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灯盏花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诱导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灯盏花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观察PAF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形态、单层通透性、F 肌动蛋白 (F actin)的影响和灯盏花素干预后的变化 ,F acti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PAF浓度大于 0 1mg·L-1作用 4 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 10mg·L-1PAF 12 0min内可使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F actin解聚 ,灯盏花素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①PAF引起RPMVE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②PAF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与F actin解聚密切相关。③灯盏花素可抑制PAF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的增高和F actin下降 ,对PAF引起的RPMVEC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诱导肺微血管内皮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2 O2 诱导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观察H2 O2 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 MVEC)的形态、单层通透性、F 肌动蛋白和 β AR的影响。结果 H2 O2 浓度大于 1mmol·L-1作用 4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 10mmol·L-1H2 O2 90min内可使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F 肌动蛋白发生明显解聚和 β AR显著下调 ;FOR、山莨菪碱和CTX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H2 O2引起的RPMVEC脱落与破裂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2 O2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的机制与F 肌动蛋白解聚密切相关 ;β AR参与内皮通透性调节。FOR、山莨菪碱和CTX对H2 O2 引起R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单层通透性和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与β受体和Gsα蛋白变化的关系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LPS在体外可诱导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和中央F-肌动蛋白发生解聚、密度明显减低,同时出现β受体下调及Gsα蛋白水平降低;山莨菪碱对上述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LPS可直接导致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并与F-肌动蛋白重排相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影响PMVEC膜β受体和Gsα蛋白两个环节,参与调控PMVEC的肌动蛋白骨架变化,减轻LPS所致的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足细胞骨架(F-actin)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T1RA)对足细胞骨架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10-6mol/L的AngⅡ浓度按10min、30min、60min、120min时间顺序作用足细胞,rhodamine-phalloidin细胞骨架染色观察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 将足细胞分成对照组(C)、AngⅡ 10-10mol/L、10-8mol/L、10-6mol/L,氯沙坦(LO,10-6 mol/L)+AngⅡ(10-6 mol/L)组,观察F-actin的变化.结果 AngⅡ能够减少F-actin 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 AngⅡ能够破坏足细胞F-actin的形态,使其由F-actin 由有序排列变成松散形态 氯沙坦能够阻断AngⅡ对足细胞F-actin的影响.结论 AngⅡ能够通过其1型受体损伤足细胞的F-actin,AT1RA能够阻断AngⅡ的作用途径,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测定AngⅡ(1μmol.L-1)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用Western blot测定CVPS-B对RAW264.7巨噬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CVPS-B(1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h,抑制率达到50.3%(P<0.01);不同浓度CVPS-B1、10、5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h,其抑制率分别为13.8%、41.2%(P<0.01)及63.7%(P<0.01)。不同浓度CVPS-B及SB202190预孵12h,SB202190在5μmol·L-1(高浓度)时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相反,CVPS-B在10、50mg·L-1(高与低浓度)时均不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CVPS-B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SB202190加CVPS-B在低剂量时(SB2021901μmol·L-1加CVPS-B10mg·L-1)也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结论CVPS-B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CVPS-B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ATF-2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本实验观察阿魏酸钠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 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 ,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 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 ,测定经 1× 10 -4 mol·L-1组胺溶液加 1× 10 -5mol·L-1阿魏酸钠处理的液体滤过系数 (Kf)、液体滤过流量 (Jv)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 (σ)。结果 内皮单层经组胺处理后 ,Kf和Jv降低 ,σ升高 ;而阿魏酸钠能够抑制因组胺造成的Kf和Jv降低 ,以及σ升高。结论 组胺能够引起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而阿魏酸钠能够减轻组胺造成的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Ang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有无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体外培养的BCMEC凋亡。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AngⅡ (0 .0 1~ 10 μmol·L- 1)呈浓度依赖性诱导BCMEC凋亡。 10 μmol·L- 1AngⅡ诱导的BCMEC凋亡不能被 10 0 μmol·L- 1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所抑制 ,而能被 15 0kU·L- 1超氧化物歧化酶所部分抑制。BCMEC经 10 μmol·L- 1AngⅡ刺激 18h后 ,呈现胞浆浓缩、染色质凝集、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论AngⅡ能诱导BCMEC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其刺激BCMEC产生的氧自由基有关。AngⅡ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参与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模型 ,对海洋硫酸多糖 DPS抑制 VSMC释放血管紧张素 (Ang )和内皮素 - 1(ET- 1)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取生长稳定的 5~ 8代 VSMC,以密度为每孔 5× 10 4 接种在 2 4孔培养板内 ,在含 10 % M199的培养液中 37℃孵育。待细胞贴壁生长稳定后 ,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 ,b FGF组、DPS组、DPS与 L - NAME联合用药 (DPS L - NAME)组。DPS组和 DPS L- NAME组分别在加入含有 DPS(1mg· L-1)的 M199培养液或含有 DPS(1mg· L-1)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 - NAME,0 .1mg· L-1)的培养液中预孵 2 4 h后 ,正常对照组除外 ,各组均加入含终浓度为 50 mg· L-1的 b FGF继续培养 2 4 h。用均相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VSMC上清液 Ang 和 ET- 1的含量。结果表明 ,0 .1mg·m L-1的 L- NAME能完全阻断 DPS抑制 VSMC释放 Ang 的作用 ,但对 ET- 1的释放未见明显影响。提示一氧化氮可能介导 DPS抑制 VSMC释放 Ang 的作用 ,对抑制 ET- 1的释放则无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雪胆素乙(CuⅡb)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CuⅡb 0.064~200μmol·L-1作用48 h后PC-3细胞增殖;CuⅡb 2和20μmol·L-1作用24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uⅡb 2和20μmol·L-1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uⅡb 20μmol·L-1分别作用1,4和24 h后微丝和微管细胞骨架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CuⅡb20μmol·L-1分别作用1,4和24 h后G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p21Cip1及细胞周期蛋白A,B1,E和D1的表达。结果 CuⅡb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C-3细胞的增殖(r=0.9817,P<0.05)。CuⅡb 20μmol·L-1作用48 h,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从溶剂对照组的(27.7±1.5)%上升为(45.3±1.8)%(P<0.01),相差显微镜见细胞发生明显收缩。CuⅡb 20μmol·L-1作用24 h,使G肌动蛋白水平显著下降,F肌动蛋白发生严重聚集(P<0.05),而对微管只有轻微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uⅡb 20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p21Cip1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周期蛋白A表达显著下调,其他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CuⅡb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肌动蛋白聚集,破坏微丝骨架,促进抑癌因子p21Cip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参白术提取物分别和合用诱导IEC-6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党参提取物 (D h)和白术提取物 (B t)对小肠隐窝细胞 (IEC 6 )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二者配伍对IEC 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 ,加入不同剂量的D h、B t及二者的配伍溶液 ,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显微镜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特征。结果 D h在 2 5 0mg·L-1以下剂量时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剂量提高到 5 0 0mg·L-1和 10 0 0mg·L-1时 ,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B t各剂量均无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 5 0 0mg·L-1和10 0 0mg·L-1剂量时 ,细胞增殖反见减弱。二药配伍后 ,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增强 ,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其效果优于D h ;IEC 6细胞在B t作用下 ,分化程度增高 ,低倍镜下细胞呈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 ,细胞排列呈条索状 ,部分呈腺管状排列。高倍镜下可观察到隐约有细胞连接样结构 ,上皮细胞似有微绒毛形成的趋势。D h处理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 ,镜下所见多为未分化的梭状细胞 ,且排列不规则 ,无任何形成腺管的趋势和有细胞连接样结构。结论 D h能促进细胞增殖 ,B t可促进细胞分化 ,二者配伍后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 ,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新生大鼠,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valsartan)进行干预;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用MTT法检测发现,培养的心肌细胞中加入TSN(5~80μmol·L-1),24h后会产生微弱的细胞毒性,但心肌细胞单层在TSN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同步收缩。在AngⅡ持续作用7d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28·5±3·8)μm,与对照组(19·8±1·9)μm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SN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21·3±2·5)μm,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作用24h后,心肌细胞合成速率AngⅡ组(1900±100)cpm较对照组(1205±129)cpm明显增加(P<0·01),TSN和valsartan本身对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没有影响,但均能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在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作用30min后,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预先加入TSN或valsartan作用30min,可阻断AngⅡ的作用(P<0·01),而TSN和valsartan本身对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Ⅱ对乳大鼠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左心室肥厚是否与时钟机制有关。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的7d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ngⅡ和(或)替米沙坦(Tel)处理,然后提取总RNA ,用RT PCR检测评价心肌细胞时钟基因(Bmal1,mPer2 ,Dbp)的转录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0 .1μmol·L- 1AngⅡ处理72h使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调;0 .1μmol·L- 1Tel能拮抗0 .1μmol·L- 1AngⅡ对心肌细胞时钟基因转录上调的作用。结论在正常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中,时钟基因以日周期节律方式振荡表达,AngⅡ诱导其表达增强,Tel从受体水平拮抗AngⅡ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吗啡对培养的大鼠胶质细胞瘤C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H -TdR掺入法测定吗啡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RT -PCR方法观察吗啡对细胞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吗啡对细胞PCNA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吗啡 (0 0 0 1- 10 0mg·L- 1 )作用于培养C6细胞 2 4h后 ,3H -TdR掺入量剂量依赖性降低。不同浓度吗啡 (0 0 0 1- 10 0mg·L- 1 )作用于培养C6细胞 2 4h后 ,细胞PCNAmRNA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 (P <0 0 1)。 10mg·L- 1 吗啡作用细胞 6 - 4 8h后 ,不同时间点吗啡组细胞的PCNAmRNA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 (P <0 0 1)。10mg·L- 1 吗啡作用细胞 2 4h后 ,与相邻吗啡组比较细胞内PCNA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吗啡对胶质细胞瘤C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吗啡使细胞中PCNA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紫杉醇(抗癌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降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贴壁法培养降主动脉外膜AF,分别以0,10,30,90 nmol·L-1的紫杉醇干预12 h,确定对AF生存活力无影响的紫杉醇浓度.取AF分成2组:AngⅡ组及AngⅡ+9 nmol·L-1紫杉醇组,分别采用RT-PE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mRNA及α-SM-actin蛋白表达.结果 低于10 nmol.L-1时,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弱,与未加紫杉醇组无明显差异;低浓度紫杉醇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效降低AngⅡ诱导的AF α-SM-actin表达(P<0.05).结论 微量紫杉醇可抑制大鼠AF的表型转化,可能为紫杉醇支架减缓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甘肃黄芪黄酮对AngⅡ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肃黄芪黄酮化合物芒柄花素与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上述两种黄酮单体(0.01、0.1、1.0、10mg.L-1)分别与AngⅡ(10-6mol.L-1)和HUVECs作用24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仪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基因Fas表达的变化。结果甘肃黄芪黄酮化合物芒柄花素与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AngⅡ(10-6mol.L-1)孵育24h后,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芒柄花素(1.0mg.L-1)与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1.0mg.L-1)可抑制AngⅡ(10-6mol.L-1)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并减少Fas的表达(P<0.05);以上实验芒柄花素与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两化合物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甘肃黄芪黄酮化合物可减轻AngⅡ诱导的HUVECs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Fa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和葛根素组。Ang Ⅱ组连续5 d泵入Ang Ⅱ(0.7 mg·kg-1·d-1),葛根素组在泵入Ang Ⅱ前10 d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腹腔注射(100 mg·kg-1·d-1)进行干预。采用尾动脉法测量收缩压,用血管张力测量灌流系统测量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EDR)。Western blot测量血管内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Ang Ⅱ诱导的大鼠高血压水平(P<0.05),减轻Ang Ⅱ引起的动脉内膜增厚和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能削弱动脉血管的EDR,同时降低p-eNOs(Ser 1177)的表达,增强gp91 phox(85%),p22 phox(113%)的表达,而葛根素能改善EDR,并逆转Ang Ⅱ引起的蛋白量的变化。结论 在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中,葛根素能降低血压,保护内皮功能及靶器官免受损伤。葛根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和自身抗氧化及上调p-eNOs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Cs)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PC12细胞分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40mg·L-1)、GCs低剂量组(25mg·L-1)、GCs中剂量组(50mg·L-1)和GCs高剂量组(100mg·L-1)。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分别加入上述各组药物,每日1次。培养h96时,模型组、银杏叶片组和GCs各剂量组分别加入终浓度20μmol·L-1的Aβ25-35,正常对照组以等体积培养基替代。继续培养24h和48h时,光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数目显著减少,部分细胞皱缩,变圆、脱落的细胞数目较多,其存活率显著降低、LDH活性明显提高、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GCs各剂量组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细胞形态学变化明显改善,细胞的存活率增高、LDH活性下降、凋亡率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中,GCs高剂量作用48h效果最显著。结论GCs对Aβ25-35引起的PC12凋亡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右旋布洛芬混悬剂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两种制剂400 mg,采用HPLC-UV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右旋布洛芬混悬剂和参比片,测量AUC0-12分别为(118.1±28.4)mg·L-1·h和(117.6±19.7)mg·L-1·h,AUC0-∞分别为(119.2±29.0)mg·L-1·h和(118.6±19.7)mg·L-1·h,Cmax(32.9±6.8)mg·L-1和(35.7±5.1)mg·L-1,tmax分别为(1.4±0.7)h和(1.5±0.7)h.右旋布洛芬混悬剂对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24.1)%.结论两种制剂的AUC和Cmax数值经对数转换后均落在置信区间范围内,说明混悬剂与参比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激活角度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 Asulfonate,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参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结果(1)AngⅡ(1μmol·L-1)处理24h,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明显增加,STS能明显抑制AngⅡ介导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的增加;(2)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可见胞核内出现磷酸化ERK1/2荧光染色,丹参酮ⅡA可阻断AngⅡ引起的ERK1/2活化、入核过程;(3)用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5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即开始增加,10min左右时最明显。以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10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为标准,预先以STS(2,10,50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4)预先以不同浓度STS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ST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抑制磷酸化ERK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肽化合物酪丝缬肽(tyroservaltide,YSV)对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BEL7402及Chang氏肝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用BrdU法、MTT法及LDH法,观察YSV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Chang氏肝细胞DNA分裂指数、MTT代谢率、LDH释放量的影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药物对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DNA片段化的影响。结果YSV对BEL7402细胞作用48h、72h时药物浓度为1mg·L-1和0.1mg·L-1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①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P<0.01),抑制率最高为药物浓度1mg·L-1作用72h时可达32.53%,②能表现出明显抑制细胞代谢的作用(P<0.05)其中YSV0.1mg·L-1作用72h时抑制率最高为19.12%,③能增加胞浆内LDH的释放(P<0.05),YSV(1mg·L-1)作用72h时抑制率最高,为36.13%,④能诱导BEL7402肝癌细胞DNA片断化成低分子量DNA,经1%琼脂糖电泳后显示为DNALadder。对正常肝细胞系Chang氏肝仅0.1mg·L-1在48h表现出抑制DNA合成能力的作用。结论YSV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对正常肝细胞系Chang氏肝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