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嘱中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其对策,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2018年7-12月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186份,分析其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结果:186份中药注射剂医嘱中,其主要原因存在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超疗程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对于医嘱中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严格审核制度,加强干预力度,以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2):284-289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2014年中药注射剂处方,分析其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日均费用(DDC)、排序比、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情况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临床使用存在品种重复、超适应证和无指征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方法与成效。方法优化中药注射剂采购目录,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监督,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医嘱进行药学监护,并对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处罚,从采、供、用多方位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有效管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采购品种和用药金额及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药物利用合理,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大大改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剂量范围、联合用药、溶媒选择等方面问题。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值得重视,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比较2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用药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采取充分的干预措施进行规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4~6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共1 678份,填写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登记表,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不合理共1 636频次,占总用药频次比例为55.0%,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多见,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患者常用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原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规范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门诊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332例病历资料,分析其中药注射剂治疗用药处方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结果:332例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203例(占61.14%),其不合理原因主要体现在溶媒选用方面,其次是用法用量、药品选择、给药途径等方面;不合理用药品种中占比最高的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占52.22%,其次为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香丹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结论:医院门诊这5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均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相关部门及药学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点评,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原因,有助于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唐波浪  曾婧  吴多汪 《中国药事》2013,27(6):651-653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为标准,对我院2012年5~6月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以心血管类及抗肿瘤类使用最多,其中参麦DDDs排名最高;中药注射剂临床的不合理使用率为74.7%,其中无中医诊断或用药记录占55.1%。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量较大,无中医诊断和用药记录是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提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12月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中药注射剂医嘱9 927例,其中不合理医嘱206例,不合理医嘱占2.08%,主要包括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禁忌、录入错误等方面。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中医传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用药;药师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加强处方审核,全方位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注射剂的静脉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促进临床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PIVAS 系统和北大医信电子病历系统,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 2019 年 4 月—2020 年 3 月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按照药物不合理用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用药指导。结果:共分析该院 64 221 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共 27 种,存在 436 例用药不合理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 0.68%,其中配伍禁忌占 34.86%,溶媒用量选择不当占 45.64%,药物用量不当占 14.91%,其他不合理占 4.59%。结论:存在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示药师需不断更新药品知识,认真细致地审核处方,发现问题及时和临床医师沟通,确保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风险控制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婕  金少鸿 《中国药事》2013,(9):989-993
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性,分析其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报道,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现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临床使用和用药者三方面。结论改进制剂工艺,规范临床使用,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加强安全性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2.
2009~2011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C)进行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明显增长,尤其是抗肿瘤类;活血化瘀类DDDs排序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研究,通过实例分析,旨在以定量的方式反映中药注射剂ADR影响因素与ADR的关联程度,并筛选出关键因素和危险元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为现有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实例分析法。结果:得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式,并应用于双黄连注射剂实例分析中,得出“是否初次用药”、“有无过敏史”、“配液类型”、“患者性另旷是影响双黄连注射剂ADR的关键因素;“非初次用药”、“有过敏史”、“与GS配液”、“男性”、“配液501ml-”、“年龄0~24岁”、“注射液”、“剂量21ml-或2.5~4.2g”、“原患其他疾病”、“与抗茵药联用”为ADR危险主元素。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ADR成因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院急诊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检索某院HIS,获取2015年7月份使用过注射用PPIs的急诊患者处方,依据SAHP(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指南及药品说明书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在1 754份处方中,统计结果显示某院急诊使用PPIs注射剂的临床诊断不符合使用指征占比24.7%,用法用量不合理的处方占比7.5%,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比为1.7%,老年患者使用潘妥洛克日剂量超40 mg一项为5.4%,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讨论研究。结论:某院急诊科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不合理现象。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降低用药风险,临床医生应规范诊疗行为,做到诊断与用药相适应,杜绝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可通过处方点评或信息系统引导用药等干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用药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的文献调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TCMI)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TCMI不良反应文献,统计和分析与TCMI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相关的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分级、严重程度等。结果:TCMI不良反应比较常见,发生率可能明显高于口服制剂;随着年龄增长,TCMI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1d之内的占84.85%;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比较常见。结论:TCMI不良反应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构成比较高,亟待开展其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类别的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药师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性评价、回顾性分析和帕累托图等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类型。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为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主要类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ADRs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总结规避用药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归纳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提炼汇总防范用药风险的有效措施.结果: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发生特点为:药品自身作用表现为散发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与用药错误表现为群发、频发的药物不良事件.结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通过药品再评价强化药品质量监管、借助系统化改善措施防范用药错误发生,能够切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规避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6 2018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销售金额排序(B)和DDDs排序(A)的比值(B/A)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 2016 2018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逐年递减,品种构成相对稳定,以理血剂最多,其次为抗肿瘤类,其销售金额连续3年居于前2位;具体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前10位的多为理血剂和抗肿瘤类药物,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居于首位;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醒脑静注射液的DDDs连续3年居于前3位;在DDDs排名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中,大多数品种的DDC在100元以下;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品种的B/A接近1,用药同步性较好。结论 咸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产品质量,降低临床安全风险,探索在药品生产企业中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应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HACCP原理,对中药注射剂原料、生产、运输、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结果与结论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将极大地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对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某院儿科住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等距抽样法在该院病案室抽取2016年1月-12月儿科出院病历600份。由临床药师对抽样病历进行审核,统计不合理用药的份数、类型分布、构成比等,采用帕累托图及其法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分析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49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为8.17%,其中34份为超说明书用药,占不合理用药病历数的69.39%(34/49),占总病历数的5.67%(34/600)。不合理用药的主要类型为超给药剂量(34.69%)、超给药频率(14.29%)、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14.29%)和超给药途径(12.24%)。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的主要种类为呼吸系统药物(44.90%),次要种类为抗菌药物(42.86%)。超说明书用药的主要类型为超给药剂量(50.00%)和超给药频率(20.59%),次要类型为超给药途径(17.65%),涉及药物的主要种类为呼吸系统药物(55.88%)。年龄小、管床医生职称低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危险因素。结论:需要相关部门针对该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和主要原因,完善和实施相关制度和措施,保证儿童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