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子凝胶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水杨酸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及体系pH值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壳聚糖纳米粒的载药机制。方法以水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结果壳聚糖浓度、体系的pH值、药物质量浓度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体系的pH值可显著提高壳聚糖纳米粒的包封率。结论药物与壳聚糖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较弱,并不是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载有曲尼司特的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它的性质和体外释放。方法:用多聚磷酸钠(TPP—Na)做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的曲尼司特壳聚糖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大小和电位,并考察纳米粒溶液的稳定性和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结果:制备了粒径为285.5nm的米粒,而且多分散指数为0.04,药物的包封率为82.4%。结论:壳聚糖可用作制备曲尼司特纳米粒的载体,制备的载药纳米粒有可能开发成注射剂。  相似文献   

4.
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表面修饰和转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递送基因纳米粒表面修饰对体外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利用末端活化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化基因壳聚糖纳米粒;通过两端活化的PEG将糖蛋白配基连接到纳米粒表面,完成肝靶向纳米粒的制备;用透射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粒子形态的影响;使用蛋白质测定试剂盒测算纳米粒表面蛋白连接量;利用体外转染实验考察表面修饰对纳米粒转染活性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结果。结果:纳米粒PEG化使转染效率大幅度升高,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Galn—BSA)使体系的转染效率比PEG化纳米粒略有下降,但比不经修饰的纳米粒转染活性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PEG化能提高纳米粒的体外稳定性,从而提高体外转染效率,并适合于进行冷冻干燥。结论:长循环壳聚糖基因递送纳米粒在基因治疗研究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川芎嗪壳聚糖纳米粒,考察纳米粒在人癌细胞的靶向分布。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川芎嗪纳米粒。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粒径,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用HPLC法测定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度。以川芎嗪溶液为对照,测定纳米粒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中的浓度,评价其靶向性。结果:制备的川芎嗪壳聚糖纳米粒为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18.6±2.2) nm,分散系数(0.117±0.016)(n=3),包封率(79.7±0.4)%,载药量(24.3±0.2)%,缓慢释药96 h累积释药率达75%。纳米粒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川芎嗪溶液(P<0.05)。结论:制备的川芎嗪壳聚糖纳米粒对人癌细胞有靶向浓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并对其体外相关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基因纳米粒;用纳米粒度仪测量粒度分布,分散性和Zeta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的形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用凝胶阻滞分析和电性结合分析对载药方式进行初步推测。结果:所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形态规则,大多呈球形,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63.2nm,粒径分布较窄,多分散度为0.213,Zeta电位为19.8mV;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约30%;凝胶阻滞和电性结合分析结果表明,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的寡核苷酸链(CPG-ODN)与壳聚糖分子间可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完全结合。结论:采用复凝聚法可制备粒度分布均匀,形态规则,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电性结合作用是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林爱华  刘奕明  黄羽 《中国药房》2010,(31):2888-2891
目的:研究甘草酸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TT实验研究载药纳米粒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胞内分布及处理肿瘤细胞实验前后的形态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技术研究载药纳米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甘草酸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增强了6.36倍(与游离药物比较),而未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未见显著提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甘草酸介导的纳米粒促进阿霉素向细胞核分布,从而提高了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TUNEL染色技术证明甘草酸介导的纳米粒可促进阿霉素对细胞核内DNA的断裂及细胞核的破碎分解,增加阿霉素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可作为潜在的治疗肝细胞性肝脏疾病药物的主动传输载体,其体内药效学评价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和表征RGD肽修饰的重组高密度脂蛋白(RGD—rHDL)载药纳米粒,考察肿瘤细胞对其摄取作用。方法:合成RGD与载脂蛋白AI(ApoAI)的偶联物(RGD—ApoAI),并以藤黄酸(GA)作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得GA脂质体(LP—GA),再将RGD—ApoAI与LP—GA共孵育,制备载有GA的RGD—rHDL纳米粒(RGD—rHDL—GA);随后,对RGD—rHDL—GA进行表征,且采用荧光标记示踪法,通过RGD—rHDL-香豆素-6来考察人肝癌细胞HepG2对载药RGD—rHDL纳米粒的摄取作用。结果:制备的RGD—rHDL—GA呈现规则圆整的类球形,粒径分布均一[(110,70±3.25)nm],Zeta电位为(-39.21±0.10)mV,包封率为(92.20±0.28)%,载药量为(9.03±0.75)%,且其体外释药缓慢,稳定性良好;RGD—rHDL-香豆素-6的肿瘤细胞摄取率明显高于rHDL-香豆素-6。结论:rHDL经RGD修饰后可有效促进所载药物进入肿瘤细胞,提高其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用离子交联-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CS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溶液,采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考察CS的浓度、CS与二聚磷酸钠的质量比及高压匀化对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测定了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当CS与三聚磷酸钠的浓度都为2mg/mL,质量比为3:1~6:1,通过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可以得到稳定的纳米粒。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达到90%以上。结论: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CS纳米粒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包封率较高,可以满足给药系统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短发卡RNA(sh RNA)壳聚糖纳米粒,并且给予聚乙二醇(PEG)表面修饰,分析其相关物理学、生物学特性,以期获得一种缓释的非病毒载体介导系统。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前期实验中筛选出的能显著下调ACE基因的靶序列,采用菌液用碱裂解法大量抽提和纯化重组质粒,随机酶切测序,并检测质粒浓度与纯度,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PEG修饰壳聚糖纳米粒,复凝聚法制备不同p H值、体积比以及PEG化的载ACEsh RNA壳聚糖纳米。喷金电镜下对各种壳聚糖纳米粒悬液扫描并照相,观察纳米粒与形态。应用凝胶阻滞分析验证载ACEsh RNA壳聚糖纳米多聚复合物的形成及电荷性质。结果1壳聚糖纳米粒的粒径随着溶液p H值的升高而增大,当p H值为5.5时的PEG壳聚糖纳米粒平均粒径(125.8±5.6)nm左右,大小均匀,多分散度最小,分布比较集中,zeta电位为正,有利于与带负电荷的质粒结合;PEG化后也对粒径以及zeta电位无明显影响,但是与壳聚糖相同条件相比,分散度均明显减小,可见更适合制备均匀的纳米粒,利于和质粒结合;壳聚糖与质粒体积比(质量比)为1∶1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平均粒径较小,故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较好,多分散度较小,分布比较集中,zeta电位也为正值,有利于与带负电荷的质粒结合。2壳聚糖纳米以及PEG化壳聚糖纳米质粒复合物均有效结合质粒,由于中和了质粒所带的负电荷,凝胶电泳时,质粒不出孔,而裸质粒则出孔;p H<7时壳聚糖分子中大部分的氨基带正电荷能与质粒DNA有效地结合,质粒不出孔;在体积比为1∶1、1∶2、1∶3时,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结论所制备的载ACE sh RNA-PEG壳聚糖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并且筛选出在p H=5.5时,与质粒体积比为1∶1时,以PEG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载体有良好的结合力,为后期体外转染培养细胞以及体内转染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宝花  杨海  刘雪丽  周学锋 《中国药师》2015,(12):2050-2053
摘 要 目的: 研究托氟啶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壳聚糖修饰的托氟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托氟啶固体纳米脂质粒(TFu-SLNs)及壳聚糖修饰的TFu-SLNs,并对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方法,同时考察处方稳定性。结果: 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的TFu-SLNs平均粒径为160.2 nm,Zeta电位为-33.12 mV,壳聚糖修饰TFu-SLNs平均粒径为400.3 nm,Zeta电位为+12.87 mV。经壳聚糖修饰后,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电位逐渐增大。优化后的处方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TFu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进行优化,得到TFu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壳聚糖修饰的TFu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MSLN)和经聚乙二醇2000(PEG2000)修饰后的MSLN(PEG~MSLN)杠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厦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PEG2000修饰对MSLN体内组织分布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刑扩散法制备MSLN,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罗丹明B为荧光标记物,测定和计算2种MSLN制剂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参数。结果:2种MSLN制荆粒径分布相似,Zeta电位约为一20mV;经鼠尾静脉注射后,MSLN靶向肝脏,且经PEG2000修饰后的纳米粒体循环时间可显著延长至2.2倍。结论:MSLN经PEG2000修饰后可改善体循环,其可作为肝脏靶向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方法: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微球呈类圆形,具有明显的核壳;载药的粒子平均粒径大小为107.96nm;包封率为(61.24±0.68)%;载药量为(15.36±0.65)%;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理化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转染制备区域。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质粒基因的壳聚糖纳米粒,选择壳聚糖浓度和质粒基因浓度作为实验考察因素,应用两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最佳转染制备区域,优化指标选择平均粒径和基因转染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电泳光散射技术分别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凝胶电泳分析考察质粒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纳米粒的转染效率。结果成功优化了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转染制备区域。优选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大多呈球形,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7.6 nm,粒径多分散系数为0.241,表明粒径分布较窄。纳米粒zeta电位为+22.4 mV,表明纳米粒表面带有正电荷,可以增加纳米粒混悬液的稳定性。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质粒基因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没有遭到破坏。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比较高,能够高效地将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且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在优化的制备区域内制备的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转染性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药纳米粒作为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近年来出现的药物控释和缓释的新剂型。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促吸收效应和酶抑制载体作用等特性。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就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Suc-Chi/NPs)肿瘤靶向性,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抗肿瘤活性。方法建立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Suc-Chi/NPs的体内荧光分析方法,检测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数量。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ICT-Suc-Chi/NPs在组织切片中蓄积量,评价FICT-Suc-Chi/NPs肿瘤靶向性;以Suc-Chi/NPs、5-FU注射液为对照,考察5-FU-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的瘤体积抑制率及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评价制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FICT-Suc-Chi/NPs能够长时间的滞留在血液中,在各组织及血浆中分布的数量次序依次为肾〉肿瘤〉血液〉肝〉脾〉肺。5-FU-Suc-Chi/NPs与5-FU注射液相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Sarcoma 180肿瘤的生长,而且组织毒性较温和。结论研究表明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具有长循环特性,能够实现实体肿瘤靶向传递;以N-琥珀酰壳聚糖为载体包载抗肿瘤模型药纳米粒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及较低的毒性。  相似文献   

17.
N-三甲基壳聚糖(TMC)是壳聚糖的一种季胺盐衍生物,与壳聚糖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性质,但TMC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溶解性。TMC作为载药体系其毒性较低、无抗原性且运载药物和基因的效率较高。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操作简单,可避免因使用有机溶剂和超声等造成污染与破坏。本文综述TMC为载体的纳米粒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冬凌草甲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纳米粒,研究载药纳米粒Zeta电位与载药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在系列pH下制备出不同Zeta电位的冬凌草甲素-壳聚糖纳米粒(Ori-CS-NPs)。测量粒径分布、多分散性和Zeta电位,用HPLC测定载药量,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初步得出了ORI-CS-NPs(粒径242.01±11.45nm,PDI<0.3)的Zeta电位随pH升高而降低,载药量随Zeta电位的增高而降低。结论采用离子交联法在不同pH下可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Zeta电位及载药量呈一定规律变化的载药纳米粒;纳米粒的Zeta电位与载药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方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8):1557-1562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纳米制剂载体材料将葫芦素B制备成纳米粒,并考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使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以PLGA浓度(X1)、PVA浓度(X2)和药物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以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大小(Y1)和包封率(Y2)作为评价指标,应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处方;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值,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考察了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比较了葫芦素B与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 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9.0%,PVA浓度为2.0%,药物浓度为4.5%,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45.4±15.8) nm,Zeta电位值为(-7.6±0.8) mV;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纳米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释药前期出现突释,后期平缓,48 h药物释放达到86%;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葫芦素B。结论 葫芦素B-PLGA载药纳米粒可延缓药物释放,提高对HepG2肝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茴拉西坦聚乳酸鼻腔给药脑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其体外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蒸发法制备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筛选并优化了其处方,考察了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结果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三重修饰的纳米粒形态圆整,粒径分布141.5±30.4 nm,Zeta电位20.4 mV,包封率98.14%,载药量为11.57%.所制纳米粒在溶菌酶和大鼠鼻洗液中稳定,在pH7.4和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24 h内累计释药百分率小于88%.结论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