评分值、GCI-I评分值、提高患者治疗应答率;对MADRS评分、CGI-I评分的改善,其疗效呈明显的剂量依耐性,而在治疗应答率方面,各剂量组差异不大;15 mg剂量沃替西汀相较于其他剂量组,对MDD改善不显著,可能与其样本数及人群种族、区域差异相关;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沃替西汀各剂量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高剂量沃替西汀组(15 mg、20 mg)的ADR发生率较低剂量组明显增高,但其症状大都轻微、可逆、可耐受,总体用药安全性较好。结论: 沃替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羟戊基苯甲酸钾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一剂量递增的单中心临床研究。合格的46例受试者随机进入5个递增剂量试验组(100 mg、200 mg、300 mg、400 mg和500 mg),100 mg和500 mg剂量组8例,其余各组10例,每个剂量组中有2例受试者口服安慰剂。用药后对受试者临床观察,定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46例受试者全部完成了研究,研究期间,共有6例受试者发生10例次不良事件,试验组有5例受试者发生9例次不良事件,对照组有1例受试者发生1例次不良事件。试验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碰伤、谷丙转氨酶(GPT)升高、血清淀粉酶(S-Amy)升高、肌酸激酶(CK)升高。结论在100~500 mg剂量范围内单次口服羟戊基苯甲酸钾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1):1964
 目的:研究单次和多次静脉滴注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氯化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单次给药试验共入选26名健康志愿者,分为5个剂量组,由初始剂量150 mg开始,在耐受性较好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至300,450,600,750 mg。连续给药试验在单次给药试验结束后进行,共入选2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150和300 mg两个剂量组,连续5 d,qd。试验中多次进行生命体征、心电图、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严密观察不良事件。结果: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部分实验室检查值异常和心电图异常,不良事件的程度均为轻度,均未经处理而恢复正常。试验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150~750 mg和连续5 d, 每天单次静脉滴注150~300 mg的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氯化钠注射液是安全的,能耐受的。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within dose group, placebo-controlled, dose escalation trial, the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tolerability, and safety of liraglutide were evaluated in 37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to 1 of 3 dose groups (0.6, 1.2, or 1.8 mg), and within each group, randomized to liraglutide or placebo (3:1). All subjects started at 0.6 mg liraglutide (or placebo) once daily for 1 week, and the dose was increased for dose groups 1.2 mg and 1.8 mg in weekly steps of 0.6 mg to the predefined dose targets. Liraglutide or placebo was administered once daily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for 21 consecutive days. The dose relationships of AUC(0-24h), C(max), and C(trough) at steady state do not deviate in a relevant way from dose proportionality. t(max) and t(1/2) were 8 hours (median) and 11.2 to 12.2 hours (geometric mean), respectively. The plasma glucose levels in all liraglutide groups were decreased, while reduced serum insulin level was observed in the 1.2- and 1.8-mg groups after liraglutide treatment.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vents were of gastrointestinal origin. Other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liraglutide and placebo groups. Liraglutide was well tolerated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No major safety concerns we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9.
冯萍  王刚  吴松泽  郑莉  勾忠平  王颖  冯敏  徐楠 《中国新药杂志》2012,(11):1260-1264,1282
目的:观察舒络粉针剂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单次给药剂量组32例健康志愿者被分为7个剂量组,各组例数分别为2,4,6,6,6,4,4,分别给予舒络粉针剂2.0,6.0,8.0,10.0,12.0,14.0,16.0 g.d-1。多次给药剂量组12例健康志愿者被分为2个剂量组,每组6例,分别给予舒络粉针剂6.0 g或10.0 g,qd,连续给药7 d。观察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不良事件。结果:共44例健康志愿者完成了耐受性试验。单次、多次试验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过敏反应。生命体征、大小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44例受试者中发生4例(6例次)不良事件,其中3例为白细胞减少,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结论:舒络粉针剂在2.0~16.0 g.d-1范围内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6.0 g.d-1。多次给药6.0 g及10.0 g.d-1,qd,连续给药7 d的耐受性较好。推荐II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为6.0~10.0 g.d-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组∶安慰剂组=4∶1)、单剂量递增设计,将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分为试验组46例、安慰剂组8例。试验组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133、399、798、1197、1596、1995、2394 mg,给药后定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功能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4例受试者均完成研究,试验组46例受试者中有9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试验组受试者的19.6%);安慰剂组8例受试者中,2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占安慰剂组受试者的25-0%),不能除外与试验药物的可能关系,其他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康人体单次服用133~2394 mg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较为安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