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胃大部切除后三种胃肠吻合术式的临床效果,探讨胃大部切除后胃肠吻合术式的最优选择。方法85例行胃大部切除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采取B-Ⅰ式(32例)、B-Ⅱ式(26例)及Roux-Y式(27例)吻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B-Ⅱ式术后近期胆汁反流发生率和粘膜充血炎症发生率均高于B—Ⅰ式、Roux-Y式(P〈0.01)。全部患者随访3~4年,B-Ⅱ组远期粘膜慢性炎症发生率高于B—Ⅰ组和Roux—Y组(P〈0.01)。结论B-Ⅰ式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不能行B-Ⅰ式胃肠吻合术者可行Roux—Y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舍术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胃癌或胃溃疡同时合并Ⅱ型糖尿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合术的126例病例资料,同时选择合并Ⅱ型糖尿病行其它腹部择期手术的120例病例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术前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随访(1月~2年)胃大切组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腹部其它择期手术组(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毕2式胃空肠吻合术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机制不甚明了,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式延用毕罗氏Ⅰ或Ⅱ式、我们自1983年5月,将原毕罗Ⅱ式胃部切除式改良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cn—y式。经两组对比及临床观察、而胃空肠Roux—en—y术式操作简易、术后恢复顺利、减少B—Ⅱ式术后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的降糖作用及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正常鼠血糖有无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1组)、手术组(2组)、造模组(3组)、造模+手术组(4组),每组10只,测定术前,术后48小时,一周,八周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的变化。结果4组手术后一周空腹血糖值由(17.50±0.82)mmol/L下降到(11.08±0.60)mmol/L(P值〈0.01)。空腹胰岛素值由(28.95±3.99)mIU/L升高到(33.83±5.61)mIU/L(P〈0.05)至实验结束血糖无反弹。2组手术前后血糖值无明显变化。结论GBP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对正常鼠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Roux—en—Y胃旁路术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部病变合并T2DM54例,按术前HbA1c水平,将6.5%~7.9%患者分为A组,8.0%~9.9%为B组,〉10%为c组。均行Roux—en—Y胃旁路术。检测各组术前(0周)、术后12、24、48周各时间点空腹血糖(FPG)、HbA1c浓度,并分析术前(0周)及术后48周患者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F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但各组间FPG、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术前HbA1c水平的增加,术后HbA1c、FPG控制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术前HbA1c〈10%时Roux—e13-Y胃旁路术降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胃癌全胃切除术40例临床资料,分为重建I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20例和重建Ⅱ组(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20例。结果重建Ⅱ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消化道重建手术情况、血清蛋白情况均明显优于重建Ⅰ组,同时重建Ⅱ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重建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创伤小、消化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官斌  王昌波 《广西医学》2009,31(12):1831-1832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5例胃癌患者行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38例(治疗组),行胃癌全胃切除P袢空肠Roux—en—y术47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饮食、营养状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低(P〈0.05),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较高(P〈0.01)。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改良袢式代胃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选择、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2月~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4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其中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A术式组,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为B术式组,并对两组术式的疗效及随访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术式平均手术时间为(2.04±0.27)h,明显短于A术式平均手术时间(5.81±5.28)h(t=6.312,P〈0.05)。两术式远期疗效经过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73,P〈0.05)。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确诊后应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囊肿切除空肠间置代胆道术手术后疗效确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 FJI)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Orr组和FJI组,每组各48例。 Orr组消化道重建方式为Orr式Roux-en-Y吻合术,而FJI组为郝氏重建设计的FJI术式,1年及2年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术后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1年,除体重变化两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指标FJI组均有优势( P<0.05);术后2年,FJI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Orr组(P<0.05)。结论 FJI术式对于提高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均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远端胃大部切除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T2DM)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T2DM胃癌患者88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43例行毕I式重建,22例行毕Ⅱ式重建,23例行Roux-en-Y重建。观察手术前、术后1年3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并随访患者糖尿病的控制情况。结果手术前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3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减低,但各组之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毕I式组控制血糖的有效率为18.60%,毕Ⅱ式组为72.73%,Roux-en-Y组为73.91%,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03,P<0.05)。毕Ⅱ式与Roux-en-Y组控制血糖的有效率均高于毕I式组(χ^2=18.3409,P<0.05;χ^2=19.4804,P<0.05)。毕Ⅱ式与Roux-en-Y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1,P=0.9284)。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后,毕Ⅱ式与Roux-en-Y重建可改善T2DM胃癌患者血糖代谢,且并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切除后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行根治术的10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式组33例,BillrothⅡ式组36例,Roux-en-Y式组31例,综合分析3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变化。结果 1BillrothⅠ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illrothⅡ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730±0.859)mmol/L、(7.328±0.706)mmol/L、(6.512±0.714)mmol/L、(6.802±0.813)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74±0.918)mmol/L、(7.429±1.432)mmol/L、(7.504±1.019)mmol/L、(7.657±2.033)mmol/L;Roux-enY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972±0.843)mmol/L、(7.226±0.516)mmol/L、(6.468±0.533)mmol/L、(6.7042±0.721)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38±0.957)mmol/L、(7.024±1.917)mmol/L、(7.382±1.614)mmol/L、(7.665±1.953)mmol/L,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手术和Roux-en-Y式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活体肾移植受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比例,探寻肾移植术后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及Th17/Treg比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1、2、3周及术后1、2、3、4、5、6个月的外周血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结果 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第2周明显下降(P<0.05),术后2个月降至最低,较术前相比下降68.6% (P <0.05),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Th17细胞比例在术后1周至3周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移植后第1周Th 17/Treg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使用环孢素的受者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2个月最低,下降67.1% (P <0.05);术后使用他克莫司的受者Treg细胞比例在术后3周最低,下降80.8%(P <0.05),均在术后3个月开始缓慢上升.CD3+T细胞比例在术后1周降低(P<0.05),术后3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活体肾移植术后免疫细胞处于动态变化.术后2周到5个月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术后2个月最低.Th17/Treg细胞比值在术后1周到3个月均明显升高.他克莫司和环孢素对肾移植术后Treg细胞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克荣  刘斌  黄盛  王畅  王俊杰  喻敏  王瑜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56-1359
目的探讨不同残胃容积的Roux-en-Y胃旁路术(RYGBP)对胃癌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77例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其中37例行全胃切除RYGBD,40例行胃大部切除RYGBD。比较术前(0月)和术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术后12个月的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BMI及FP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残胃容积的RYG-BP均可有效改善胃癌合并非肥胖型T2DM患者的血糖,且残胃容积大小并不影响RYGBP对此类患者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手术后高凝血状态发生的监测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高凝血状态监测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通过检测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各项凝血指标均低于正常水平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在术后3 d均略有下降,但术后7 d、术后14 d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PT、a PTT、I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明显处于高凝血状态,密切监测患者凝血状态,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高凝血状态、减少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胜军  张俭荣  唐烽  谭益 《重庆医学》2011,40(12):1181-1182,1184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3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155例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全胃组155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检查肺功能及心功能。用改良EORTC QLQ C-30法行食管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测评。结果 310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1周肺功能及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管状胃组肺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比全胃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管状胃组在身体功能和情感功能好于全胃组,反流症状低于全胃组。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相比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心功能影响较小,且生命质量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胃排空时间依次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三种术式顺序,依次延长。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发生率最高;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最低;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均〉90%。结论手术治疗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微创颅内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出血量约30~50 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1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7d、14 d及28 d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治疗1个月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7d和14 d,微创组评分低于保守组及手术组(P<0.05),手术组评分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28 d,微创组评分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1个月微创组总有效率为65.2%,手术组总有效率为62.5%,均高于保守组的25.0%;微创组死亡率30.4%,手术组死亡率为33.3%,均低于保守组的66.7%,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保守组ADL分级Ⅰ-Ⅱ级1例,Ⅲ-Ⅴ级6例.微创组Ⅰ-Ⅱ级13例,Ⅲ-Ⅴ级3例.手术组Ⅰ-Ⅱ级5例,Ⅲ-Ⅴ级10例.微创组与保守组、微创组与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术后患者存活率高,短期神经功能恢复快,长期独立生活能力优于手术组和保守组,是30 ~ 50 mL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术后胃动力及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 太和县人民医院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全胃食管吻合术)和40例观察组(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比较2组胃动力参数及胃排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2组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蠕动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0 min、60 min、90 min胸胃排空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够促进胃动力及胃排空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