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并对阳性组119例和对照组41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一般情况,发现年龄、高血压程度、是否脑疝、有无病理征、脑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等,对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1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总结,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6例(41.1%),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败血症、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败血症、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是预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结论在脑出血的监护治疗中,应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能够优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有22例(11%),与单纯高血压脑出血组比较,年龄>60岁以及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且为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疾病影响因素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于60岁,脑出血量、出血部位、GCS评分是预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男性,GCS评分小于5分,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等,应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能够优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黄宁 《微创医学》2006,25(4):622-623
目的 分析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289例脑出血病人按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血压、昏迷程度、脑出血部位和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289例病人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53例(18.3%),年龄≥60岁、血压≥24/13.3 kPa、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脑出血量≥30 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血压<24/13.3 kPa、无昏迷、出血部位在脑叶和基底节、脑出血量<30 mL者.上消化道出血组的病死率(39.6%)远高于对照组(8.9%).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出血量大是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1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预后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有无中线移位、有无合并危险因素和发病诱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均有影响(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位、是否合并危险因素、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均对临床疗效有影响(P<0.01)。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有无中线移位和发病到入院时间对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有影响(P<0.05~P<0.01)。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有无中线移位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躯体综合功能评分有影响(P<0.05~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有出血部位、是否合并危险因素和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但单独的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宁 《医学文选》2006,25(4):622-623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将289例脑出血病人按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血压、昏迷程度、脑出血部位和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289例病人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53例(18.3%),年龄≥60岁、血压≥24/13.3kPa、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血压〈24/13.3kPa、无昏迷、出血部位在脑叶和基底节、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组的病死率(39.6%)远高于对照组(8.9%)。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出血量大是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治疗后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HICH患者进行随访,依据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9例)和预后良好组(11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量、出血部位、脑室积血、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脑室外引流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脑疝等因素分布;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HIC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2例HICH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7.91%(69/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ICH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含年龄(OR=2.869)、术前GCS评分(OR=4.811)、术前血肿量(OR=3.536)、手术时机(OR=3.294)、开颅手术(OR=4.137)、术后肺部感染(OR=3.885)、术后再出血(OR=3.083)。结论:HICH患者术后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高达38%,且影响其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较多,应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HIC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因素. 方法 98 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出院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评价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7 例,预后不良组41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血肿量多、入院 GCS评分低、体重指数大、有糖尿病史、破入脑室、中线移位、有合并症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而性别、出血部位、入院时收缩压、脑疝、高血压病史与预后无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破入脑室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是否破入脑室是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HICH患者150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记录治疗结果和患者预后不良率。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IC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HICH患者中,预后良好81例,预后不良69例,预后不良率为46.00%。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60岁、GCS评分<均值、收缩压和随机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超早期手术发生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手术时机、GCS评分、收缩压、随机血糖均与HIC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的效果确切,对于合并高龄、低GCS评分、高收缩压、高血糖水平的HICH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尽早开展手术,以促使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死亡原因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因素。方法从10个方面对91例1周内和1周~1个月院内死亡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每个方面按一定条件分为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60岁、GCS〈8分、血压〉180/110mmHg、中央部出血、血肿体积〉50ml、血肿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合并脑疝的患者1周内病死率分别为68%、84%、78%、78%、77%、59%、60%、76%,而血糖〉8mmol/L、手术治疗的患者1周内病死率分别为58%、37%。结论脑出血1周内病死率与患者的年龄、意识水平、入院时血压、出血部位、血肿体积、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是否合并脑疝有关系,而与患者的血糖、是否手术治疗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外侧裂入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出血量、术前GCS、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观察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无相关性(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GCS评分、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手术时机、高血压病史、合并脑疝、最高收缩压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50mL、脑疝、手术时机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是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青年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98例ICH患者中,按微创术后有无继续出血分为两组.出血组20例为继续出血者,对照组78例为无继续出血者.统计分析患者有无饮酒史、术前血压、脑出血的部位、原发出血量、出血到微创手术的时间、穿刺部位、术后血压控制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后继续出血与手术时间、术前血压增高、手术前后躁动、长期酗酒、血肿形态不规则等有关(P <0.05).结论 酗酒、术前高血压、脑出血的形态、手术时间及患者躁动是引起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病人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2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均获得超过12个月随访。根据术后1年Barthel指数(BI)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BI>60分)98例和预后不良组(BI≤60分)54例。比较2组病人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发生中线偏移、术前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术后颅内压、血肿清除率、术前合并症进,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内镜术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术前出血量、发生中线偏移率、手术时机在晚期比例和脑脊液循环通畅时间均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GCS评分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和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血量多(OR=1.638)、GCS评分低(OR=0.612)、手术时机晚(OR=2.750)和发生中...  相似文献   

14.
伍剑波 《黑龙江医学》2014,38(2):119-120
目的 寻找高血压性脑出血导致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05~2013-05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纳入脑出血并发脑-心病综合征组计78例,以同期就诊的脑出血未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病例8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预后效果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组的患者年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GCS评分对照组明显的较低(P<0.05),意识障碍的患者明显也多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破入脑室(P<0.01),血压及血糖的水平是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高血糖、脑出血量是影响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30~80ml)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6例(微创组67例,对照组69例),对两组患者病死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微创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8.9%,对照组死亡20例,病死率为28.9%(χ2=4.348,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比较微创组和对照组死亡原因时,死于单纯脑疝的分别是33.3%和70.0%(χ2=4.8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肠内营养(EEN)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HICH患者7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10分,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于6h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48h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EEN)治疗,对照组术后48h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对比两组术后2周负氮平衡,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及GC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28天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术后采用EEN可有效减少机体瘦体组织分解,降低因TPN导致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能明显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维护胃肠道功能,对改善HIC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龙飞  程远  马颖  蒋永祥 《当代医学》2011,17(16):26-28
目的 探讨GCS 评分在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再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7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用方差分析诸因素对GCS 评分的影响;运用x2检验分析不同GCS 评分下再出血率的差异性、镇静治疗与脑出血率的相关性,并运用方差分析研究GCS 评分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影响GCS 评分的因素较多,不同GCS 评...  相似文献   

18.
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病死率为24.0%,植物状态和重残率为36.0%。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等因素均与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预后有关。出血至手术时间与近期预后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光反应4项因素可以作为评价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