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受体相关因子(Nurr1)基因修饰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银杏提取物(Egb)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分为4组,将溴尿嘧啶(Brdu)标记的单纯胚胎NSCs(NSCs组)、RA/Egb诱导分化的NSCs(RA/Egb组)、单纯转Nurr1基因的NSCs(Nurr1组)和转Nurr1基因联合RA/Egb诱导分化的NSCs(Nurr1 RA/Egb组)分别注入模型鼠右侧纹状体。观察其病理性旋转行为的改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Nurr1、神经丝巢蛋白(nestin)表达及Brdu标记情况,观察移植的NSCs在体内的存活、迁移与分化,并进行TH阳性细胞计数研究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组动物脑内移植后动物旋转行为较前均有改善,尤以Nurr1 RA/Egb组改善最明显,RA/Egb组次之。免疫组化可见各组移植区均有TH阳性细胞表达,其中Nurr1 RA/Egb组TH染色细胞数更密集,形态更成熟,病理学改善最明显。在Nurr1组和Nurr1 RA/Egb组移植区可见有Nurr1散在表达,在NSCs组和RA/Egb组移植区未见Nurr1明显表达。nestin检测未见有明显阳性表达。结论转Nurr1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及银杏提取物诱导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可以存活、迁移、分化并表达TH和Nurr1,部分地改善PD模型旋转行为,增加脑内TH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培养于诱导分化液中不同时间的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效应.方法 大鼠神经干细胞球在含有细胞因子IL-1、IL-11、GDNF和LIF的诱导分化液中分别培养2、4、6、8的10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率.结果 在诱导分化液中大鼠神经干细胞球呈贴壁生长,球形结构开始塌陷,球内细胞从球体中央逐渐向四周分化扩展出较多形态各异的细胞,多数细胞有1、2个长突起或有多个短突起.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分化的细胞中含有TH阳性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分化2、4、6、8和10 d的神经球分化成TH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3.2%±0.9%)、(6.8%±1.6%)、(16.7%±2.6%)、(14.8%±1.8%)和(12.2%±2.5%).结论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存在着分化的时间效应,诱导分化6d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陈梅玲  沈岳飞  李清华  刘开祥  曾爱源  林小慧 《重庆医学》2011,40(22):2185-2187,2190,218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神经干细胞(N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鼠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NSCs,第2代NSCs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10、20 ng/mL GDNF进行诱导。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后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NSCs,检测N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率。结果各诱导组均表达TH mRNA。神经球具有自我更新和表达巢蛋白的能力,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能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DNF诱导组TH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10、20ng/mL GDNF诱导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5 ng/mL GDNF诱导组(P<0.05),10、20 ng/mL GDNF诱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新生鼠脑组织分离出NSCs。不同浓度的GDNF均能促进N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GDNF浓度从10ng/mL提高到20 ng/mL时TH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纹状体NSCs;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浓度atRA对NSCs分化的影响;RT-PCR分析视黄酸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atRA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剂量以1.0μmol/L较为适宜。NSCs的RARβ基因的表达对atRA存在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atRA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此作用与atRA上调细胞的RARβ基因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及对DLX5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VZa NSCs,分为对照组、BMP-2组、BMP-2+Noggin组和Noggin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神经元的情况;用RT-PCR检测DIX5 mRNA表达水平.结果 BMP-2组SVZa NSCs向TH+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和DLX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这种效应能被其拮抗剂Noggin特异性抑制.结论 BMP-2可能通过上调DLX5表达水平从而促进SVZa 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体外对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孕14~15 d大鼠中脑NSCs,使用1.0μmol/L ATRA诱导1、3、5和7 d,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TRA对N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RT-PCR分析维甲酸(retiadic acid,RA)各受体表达情况。结果:ATRA诱导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呈阳性,细胞有多个细长突起,与对照组比较,诱导7 d后多巴胺神经元特异性TH染色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升高(P〈0.01);各诱导组RA受体β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而且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ATRA能显著提高N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同时发现细胞维甲酸A受体(RAR)βmRNA表达增加,RARβ激活可能促进NSCs向多巴胺神经元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前脑室下带(SVZ)区,按NSCs的常规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此来观察ATRA、BDNF、GDNF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次代神经球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原代及次代神经球均显示nestin阳性,并可分化为MAP-2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及GFAP阳性胶质细胞样细胞。1μmol/LATRA可促进NSCs分化为MAP-2阳性细胞的比例达(29.14&#17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177;1.2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ATRA联合应用10ng/ml的BDNF或GDNF,与单独使用ATRA比较,并不显著提高NSCs分化为MAP-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论ATRA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ATRA联合应用BDNF或GDNF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方法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了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球,随时间延长球体增大,神经球均有Nestin阳性细胞;用含10%血清分化液分化1d后,神经球开始贴壁,伸出细长突起,部分可和周边神经球伸出的突起连接。神经球周边见大量散在贴壁的双极或多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SE、GABA阳性细胞。加了分化液的实验组GABA阳性细胞分化率为(30·25±2·12)%,而对照组分化率为(1·14±1·39)%。结论成功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了NSC,并能较大比率分化GAB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己烯雌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促增殖、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16天SD胎鼠海马NSCs培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己烯雌酚1×10-7 mol/L组、1×10-8 mol/L组、1×10-9 mol/L组,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10-2 mg/L组;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DNF mRNA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己烯雌酚处理各组神经球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突起长度与平均突起数均增加,其中10-8 mol/L组海马NSC增殖与分化最明显,BDNF mRNA表达量亦最高(P<0.01)。结论:己烯雌酚对海马NSCs的增殖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且可能与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作用下,人脐血多能干细胞(cord blood-stem cells,CB-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潜能。方法分离、培养CB-SCs后,分为诱导组、神经培养基对照组和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诱导培养12 d后,观察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化学荧光法检测多巴胺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多巴胺递质的含量。结果 ATRA处理后,大部分CB-SCs出现神经样分化,神经培养基对照组仅少量CB-SCs出现神经样分化,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CB-SCs继续扩增而无明显形态学变化;诱导组(48±11)%的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阳性;神经培养基对照组仅少量TH阳性细胞;ELISA检测结果表明,诱导组多巴胺较神经培养基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结论 ATRA可以较为高效地促CB-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银杏总内酯对老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跳台实验判定并取小鼠血液和脑组织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银杏总内酯可减少训练和测验时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提高血和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银杏总内酯具有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DRN内微量注射PCPA(10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尤以深慢波睡眠增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RN内5-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结论大鼠DRN微量注射PCPA后睡眠增加且5-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提示5-HT神经元参与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13.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奥曲肽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四噻氮唑盐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奥曲肽(10^-5~10^-8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以产生抑制作用,并见饱和现象;10^-8mol/L时产生G0/G1期细胞阻滞,且出现细胞凋亡峰。结论 奥曲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效应,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45)Ca示踪法研究了毛冬青甲素对兔心肌钙离子内外流的影响。结果发现:毛冬青甲素(10~(-5)mol/L)对心肌钙离子内流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这种作用可被钙拮抗剂硝苯吡啶(1.4×10~(-6)mol/L)所抑制(P<0.05),但不被酚妥拉明或普萘洛尔(均10~(-5)mol/L)所阻滞,提示药物的作用可能和α—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无关。同时,药物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外流。研究结果提示,毛冬青甲素所具有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是由于药物加快了细胞钙的转运速率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锗 Ge M1 0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及其对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连的影响。方法 :用 3H- Td R掺入实验检测了 Ge M1 0对 A375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细胞粘连抑制实验测定了 Ge M1 0对内皮细胞和 A375黑色素瘤细粘连的影响。结果 :Ge M1 0能抑制 A375黑色素瘤细胞 DNA合成 ,浓度为 1 80~ 30 0 μg/ml时抑制率最大 ,可达 73% ,作用时间 2 4 h各浓度 Ge M1 0抑制效果最强。Ge M1 0能部分阻断由L PS和 TNF刺激的内皮细胞和 A375的粘连 ,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e M1 0抗癌活性不仅表现在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增殖作用 ,而且可以抑制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连 ,从而抑制转移瘤形成  相似文献   

16.
体外氰戊菊酯暴露抑制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起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氰戊菊酯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方法 取孕18 d的ICR小鼠胚胎海马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外模型.以1、5、10、50 mg/L的氰戊菊酯对培养8 d后的细胞进行染毒,乳酸脱氢酶(LDH)比色法测定染毒48 h后的细胞毒性;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研究小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对含量及海马神经元突起状况.结果 在对海马神经细胞不产生明显细胞毒性的前提下,氰戊菊酯可以引起神经元缺失,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及长度均随之明显下降.结论 氰戊菊酯可能特异损害和(或)抑制发育中神经元的突起  相似文献   

17.
熊顺华  王君  龚坚  曾凡龙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5):527-529,572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观察PQQ对海马神经元胞体、突起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测定MTT代谢率和脂褐素。结果:PQQ处理后,海马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胞体的长径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存活的时间延长,尼氏小体的光密度值和MTT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褐素的含量降低。结论:PQQ能促进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增加其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8.
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20、40、8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4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家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10、20、4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2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葛根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率;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结论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直接作用及Ber与间接胆红素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和Hoechst33258DNA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Ber诱导神经元死亡的生化学特征。结果:Ber呈剂量(0~20μmol/L)依赖性地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死亡。其死亡的机制呈现坏死的特征:包括神经元胞体肿大、无明显核染色质浓缩、DNA随机断裂而在凝胶电泳图上呈弥散样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未见凋亡峰。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预处理神经元,不能阻断Ber的神经毒性作用。无毒性剂量下的Ber(1μmol/L)与无毒性剂量下的胆红素相加,可产生神经元的毒性。结论:Ber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和小脑颗粒神经元坏死,并增强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Hela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Hela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周期各时相的影响,为宫颈癌化疗寻求有 效药物。 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和40 mg·L-1) 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并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的亚细胞改变。 结果:0、10、20和40 mg·L-1姜黄素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0%、21.4%、32.8%和49.2%,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 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细胞结构显示,细胞空化、染色质凝集、凋亡小体增多。 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HeLa细胞增殖,阻止G1期细胞向S期转化的进程,促进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