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地大黄汤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06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予生地大黄汤口服或鼻饲,连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肿体积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后随访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纳入统计分析。(1)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术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2)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O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地大黄汤辅助治疗HICH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能够加快术后血肿的吸收、促进脑损伤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治疗后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HICH患者进行随访,依据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9例)和预后良好组(11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量、出血部位、脑室积血、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脑疝等因素分布;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HIC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2例HICH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7.91%(69/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ICH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含年龄(OR=2.869)、术前GCS评分(OR=4.811)、术前血肿量(OR=3.536)、手术时机(OR=3.294)、开颅手术(OR=4.137)、术后肺部感染(OR=3.885)、术后再出血(OR=3.083)。结论:HICH患者术后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高达38%,且影响其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较多,应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HIC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HIC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微创组)、50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微创组和开颅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的Vm、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d、第7d微创组患者的Vm值显著的高于开颅组、PI显著低于开颅组;微创组和开颅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周、2周微创组患者的GCS评分值显著的高于开颅组;微创组预后良好24例(52.17%)显著的高于开颅组的16例(32.00%);微创组的手术并发症率23.91%显著的低于开颅组的40.00%.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患者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诊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取6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预后不良率为36.92%,其中年龄≥60岁者、GCS评分≥8分者、血肿量≥50 mL者、有脑出血并发症者、有术后并发症者的预后不良率均较高(P<0.05);男性、女性的预后不良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出血量、积血、GCS评分、脑出血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5.
张云峰  胡安  赵喜鹏 《吉林医学》2011,(18):3653-365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文章84例患者按照所行手术的不同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组和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符合微创原则,三种手术各有其相对应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病人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2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均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根据术后1年Barthel指数(BI)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BI>60分)98例和预后不良组(BI≤60分)54例。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发生中线偏移、术前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术后颅内压、血肿清除率、术前合并症进,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内镜术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术前出血量、发生中线偏移率、手术时机在晚期比例和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均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GCS评分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血量多(OR=1.638)、GCS评分低(OR=0.612)、手术时机晚(OR=2.750)和发生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登记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神经外科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患者83例,收集预后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治疗情况等,存活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根据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组,3分的49例为预后良好组,死亡和MRS评分≥3分的34例患者为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终点事件(死亡)或术后6个月,无一例失访。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最高收缩压、出血量、手术血肿清除量、随机血糖、发病至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合并脑疝、出血破入脑室、血脂异常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最高收缩压≥180 mm Hg、NIHSS评分≥8分、手术时间72 h、随机血糖≥7mmol/L、出血破入脑室是青年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脑出血手术患者入院时收缩压、随机血糖、NIHS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另外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时间72 h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对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争取早期手术对改善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随机血糖和乳酸脱氢酶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急性发病期特点,同时根据患者出血量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气管插管、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急诊抢救,观察临床抢救效果。测定患者急性发病期随机血糖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探讨二者与HICH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13例(11.02%)因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转手术治疗,其他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时间(20.7±9.4)d;21例(17.80%)因出血量较大、就诊时间较晚而死亡;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参考值(P<0.05);随机血糖和乳酸脱氢酶与患者中线位、脑出血量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具有紧密关系。结论:及时、有效的急诊抢救措施是提高HICH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患者随机血糖和乳酸脱氢酶与在HICH患者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0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前者予以开窗血肿清除,后者予以微创钻孔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18.67%较观察组发生率6.67%高(P0.05)。结论对HICH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临床疗效、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昏迷评分(GCS),采用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价术后4周依赖程度,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GCS评分及术后ADL依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下定向穿刺置管联合血肿外引流术疗效显著,对术后病情评估、预后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颞叶皮层入路、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HIC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选择SHICH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8例S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叶皮层组(皮层组,39例),沟裂显微手术组(沟裂组,31例)和钻孔引流组(钻孔组,48例)。记录3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结果:沟裂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24 h病情好转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皮层组(P<0.05)。3组患者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裂组和钻孔组中血肿量30~49 mL和50~69 mL亚组患者预后指标(血肿量、GCS评分、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钻孔组血肿量50~69 mL亚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沟裂组(P<0.05)。结论:经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SHICH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好于颞叶皮层入路,对高龄、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患者更宜适时行钻孔引流术;大量血肿患者可采用沟裂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适宜的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2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开颅组与钻孔引流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观察术后24 h GCS评分、FAM、ADL,了解其预后。[结果]微创钻孔引流平均手术时间(1.0±0.5)h较骨瓣开颅平均手术时间(4.5±1.6)h明显缩短(P<0.05);术后3 d内再出血率微创钻孔引流组6/102(5.88%),开颅组5/110(4.55%)(P>0.05);微创钻孔引流组术后24 h平均GCS评分(12.47±5.16)、FAM(15.34±2.57)、ADL比例(优良76.47%)高于延迟开颅组GCS评分(10.23±4.83)、FAM(12.67±2.18)、ADL(优良55.77%)(P<0.05);微创钻孔引流组死亡22/102(21.57%),开颅组早期术后死亡12/58(20.69%),延迟术后死亡16/52(30.77%),死亡率延迟组高于微创钻孔引流组和早期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214例HICH患者,其中将86例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设为观察组,128例HICH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性别、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S评分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 214例HICH患者有86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0.2%(86/2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S评分是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S评分是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S评分是HICH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HICH患者的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5例HICH患者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46例)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组(39例),比较两组病死率和术后生存质量,术后生存质量按手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结果两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组ADL评分要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HICH较为安全有效,能提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PCT、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患者可提高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占位性小脑梗死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手术治疗的25例占位性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5例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接受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同期行枕下去骨板减压术,B组7例先接受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未同期行枕下去骨板减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后1年神经功能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GCS评分无差异,A组10例患者预后良好,4例患者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B组2例预后良好,1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A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枕下去骨板减压同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是治疗占位性小脑梗死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ICP)对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102例重型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ICP组和非ICP组。脑外伤术后,两组分别根据ICP值和临床症状及CT结果行阶梯式降颅压治疗。比较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甘露醇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死亡率、GOSE评分、预后不良率。结果: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总体死亡率、GOSE评分及预后不良率无明显差异。与非ICP组相比,ICP组的ICU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甘露醇用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根据术前GC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GCS3-5分)和高分组(GCS6-8分)。低分组行ICP监测可显著提高GOSE评分,降低预后不良率。高分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CP监测可显著减少甘露醇用量,降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改善重型脑外伤低分组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入院血压比较上未显示具有意义的差异性。在进行的近期预后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性别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入院GCS评分、血糖水平、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发生脑疝、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院GCS评分低于或等于5分、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血肿破入脑室、发生脑疝、出血量较大及术后存在并发症均会使患者预后较差。针对患者情况选择术后时机及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硝普钠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疗效。方法:195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硝普钠静脉持续泵入,目标收缩压≤140 mm Hg)和对照组(96例。常规降压,目标收缩压≤180 mm Hg)。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 d后行头颅CT检查,观察血肿扩大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4、90 d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90 d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4 h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14、90 d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90 d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硝普钠静脉泵入积极降压可减轻急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HICH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外科治疗中,开瓣手术与双管钻孔引流术手术方式的最佳选择,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改善预后.方法 以术后6个月死亡率和致残率作为评定指标,对59例开瓣血肿清除术和78例双管钻孔引流术病例按GCS评分高低和血肿量大小进行分类对比研究.结果 血肿量80~115mL组中开瓣血肿清除术组死亡率(46.15%)较双管钻孔引流术组死亡率(77.78%)显著降低(P<0.005);GCS评分8~12分组中,双管钻孔引流术组伤残与自理人数比例(8∶23)较开瓣血肿清除术组伤残与自理人数比例(9∶4)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肿量80~115mL的患者采用开瓣血肿清除术能明显降低死亡率;GCS评分8~12分的患者应用双管钻孔引流术可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