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知母黄柏药对中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研究不同配伍比例对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5μm),柱温30℃,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流速0.25 m L·min~(-1),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ESI)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用于定量测定。结果: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和知母皂苷BⅡ分别在5.05~404,5.3~424,5.05~404,20.8~1 664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9.2%,99.1%,98.5%。知母单煎时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含量最高;新芒果苷在知柏配伍比例1∶1时含量最高;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各配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知母黄柏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知母与黄柏配伍比例不同,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的含量不同,配伍黄柏时对知母成分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黄柏知母药对中盐酸小檗碱、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 采用UPLC色谱系统,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 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0.1%磷酸(三乙胺调pH 3.0)-乙腈,梯度洗脱(乙腈:0 min为5%, 5.5 min为18%, 8 min为42%),流速0.25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分别在9.76~625.00,3.75~240.00,3.44~220.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4.84)%,(96.45±1.26)%和(95.00±3.28)%。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黄柏知母药对中3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知母配伍黄柏对知母有效成分芒果苷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单次灌胃(ig)芒果苷单体、知母单煎液、知母-黄柏1∶3和1∶1合煎液(剂量按芒果苷计算为35 mg·kg-1),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芒果苷浓度,用DAS软件根据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知母单煎液组芒果苷血药浓度比单体组明显升高,配伍黄柏后有所下降。大鼠单次ig芒果苷单体、知母单煎液、知母-黄柏1∶3和1∶1合煎液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0.626,122.4,94.36,53.97 mg·L-1·h-1,峰浓度(Cmax)分别为0.149,21.52,16.26,8.27 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0,3.0,4.0,6.0 h,半衰期t1/2分别为3.41,1.46,1.65,1.77 h。结论:知母配伍黄柏后,芒果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随黄柏配伍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吸收速度减慢,t1/2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芒果苷(MGF)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IR-HepG2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对象,以1 mmol/L棕榈酸+2 mmol/L油酸联合培养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以盐酸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分别检测低、中、高浓度MGF(125、250、500μmol/L)作用24 h对IR-HepG2细胞中校正葡萄糖耗氧量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细胞中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上游关键因子脂联素(APN)、脂联素受体2(AdipoR2)、APPL1、AMPK以及下游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校正葡萄糖消耗量和APN、AdipoR2、APPL1、AMPK、IRS-1、GLU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TG、TC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校正葡萄糖消耗量和APN(MGF中、高浓度组除外)、AdipoR2、APPL1、AMPK(MGF中、高浓度组除外)、IRS-1(MGF中、高浓度组除外)、Akt(阳性对照组除外)、GLUT4(MGF高浓度组除外)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TG、T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激活通路上游靶点APN,进而调控AM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IR-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TG、TC含量,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异常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配伍黄柏对知母中芒果苷(mangiferin,MGF)在INS-1细胞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及芒果苷在正常和氧化损伤状态的INS-1细胞内的分布变化。方法以芒果苷单体、知母和知母-黄柏药对形式等剂量给药INS-1细胞,运用LC-MS/MS测定INS-1细胞中MGF的含量;设置正常组和模型组(140μmol·L^(-1 )H 2O 2处理INS-1细胞1 h),给药100μmol·L^(-1 ) MGF,分离线粒体、细胞核及胞质并检测其中的MGF。结果与单体给药相比,知母和药对给药后MGF在细胞内的浓度升高,药对组AUC(0-t)明显高于单体组和知母组(P<0.01);INS-1细胞单次给药MGF 100μmol·L^(-1 )后,正常组MGF主要分布于细胞核,模型组MGF主要分布于胞质;与正常组相比,MGF在模型组的线粒体和胞质中C max和AUC(0-t)升高(P<0.01),细胞核中C max和AUC(0-t)明显降低(P<0.05)。结论配伍黄柏对知母有效成分芒果苷进入INS-1细胞具有促进作用;氧化损伤处理会改变MGF在INS-1细胞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具有肝细胞靶向的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再以高碘酸盐氧化法制备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激光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RP-HPLC法间接测定纳米粒中甘草酸结合率和阿霉素包封率,并初步研究体外甘草酸的结合稳定性和阿霉素释药特性。结果:电镜显示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79.5 nm,甘草酸结合率达到80%以上,在释放介质中,12 h的甘草酸结合率仍保持(65.2±3.4)%;纳米粒中阿霉素包封率达90%以上,体外释药缓慢,无明显的"突释"现象,72 h的累计释放百分率为(28±4.6)%。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纳米粒工艺简单,包封率高,且甘草酸表面结合稳定,有望提高阿霉素的肝细胞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龙胆苦苷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龙胆苦苷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血浆加入内标咖啡因后经固相萃取处理,采用 RESCEK C_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溶液-乙腈(50:40:10),流速为0.2mL·min~(-1)。样品在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中经 ESI 源离子化后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结果:龙胆苦苷在3~5000 ng·mL~(-1)线性良好(r=0.9985),检测限为3 ng·mL~(-1),回收率为94.4%~104.2%,绝对回收率为92.4%~98.0%,日内、日间变异(RSD)均≤15%,色谱峰保留时间为2.25 min。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特异性强,适用于中药龙胆苦苷的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已建立的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人参皂苷Rg1和Re线性范围为1.023-1 023 μg·L-1和1.05-1 050 μg·L-1,方法回收率在99%-105%和99%-104%,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参麦注射液60 mL经静脉滴注后人参皂苷Rg1和Re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28 h和0.10 h,T1/2β分别为2.1 h和1.2 h。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的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在人体内血药浓度较低,分布和消除速度较快,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