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建立负载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探讨应用DC疫苗的致敏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体外杀瘤细胞的可行性和实验条件,为后期l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定量摩尔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TSA),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扩增并鉴定获取DC,构建DC疫苗;利用DC疫苗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的可行性及MTT法检测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 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形态学、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负载GLC-82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最适浓度为1:10;诱导活化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经肿瘤抗原致敏的组.结论 诱导培养人外周血PBMC中的Mo可获取大量DC,诱导出的DC功能较强,适宜临床应用;DC疫苗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 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树突状细胞(DC)融合肝癌细胞(HCC)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的作用.方法 应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聚乙二醇融合DC与肝癌细胞HerG2,MTT法测定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分化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erG2/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HerG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 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明显提高,HerG2/DC活化的CTL对HerG2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肝癌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3.
胎儿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膀胱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光  张淑敏  徐勇  畅继武 《天津医药》2007,35(7):481-483,I0001
目的:研究胎儿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膀胱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果.方法:从胎儿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经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TNF-α诱导产生DC.利用50%~70%硫酸铵饱和沉淀法获取膀胱癌细胞系EJ含热休克蛋白(HSP)成分的细胞溶解物,以该抗原负载DC,激活胎脾细胞产生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利用IL-2刺激胎脾细胞产生LAK细胞.应用MTF法分别检测CTL和LAK细胞对EJ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胎儿骨髓可诱导出功能成熟的DC,高表达CD1a、CD86、HLA-DR和CD83.负载EJ抗原的DC可诱导产生CD8+CTL.其对EJ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LAK细胞.结论:含HSP成分的肿瘤细胞溶解物负载胎儿来源的DC,体外可诱导出更强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树突状细胞(DC)融合肝癌细胞(HCC)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的作用。方法应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聚乙二醇融合DC与肝癌细胞HerG2,MTT法测定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分化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erG2/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HerG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明显提高,HerG2/DC活化的CTL对HerG2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肝癌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转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观察HBcAg的表达效率,检测其在体外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体外诱导并培养DC;将HBcAg基因导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无菌取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细胞因子诱导为DC,用EMT6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检测经DC免疫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建立EMT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肿瘤接种后第7、14天给予相应DC疫苗治疗,观察致敏DC免疫对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致敏DC诱导生成的特异性CTL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可产生杀伤作用,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致敏DC注射免疫后,小鼠移植瘤得到抑制,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EMT6乳腺癌细胞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体外和小鼠体内均显示了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脐血(CB)及外周血(PB)单个核细胞(MNC)体外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C)的产量;并将此DC负载白血病抗原,检测两者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取CB及健康成人PB各8份,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MNCs,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在培养第5天,加入HL-60细胞经反复冻融提取的抗原,致敏DC。培养过程中,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型。培养第12天收获成熟DC,CB组分别与8例PB来源T淋巴细胞共培养;PB组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产生白血病特异性CTL,乳酸脱氢酶法(LDH法)测定溶靶细胞活性。结果:(1)CB与PB来源DC均表现出成熟DC典型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2组DC相关分化抗原CD1a、CD83、CD86、CD80和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R(HLA-DR)的表达较培养前增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B组DC产量高于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以白血病抗原冲击的DC所刺激的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靶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杀伤活性,按照各效靶比进行两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CB及PB来源MNCs均能产生大量成熟DC,且功能相同;前者DC产量更高,来源丰富,可能成为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中DC的丰富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PS)在抗原提呈阶段对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功能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DC经P815肿瘤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并与不同浓度Gl-PS(0.8,3.2,或12.8 mg/L)共培养。成熟DC与脾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P815特异性CTL生成。第5天收集各组悬浮细胞及培养上清,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比较CTL特异性杀伤活性;RT-PCR法测定T扰素γ(IFNγ)及颗粒酶B mRNA在CTL的表达;ELISA或Western blot法检测IFNγ或颗粒酶B蛋白的表达。结果:3种浓度的Gl-PS均可增高培养上清中释放的LDH活性(P<0.01);增加CTL表达IFN7及颗粒酶B mRNA(IFNγ:Gl-PS 12.8 mg/L组与RPMI-1640组,P<0.05;颗粒酶B:P<0.01);促进CTL培养上清中IFNγ蛋白生成(P<0.05)以及CTL表达颗粒酶B蛋白(Gl-PS 12.8 mg/L组与RPMI-1640组,P<0.05)。结论:Gl-PS可在抗原提呈阶段促进P815肿瘤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所诱导的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IFNγ及颗粒酶B途径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CD44v6修饰DC融合瘤苗抗胰腺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修饰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抗胰腺癌的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取小鼠骨髓细胞在细胞因子GM—CSF、IL-4、TNF—α的诱导下体外大量扩增DC细胞;(2)在PEG的作用下.进行DC和小鼠胰腺癌细胞(TD2)的融合,并利用HAT/HT系统筛选出纯净融合细胞株;(3)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将pBud—CD44v6转染到肿瘤融合细胞中表达;(4)荷瘤小鼠接种融合瘤苗,测量肿瘤大小。结果:成功构建了CD44v6修饰的D/TD2融合瘤苗:免疫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小鼠骨髓来源的DC在PEG作用下成功与TD2细胞融合,同时以CD44v6加以修饰,且融合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强大抗胰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特异抗肿瘤效应。方法从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用其修饰DC细胞后与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该复合物介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不同来源人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并与粗提抗原修饰DC细胞组相比较。结果 gp96-肽复合物诱导的CTL对原代肝癌细胞杀伤效率为74.3%,明显高于粗提抗原组(42.5%)和未加抗原组(14.4%)(P<0.01),粗提抗原组对肝癌细胞杀伤效率高于未加抗原组(P<0.01)。且该复合物的抗肿瘤效应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结论 gp96-肽复合物修饰的DC细胞,在体外能刺激产生特异的抗肿瘤细胞毒性T细胞,因而热休克蛋白gp96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菁  张伟 《江西医药》2011,46(9):798-80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对肺癌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细胞的的增殖活性。Cytotoxicity 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同时用A549细胞系建立荷瘤裸鼠模型研究其体内抗肺癌活性。结果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体内实验显示,与单独培养的CIK细胞相比,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可明显抑制接种瘤细胞的裸鼠成瘤率,DC+CIK与负载抗原的DC+CIK在抗六效应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体内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平  石庆之 《江西医药》2009,44(1):17-19
目的探索纳米粒包裹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用自制的纳米粒包裹抗原并致敏DC,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CTL.采用M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用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诱生树突细胞,通过形态、表型及功能进行综合鉴定。利用去溶剂化法制备出白蛋白纳米粒并包裹抗原。体纳米粒包裹抗原组CTL活性强于未包裹组,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及纳米粒包裹的抗原均可诱导特异性的抗自血病CTL作用.后者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前者。通过DC介导特异性CTL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是一种实用而可行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周菁  张伟 《江西医药》2009,44(11):1064-106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能否有效的抗肺癌。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Cytotoxicity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C-38肿瘤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对荷瘤小鼠是否有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C-38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观察其诱导的CTL对MC-38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体内以1×106DC/只多次接种于已荷瘤小鼠同侧腹股沟皮下,观察抗原冲击的DC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体外抗原冲击致敏的DC诱导的CTL对MC-38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50∶1,25∶1,12.5∶1,6.25∶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68.84%,58.36%,41.56%,24.96%,;抗原冲击致敏的DC体内多次皮下免疫后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肿瘤冻融抗原致敏DC多次皮下免疫对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体外观察多表位BCR—ABL融合抗原诱导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探索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免疫治疗新途径。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以BCR—ABL融合抗原脉冲刺激DC,诱导特异性CTL产生;MTT法检测CTL对白血病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 融合抗原刺激产生的CTL能特异性杀灭含BCR—ABL融合基因的白血病靶细胞。结论 我们所设计表达的多表位BCR—ABL融合抗原能在体外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免疫反应,对白血病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为进一步的体内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EB病毒潜伏膜蛋白重组腺病毒(rAd-EBV-LMP2)转染的冻融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活性。方法人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液氮冻存;rAd-LMP2重组腺病毒转染冻融DC制备疫苗。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C疫苗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诱导的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rAd-LMP2转染的冻融DC疫苗具有形态迥异、多突起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其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能诱导高效的CTL活性(P<0.01),与新鲜DC疫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LMP2转染冻融DC疫苗在体外能激发较强的EBV-LMP2特异性的功能性CTL,为EBV相关的鼻咽癌(NPC)的免疫治疗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抗原肽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体外构建的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刺激经组合细胞因子诱导的脐血树突状细胞,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所得蛋白经电泳及Western blot进行蛋白分子量及性质鉴定为热休克蛋70。热休克蛋白-抗原肽负载可以促进脐血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激发作用,使其对靶细胞有了更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各组T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负载抗原组(85.77±1.03)%(正常T细胞)、(45.01±1.66)%(肺癌患者T细胞);未负载抗原组(41.92±1.38)%(正常T细胞)、(13.99±3.07)%(肺癌患者T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休克蛋白抗原肽负载脐血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其对靶细胞有了更强的生长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解决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及开发特异性CTL的治疗开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吴雨岗  王荣朝 《江苏医药》2008,34(7):685-687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冻融法获取胃癌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外周血BC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CTLs表现出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Y(P<0.01);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未负载胃癌抗原DC刺激的CTLs对胃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负载胃癌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胃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将健康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分离,去除悬浮细胞,贴壁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继续进行培养,2周后,诱导的DC经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培养的DC表面有几个大而长的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学特征.结论:小鼠骨髓细胞经贴壁处理后,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进行培养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DC.  相似文献   

20.
引流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俭  陈作严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171-1173
目的 从胃癌患者引流淋巴结中分离和定向诱导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 (DC) ,观察其经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后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 )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手术切除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 ,提取单个核细胞 ,将贴壁生长的细胞用细胞因子rhGM CSF、rhIL 4、rhTNF α联合诱导培养DC ,然后用自身肿瘤细胞抗原冲击DC并作用CIK细胞 ,最后检测CIK细胞杀伤三种靶细胞 (自身胃癌细胞、K5 6 2和SGC 790 1细胞 )的活性。结果 胃癌患者转移引流淋巴结中的贴壁细胞 ,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 ,DC含量可达 4 5 %。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的引流淋巴结DC活化的CIK细胞 ,杀伤自身肿瘤细胞活性达 79 3% ,单纯CIK细胞为 3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对K5 6 2和SGC 790 1细胞杀伤活性无明显差异。结论 肿瘤周围转移引流淋巴结贴壁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扩增出大量DC :DC经自身肿瘤抗原冲击后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此结果为肿瘤DC的免疫治疗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