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83-984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部分切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汤汉心  袁越 《医学综述》2011,17(7):1107-1108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结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再行微血管减压术。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3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患,将采取伽玛刀手术治疗的61例归为对照组,将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的62例归为研究组。1年后回访,观察不同手术疗效水平、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Brisman三叉神经痛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7%)(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4.92%)显著低于对照组(24.19%),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复发率(8.06%)显著低于对照组(60.66%)(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疼痛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闫薇 《吉林医学》2013,(27):5563-556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与部分切断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三叉神经痛患者75例,其中60例患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减压组),另15例因术中未找到责任血管而行部分切断术(切断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减压组患者优良率为90%,切断组患者优良率为8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复发率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根据三叉神经根血管压迫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金立 《中外医疗》2014,(29):20-21
目的探讨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诊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改良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复发率,有效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VAS、BNI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复发2(5.00%)例比对照组9(22.50%)例少,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8/40)比对照组40.00%(16/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BNI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9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8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单纯微血管减压术(MVD),观察组实施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阻断术(PSR),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联合部分神经根阻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3年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45例(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和对照组37例(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7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出现面部麻木、短期轻面瘫、脑脊液漏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P〈0.05。结论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疼痛程度及减少疼痛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通过微血管加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通过射频热凝术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完全神经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和面肌痉挛患者38例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部分感觉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完全神经内镜下MV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神经内镜下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优于神经部分感觉切断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应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MVD治疗,观察组行MVD联合PSR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经2年随访,观察组疼痛消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MVD联合PSR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MVD,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猛  张继武  陈修存 《河北医学》2013,19(2):199-20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100例,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微血管减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和87.00%,对照组分别为41.25%和68.7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是有效的,在手术过程中应谨慎、规范操作,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年龄、症状及基础病变基本相同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优于射频热凝术。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神经外科医师及2名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参与,盲法分析88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三维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图像,对照应用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探查结果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术前行MR检查,在3D-TOF序列图像上显示血管神经压迫症状侧阳性率86.4%(76/88),非症状侧阳性率12.5%(11/88),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所见周围血管压迫神经者83例(94.3%),未压迫神经者5例(5.7%),3D-TOF诊断符合率97.6%(81/83)。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81例(92.0%)。结论 MR可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深刺下关配合电针组(治疗组)31例,常规针刺组(对照组)31例,治疗2疗程后再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经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0例,明显缓解3例,无缓解2例;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7.82±1.52)分和(0.68±1.42)分;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蒋萍萍 《医学综述》2014,(13):2478-2479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县中心医院自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间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卡马西平组(n=47)和加巴喷丁组(n=50),卡马西平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初始剂量0.1 g/d,逐步增加至维持量0.60.9 g/d),加巴喷丁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初始剂量0.3 g/d,逐步增加至维持量3.6 g/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的VAS评分,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卡马西平组的有效率为68.1%(32/47),加巴喷丁组的有效率为90.0%(45/50),且卡马西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2%,加巴喷丁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射频温度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术,两组分别逐渐升温至75℃(38例,Ⅰ组)和85℃(42例,Ⅱ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P〈0.05);1年后I组和Ⅱ组优良率分别为89.5%(34/38例)和97.6%(41/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有3例复发,Ⅱ组未见复发。结论85℃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效果较75℃佳,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